汪志红 夏娟 龚琦 周琰 梅焕 吕景福
摘要:分析了大城市农业科学院建设农业智库的优势和重要意义。以武汉市农业科学院为例,介绍了其建设农业智库的背景,智库机构设立、管理运行、研究成果应用等情况。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就大城市农业科学院建设农业智库提出了建议,包括要依据比较优势做好定位;主动推动成果应用,积极开展咨询服务;加强政策研究咨询团队建设;选定特色方向加强研究作为智库发展基础等。
关键词:农业科学院;软科学;农业智库;乡村振兴;农业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9)21-0204-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21.046
Abstract: The importance and advantage of building agricultural think tank in th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megalopolis were analyzed. The background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agricultural think tank, the institution, the mode of management, the mode of spreading research results and the effect of consulting services were summarized,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Wuh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ombined with many year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think tank by th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f large cities were put forward, which were doing a good job of positioning according to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actively promoting the application of results, actively carrying out consulting service,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cy research consulting team, selecting the characteristic direction to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as th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ink tanks.
Key words: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soft science; agricultural think tank; rural revitalization; agriculture economics research
2015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2015年7月,中共农业部党组印发的《关于加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分析了建设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型智库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提出要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型智库建设,指出要重视发挥相关研究机构、高校等的作用,吸引其资源向“三农”领域集聚。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强调“必须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就要做好“三农”工作,而要做好“三农”工作,就需要充分发挥智库作用,积极开展重大政策理论研究,增加乡村振兴的制度供给,为科学决策提供信息和智力支撑[1]。
因此,建设农业智库是解决“三农”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相关科研机构要在农业智库建设中发挥作用。中国各级农业科学院作为专门的农业科技机构,其中部分有条件的农业科学院在开展农业技术研发、推广、应用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农业农村发展方面的社科研究,建设农业智库,可发挥更大作用,符合中央、国务院以及中共农业部党组文件的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武汉市农业科学院10年来建设农业智库的实践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国农业智库建设以及大城市农业科学院学科发展和公益职能拓展提供实例参考。
1 大城市农业科学院建设农业智库的优势
1.1 农业科学院建设农业智库具有农业专业优势
智库主要职能是为决策提出科学依据和优化方案[2]。农业智库以影响农业公共政策为目的,为农业决策提出科学依据和优化方案。农业具有生物特性,受自然条件的约束,如气候、土壤等,并且这些自然条件都具有地方差异性。因此各地农业政策的制定要充分了解和考虑所在地区自然条件的特殊性。农业智库要对农业的生物特性、地方自然条件的特殊性有准确的把握,才能提出科学的涉农政策。相对于只开展社科研究而没有农业技术研究的机构,农业科学院更熟悉地区的自然条件,更了解农业技术情况,更能把握农业的生物特性和当地自然条件的特殊性。农业科学院建设农业智库,在提出农业政策建议时能够更充分考虑地区自然条件的特殊性,更了解农业技术的适应性,能将自然条件与农业生物特性充分结合,从而增强政策的科学性。这为农业政策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打下基础,是农业科学院的一种优势。
1.2 大城市农业科学院建设农业智库具有协同创新优势
大城市一般都会集中较多的高校、社科研究机构,这些机构中有一部分积累了农业农村发展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集聚了一批农业农村发展研究人员。大城市农业科学院建设农业智库时,可以利用同在一个城市的便利,与这些机构合作,将高校、社科研究机构在农业经济、农村社会领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方面已经取得的成果应用到政策咨询中,不再进行重复研究;可以引进高校、社科研究机构的专业人才团队,与农业科技、农业经济方面的专业研究人员合作,构建具有综合学科背景的研究团队,提出政策建议的科学依据会更加全面。利用城市既有资源,构建基础研究与应用咨询研究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能够减少智库建设的成本,提高智库建设的效率。
