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红
【摘 要】通过聚焦当前“3+2”分段合作培养的评价与期望存在落差的现状,指出为确保人才分段培养的教学质量,以职业能力主线,必须做好细化能力目标、落实课程体系、确定转段条件以及做好综合评价这4个关键问题,构建“3+2”分段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统一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
【关键词】分段培养;职业能力;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34-0097-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4.042
0 引言
“3+2”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是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一种探索,如何建立统一的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是关键。然而聚焦现状,本科院校对转段入学的学生评价过低,对分段培养的评价与预先期望存在落差,因而大大降低了与高职院校合作的积极性。
要确保“3+2”分段合作培养质量的4个关键问题是:细化培养标准的能力目标、落实培养目标与“3+2”课程体系的实现关系、科学确定转段条件和做好综合评价。本文提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进行从培养标准到教学输出综合评价的教学输入,同時“以职业能力为评价指标”进行反馈,构建“3+2”分段培养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教育教学统一管理体系。
1 职业能力为主线教育教学管理体系的四个关键
1.1 细化培养标准的能力目标
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的内涵应该是高职教育的提升,既要具备高职教育的功能性,又应体现它的发展性,这是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的高度体现。我院机制专业联合多家企业问卷调查,确定了“3+2”分段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掌握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等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从事机械及相关领域设计、开发和应用研究等工作的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3年高职时段主要培养生产、设备维护型人才,2年本科时段主要培养工程技术型人才。
借鉴COMET能力测评模型,依据行业职业成长规律,将培养要求细化成4个层次的12个能力评价指标(表1)。
1.2 落实“3+2”分段培养课程体系改革
培养目标作为总目标,必须体现在课程体系的规划和实施中,课程体系为实现培养目标服务,这是构建高职与本科相衔接的课程体系的第二个关键。
我们对高职与本科两个阶段课程体系进行全面合理优化。如表2所示,我们将12个能力评价指标对映到高职课程体系。高职阶段依然坚持职业教育特色不动摇,提升职业能力培养的理论环节,从广度上适当突破,深度上适当提升;本科阶段提升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环节,同时确保理论环节的深度和广度够用。
1.3 确定“3+2”分段培养转段条件
一些本科院校不认可高职院校的衔接课程,高职阶段已学的课程进入本科阶段后还得重新学,失去了分段培养、分段提升的真正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准确定位“3+2”分段培养学生的应用性方向,强调其职业能力发展。我们通过试点项目积极推行学分制,逐步将学分作为转段条件,实现“修满学分为基本门槛,职业能力测评为择优条件”,将涵盖本科阶段课程的12项职业能力测试纳入转段入学考试科目,考核结果优秀者可以免修或部分免修课程。
1.4 做好综合评价
围绕12项职业能力开展系统性的、分层次的综合评价。将“工程分析、工程设计、可转移的技能”作为考核体系的组成要件。将“3+2”分段培养的毕业生职业能力综合评价,突出职业能力评价,构建评价模型,合理分配评价权重。把握关联要素的相关性,结合培养目标特色,有效反映学生能力增值情况。借鉴澳大利亚RPL评价认证制度,如果通过测评可以免修相应的课程。“3+2”高职学生不仅可以进行所在院校的测评,也可以申请本科院校测评。
2 结束语
聚焦当前“3+2”分段合作培养现状,分析了分段培养的评价与期望落差提出了要确保“3+2”分段合作培养的质量,教育管理上的4个关键问题。提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3+2”分段培养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教育教学统一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陈华.广东省高职院校开展四年制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可行性方案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12): 167-168.
[2]邝卫华,周华,何静.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9):135-137.
[3]宋婷,王彦飞.中、美、澳高职本科教育衔接比较研究[J].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3):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