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低血糖反应患者急诊处理措施及护理对策

2019-12-17 08:03孙铭经莹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20期
关键词:护理对策急诊糖尿病

孙铭 经莹

[摘要] 目的 探究糖尿病低血糖反应患者急诊处理措施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月间在该院急诊科接受治疗且符合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50例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别分析50例患者接受急诊处理的效果,分析糖尿病患者产生低血糖的原因,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50例患者低血糖反应症状表现为5例交感神经兴奋,32例意识不清反应,2例头晕麻木肢患者,其余11例无明显反应。产生低血糖反应的主要原因有饮食因素(饮食不规律)(14/50,28.00%)、运动因素(运动不科学)(12/50,24.00%)、药物因素(用药不合理)(11/50,22.00%)、生理因素(调节能力差)(13/50,26.00%)等。诊断后,及时给予静脉注射葡萄糖注射液,同时严密观察患者血糖变化,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所有患者血糖水平均在2 h内恢复正常,治疗有效率达到100.00%。结论 糖尿病患者通常由于饮食不规律、运动不科学甚至受药物、身体因素的影响引起低血糖反应,通过对糖尿病低血糖反应患者使用急诊处理,同时结合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缓解低血糖。

[关键词] 糖尿病;低血糖反应;急诊;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10(b)-0105-02

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在3.9 mmol/L以下,临床表现为头晕麻木、神经兴奋甚至昏厥,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变化,低血糖发病率逐年增加,尤其在糖尿病患者人群中较为明显。如不能及时诊治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极易对患者的心脑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2]。因此需要对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提供及时准确的急诊处理措施,并且通过对引起患者低血糖反应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该研究回顾性分析该院门诊2015年1月—2019年1月间收治的50例糖尿病低血糖反应急诊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急诊治疗效果,提出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在该院门诊收治的糖尿病低血糖的50例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归性分析。50例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在28~85岁,平均年龄(48.6±2.5)岁,病史为2~24年,平均病史为(12.1±5.7)年,血糖水平值在0.6~2.6 mmol/L,血糖水平平均(2.23±0.34)mmol/L。临床表现为5例交感神经兴奋(包括出汗、心悸、面色苍白等)、32例意识不清反应、2例头晕麻木肢患者以及其余11例无明显反应。

1.2  方法

①所有糖尿病患者在急诊科进行确诊为发生低血糖症状之后,首先对确诊为轻度低血糖的患者采取单糖治疗,如口服含糖饮料或服用10~15 g单糖药物,持续监测患者血糖水平,直至恢复正常水平;对确诊为重症低血糖患者需要进行静脉注射用药,采取浓度为50%的葡萄糖注射液,剂量为40.0~100.0 mL,根据不同患者的治疗情况,如未起到控制作用,可再次静脉注射用药干预,必要时采取面部吸氧治疗,动态监测患者血糖变化。

②前期注射完成后,根据患者清醒反应情况,如是否能够正常进食,不能进食或仍然处于半昏迷状态的患者,可以继续采取葡萄糖溶液注射,减少濃度为10.0%,采取静脉滴注方式,适宜时间为1~3 d,如有必要针对意识不清的患者可采取100~200 mg的氢化可的松用药治疗,每小时持续监测患者血糖变化,见表1。

1.3  观察指标

回顾性分析50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状的急救临床资料行,研究引起低血糖的主要诱发因素,同时分析患者急诊处理结果的疗效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急诊处理与护理措施,所有患者血糖均在24 h内恢复正常,治疗有效率为100.00%。

对所有50例患者进行回归性分析之后发现,其中50例糖尿病患者产生低血糖反应的主要原因有饮食因素(饮食不规律)(14/50,28.00%)、运动因素(运动不科学)(12/50,24.00%)、药物因素(用药不合理)(11/50, 22.00%)、生理因素(调节能力差)(13/50,26.00%)等。