2 大城市農业科学院建设农业智库的意义
2.1 农业科学院建设农业智库能够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更加科学的决策支撑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论断,部署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历史任务,对提高“三农”工作的管理决策水平提出了更多更广更高的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当前面临着国际市场风险和贸易摩擦,需要妥善应对;面临着国内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主动适应;面临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深入推进,乡村发展将处于大变革、大转型,需要积极统筹[3]。这些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的解决,对“三农”管理和决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完成历史任务、应对面临问题均需要构建“三农”发展领域的新型智库,均需要充分发挥智库在准确研判国内外形势,分析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制定乡村政策与改革发展方案,科学编制乡村振兴专项规划等方面的重要支撑作用。而依托农业科学院建设的农业智库可以为决策提供农业科学依据,促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农业科学院可以及时发现乡村发展中的问题,并能针对问题,将农业技术与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等各种因素有机结合,提出综合决策咨询意见;能够以问题为导向,以科学依据支撑科学决策,以科学决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2.2 大城市农业科学院建设农业智库能助力都市农业发展和城乡融合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大城市的资本、人才、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较密集,有效的政策能够促进这些要素与乡村的要素有机结合,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但是,在具有更加密集生产要素的大城市,对各种资源要素的配置、组织、协调工作更为复杂,增加了科学决策施策的难度。这就需要构建城乡融合发展领域的新型智库。这样的智库需要兼具掌握城市发展和农业农村发展规律的能力。大城市农业科学院研究的重点一般都在都市农业的范畴,在都市农业科研方面具有先发优势。都市农业是城市区域内的一种农业形式,是城市市场与乡村产业的联系形式,也是城市生产要素向农业流动的一种形式。它能有机联系城市与农业,在一二三产业融合、现代农业发展等方面走在农业发展的前列;它发挥农业的多功能,在城市“菜篮子”供应、生态环境改善、生活空间拓展、文化传承等方面,凸显农业对于城市的作用。大城市农业科学院发展农业智库,能充分发挥既有的都市农业科技优势,借鉴参考都市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发展经验,提出城乡要素互相流动、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政策建议。
2.3 大城市农业科学院建设农业智库能够促进农业科技和自身的发展
目前,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离不开财政经费支持,离不开公共政策的支持。而公共政策、财政经费给予支持是以决策者对需要支持对象的关注认可为前提的。大城市的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较低,农业和农业科技的作用会因此被决策者忽视。大城市农业科学院建设农业智库,集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专家力量,利用实践探索、经验总结和社科理论开展农业科技体制机制研究,对农业科技的必要性可行性、需要的政策措施等作出更加全面深入的研究,形成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广服务等方面的咨询建议,用政策语言而非单一的农业专业语言,对有较强专业性的农业科技问题进行加工和“翻译”;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而非单一经济效益,对农业的基础作用进行全面阐述。这样的政策建议更能被决策者注意、理解、接受和采纳,从而创造更加有利于农业科技发展的政策环境,促进对农业科技的关注和支持。
此外,在大城市农业科学院建设农业智库,在自然科学基础上引入社会科学的方法,从更多角度探究宏观经济、农业农村发展与农业技术升级之间的关系和规律,有利于更加准确地把握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的需求,增强农业技术研究方向选择的科学性,增强农业技术科研课题选题的准确性,促进科研与经济结合更加紧密,促进科研管理更加高效[4]。
3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建设农业智库的实践与成效
3.1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建设农业智库的背景
多年来,武汉市政府制定农业农村方面的规划、农业科技政策或起草政府工作报告时,经常安排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提出意见,有时还下达起草文件、调研农业农村问题、论证项目、制定规划等专项工作任务给该院。随着政府的决策日益科学化、民主化,这样的任务越来越多。这些任务大多不限于农业科学院的主业——农业科技,还涉及到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武汉市农业科学院在开展这些工作中,认识到对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研究的重要性,迫切需要拓展农业农村软科学研究,需要进一步丰富学科类型,更加全面、科学、富有建设性地为政府制定农业、农村、农业科技方面的政策和规划提供咨询和参谋服务,从农业科技、农业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等更多方面发挥咨询参谋作用,助力“三农”发展。因此,该院于2009年成立了武汉都市农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于2015年借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契机,按照机构编制管理程序,经武汉市编办批准,在该院下属二级法人单位武汉市农业干部培训中心的基础上增加职能,变更名称,成立了武汉市农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3.2 机构职能与业务开展
武汉都市农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是公司法人,由武汉市农业科学院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控股,按照公司章程由股东会、董事会、经营班子构成治理结构。主要承接区域农业、农业园区、农村新城镇、美丽乡村、生态休闲旅游等方面的农业农村规划设计业务,以及农业农村工程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申请报告、商业计划书、实施方案等咨询业务。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与该院下设的科研所一样,非独立法人。主要职能是开展农业经济与政策、农村社会发展、农业科研管理理论研究;农业科技情报的收集、整理与利用研究,农业科技刊物编辑;组织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
3.3 运行方式
3.3.1 经费来源 武漢市农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研究课题的经费目前主要由武汉市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专项经费资助。调查研究、起草的政府文件等其他方面所需的经费均从武汉市农业科学院的办公经费中支出。申报、获批的武汉市、湖北省的社科基金课题可获得经费资助。
武汉现代都市农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接的政府部门的规划一般通过公开招标和委托协议取得,按照招标书和协议获得经费。政府部门安排的财政项目第三方验收评价、第三方立项论证等业务由项目实施单位从项目经费中支出。
3.3.2 交流合作 武汉市高校密集,这些高校中设立农业经济、农村发展研究机构的有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经济学院等。近3年来,武汉市农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与武汉大学管理学院、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湖北经济学院等单位均有课题研究合作和交流。武汉现代都市农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在都市农业研究、规划设计等方面均有深度合作。
3.3.3 成果扩散方式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较注重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积极将成果向政府扩散,增加影响政策的机会,目前的方式主要有:①将成果编写为政策建议,以武汉市农业科学院公文直接送发给武汉市市级领导、政府部门负责人。②编印内部参考资料,向政府部门送发。武汉市农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编印了两份资料,刊载该中心研究成果、摘编相关文献等。③在公开刊物发表文章。④主办农业农村发展相关的专题研讨会。⑤与在武汉市农业科学院工作的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保持联系,参与这些代表和委员的提案或建议的调研、起草。
3.4 政策咨询服务情况
3.4.1 多项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政府规范文件 参与起草撰写的《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武汉都市田园综合体创建工作的通知》、主持起草的《武汉市农业科技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0年)》等2项,以政府规范文件印发。参与起草了2017年武汉市委一号文件、2017年全市农村工作会主题报告。对《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现代都市“三农”工作的意见》《武汉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武汉市耕地河湖休养生息实施方案(2016—2030)》等市级文件或规划提出修改完善建议意见,得到采纳应用多条。
3.4.2 调研报告应用于参政议政 接受中共武汉市委政策研究室、市农业委员会、武汉市政协资源环境委员会的委托,开展了美丽乡村、郊野公园、休闲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农产品质量方面的调查研究。形成《关于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报告,刊载于中共武汉市委政研室主办的《决策参考》,获武汉市政协副主席的签批;形成《上海市郊野公园建设调查报告》,也刊载于《决策参考》。研究形成了《关于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的建议》《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着力推进“中国种都”建设》等政策建议,分别应用于湖北省政协会议和武汉市政协农业界别协商会。在促进武汉市农业科技提升、农业高质量发展、现代种业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等方面发挥了咨询作用。
3.4.3 咨询研究用于会议交流 围绕农业科技和农业农村发展,截至2018年12月,编制和起草了各类规划、策划、思路和建议材料20余项,用于各种会议发言、报告、交流。撰写的《关于开展农业科技支撑“三乡”工程行动计划的建议》《关于大力发展高效高科农业促推长江新城新区建设的建议》《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促进武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武汉市高效生态都市农业发展思考》《基于农业科研事业单位的成果转化法规分析与应用思考》等,应用于湖北省委农工部、湖北省农业厅、武汉市政府、武汉市政协举办的会议上的汇报交流。
3.4.4 农业农村规划咨询满足了发展需求 武汉都市农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积极开展农业农村项目的研究、规划、设计与咨询。累计完成各类项目500余项,总体规划设计面积超过30万km2,规划拉动社会投资近5 000亿元。
4 大城市农业科学院建设好农业智库的思考
4.1 依据比较优势做好定位