3  讨论

作为一种慢性内分泌系统疾病—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为低血糖,临床表现为出汗、心慌、面色苍白等交感神经兴奋程度过高,或头晕麻木、意识不清等表现,对患者心脑器官极易造成严重损害[3]。因此应当在为低血糖患者提供急诊治疗的同时,通过分析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产生原因,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来治疗和预防低血糖反应。根据临床研究证明,诱发低血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有饮食因素、运动因素、用药因素以及生理因素等4个方面,该研究以该院4年内收治的50例糖尿病低血糖反应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归性分析,从而制定出具有防治效果的护理措施。

①通过分析饮食因素可知,在该研究中饮食不规律的患者有14例,此类患者通常饮食延迟或是饮食过少或过多,同时由于存在糖尿病又常规服用降糖药物,极易因消化不良等引发低血糖,同时因大量饮酒或空腹饮酒导致胰岛素分泌过多,抑制肝糖原异生,该因素引发低血糖反应占比为28%;因此提示护理应当从指导患者合理安排饮食入手,饮食定时定量,制定科学均衡的摄入营养计划,鱼肉、蛋白、蔬菜为主,其中蛋白质每天占比10%~20%,脂肪占30%,碳水化合物占50%~60%为宜,忌烟忌酒,患者饮食状况配合调整血糖用药剂量[4]。

②通过分析运动因素可知,糖尿病患者由于运动量过少或运动量过大但运动前无合理饮食,极易导致低血糖发生的患者有12例,占比为24%;因此提示护理措施应当从指导合理运动入手,糖尿病患者在运动过程中应当结合自身状况,合理安排运动的强度与时间长度,尤其是合并具有高血压、心脏病或年龄较高的患者,由于心脑以及肢体的动脉硬化,运动期间应严格检测患者心率状况,最高心率应当在可控制范围内如60%~80%,禁止空腹运动,适宜时间在餐后1~1.5 h,每次运动持续30 min,同时针对极易有突发性并发症的患者运动方式应以散步和慢跑为宜,动态监测患者血糖[5]。

③通过分析用药因素可知,由于患者缺乏对药物用量的了解,如常见的降糖药物磺脲类药物具有吸收快,降糖速度快的特点,多被糖尿病患者用于口服降糖,但根据资料研究该药物极易引起患者低血糖反应;糖尿病患者在自我注射胰岛素时对用量以及手法掌握不准确,未经过正规训练,剂量不准确或是注射位置不当都会引发低血糖反应;因此提示护理措施应当从指导患者科学用药入手,全面健康宣教,指导患者了解降糖类药物的特点,观察患者用药用量以及时间等方面,针对糖尿病患者采用其他药物时,应咨询医生,不应以血糖降低为唯一目标,从而设置血糖目标过低,引发低血糖[6]。

④通过分析糖尿病患者身体条件可知,多数年龄较高的患者,因身体器官退化严重,调节激素能力差,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肺功能障碍疾病,使降糖药物不易被分解,从而发生低血糖的有13例,应当严密监测患者血糖变化,医护人员应当密切关注各类低血糖反应,提高识别能力,以便能够及时提供准确的急救处理措施。

综上所述,针对糖尿病低血糖反应患者应当及时采取准确有效的急诊处理措施,同时通过分析研究发现引发低血糖反应的主要因素包括饮食不规律、运动不科学、用药不合理以及生理因素,需要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效防治低血糖。

[参考文献]

[1]  潘小兰,梁端敏,苏燕媚.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的护理模式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9,9(5):66-68.

[2]  陈怡婕,徐绍春.探讨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院前急救方法与体会[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S2):166-168.

[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8,38(4):292-344.

[4]  高兰英,于宝生,王安茹,等.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高胰岛素性低血糖症胰腺次全切除术后糖尿病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8,26(2):161-165.

[5]  陆熠,张宁.规范化培训糖尿病联络护士优化病区低血糖管理[J].护理学杂志,2016,31(3):9-12.

[6]  孔玉侠,董爱梅,郑嘉堂,等.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及其影響因素分析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8):936-941.

(收稿日期:2019-07-20)

猜你喜欢
护理对策急诊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