要充分利用大城市农业科学院在农业科学方面的人才和成果,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紧密结合,突出农业技术与农业经济紧密结合的智库特色[5],形成交叉优势。围绕现有的自然学科如蔬菜、畜牧、水产等开展农作物经济技术研究,利用现有学科基地、科技示范户等开展调查研究。要充分利用农业科学院是政府管理的公益性单位,直接或间接影响政策的渠道较多、较直接的特点,主动提出合理化政策建议意见、推进政策研究和智库建设。
4.2 主动推动成果应用,积极开展咨询服务
农业智库建设的目的是研究成果应用后影响公共政策。农业科学院建设农业智库应注意对研究成果进行宣传,主动与政府部门交流,积极参与政府决策研究。利用研讨会和刊物、公共媒体、新媒体营造舆论,扩大智库自身和智库成果的影响力[6]。如果是公益二类或不禁止开展盈利规划设计的机构,就要将政策研究、政策咨询、规划设计紧密结合,构建“在咨询中进行研究,在研究基础上开展咨询,研用结合,以用促研”的模式。
4.3 加强政策研究咨询团队建设
研究是智力劳动,人是最重要的要素。智库是将知识转化为政策的机构,人才是核心竞争力。大城市农业科学院建设智库应特别重视研究咨询团队的建设。在人才引进、选人标准、用人方式、管理激励、团队建设等方面应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倾斜性的支持办法。
要多种方式引进农业经济、农业管理专业的科研人员。大城市农业科学院一般是事业单位,目前多采用公开招考、编制内用人。这种方式虽能给引进人员稳定的岗位,但大多农业科学院的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积累不多、学科优势不突出,不能给引进的人员提供较高基础,引进的人员因职业发展平台的起点较低会有所顾虑。这会导致农业科学院引进高层次农业智库人才有困难。因此,在公开招考、编制内用人这种方式之外,可采取博士后、聘请顾问、特聘研究员、劳务派遣、科研助理等多种方式,引进、使用人员,完善团队人员专业、特长结构。
要建立分类的项目评审、人才评价制度。省级农业科研机构开展软科学研究较早较普遍,也普遍存在重硬科学、轻软科学的倾向,存在一些绩效评价体系不合理的现象。大城市农业科学院是地市级农业科学院,对农业基础研究和社科研究的重视会比省级农业科学院更弱,在建设农业智库时,对软、硬学科以及在软学科科研、咨询、规划、设计人员的业绩评价、职称晋升等方面都应有针对性的、分类的管理办法。
4.4 加强特色方向的社科研究,作为智库发展基础
大城市农业科学院建设智库是为政府服务。政府也在政策研究室、发改委、农业农村管理部门开展政策研究。研究表明,只有政府对智库成果的评价高于智库自身对该成果评价时,政府才会采用这项成果[7]。因此,大城市农业科学院建设农业智库一定要以扎实的研究为基础,以科技成果和成果质量为支撑,切实注重夯实科研基础。科研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要面面俱到。有特定的研究方向,长期坚持特定方向,不断增加成果积累,形成特色学科优势。
大城市农业科学院智库的政策研究应以应用型研究为主线,不宜开展基础的理论研究。如:开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战略、“四化”同步发展战略研究;开展产业投资前景、产品市场深度分析、产品市场价格预测等涉农产业发展专项研究;开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纵向课题研究、项目策划论证等;开展区域农业发展规划编制、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规划编制,以及园区产业选择适宜性研究、园区案例分析研究、规划设计标准及规范研究等农业园区基地规划专项研究。
在软科学科研组织方式上,应注意联合协作。可采用开放课题、劳务聘请、合作申报等多种形式,联合涉农高校,集聚专家团队,建立农业农村经濟发展合作研究平台;建立与政府政研室、农业农村管理、统计局等涉农政府部门的工作联系机制,加强在资料数据获取、调查研究联络等方面的合作;聘请农业和新农村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政府行政管理人员,组建专家顾问团,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咨询建议,集聚智慧、拓宽思路,提升研究成果的创新性水平。
5 结语
规划咨询是智库的主要工作和业务之一。《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强化乡村振兴规划引领”“各地区各部门要编制乡村振兴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或方案,加强各类规划的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这些要求对高质量的乡村振兴规划作出了制度性规定。要达到这些要求,需要专业的农业智库承担规划任务。目前各种形式的农业智库承接了各级乡村振兴规划编制任务,赢得了广阔的舞台和发展机遇。规划还只是智库的工作之一,规划之外的经济、科技、社会问题均需要智库参与。大城市农业科学院具备农业科技优势,进一步“嫁接”和利用好内外的科技资源,参与农业智库建设正当其时。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农业科学院建设的农业智库也将会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 飞.打造“三农”研究一流智库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更好落实落地[EB/OL].http://szb.farmer.com.cn/nmrb/html/2019-03/13/nbs.D110000nmrb_01.htm,2019-3-13.
[2] 梁 丽,李晓曼,梁晓贺,等.中国国家级农业智库能力体系构成及其制度保障[J].农业展望,2017,13(9):80-86.
[3] 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8/0926/c1001-30315263.html,2018-09-26.
[4] 解 沛,李世贵,曾玉峰.农业科研院所开展战略研究工作的若干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5,34(6):14-16.
[5] 徐红玳.当前农业科研单位软科学研究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08,27(3):41-44.
[6] 吴国庆.农业软科学研究成果类型特点及其转化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1995(12):1-3.
[7] 朱海波,朱 聪,梁丹辉.知名智库的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及对农业智库建设的启示[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8,30(1):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