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东升 龚灿生 王丹凤 郑晓春
[摘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胆囊切除患者麻醉期间应用右美托咪定的麻醉效果。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12月间将需行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实验组麻醉诱导前15 min泵注右美托咪定注射液0.5 ug/kg,术中予0.2 ug/(kg·h)速率泵入右美托咪定,直到手术结束前10 min停止给药,对照组泵入等量生理盐水。结果 两组术前HR、MAP、SPO2、血糖基础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T0、T1、T2、T3时刻的HR、MAP、水平低于对照组,在手术开始后10 min、手术开始后30 min、拔管后10 min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行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的糖尿病患者,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对患者HR、MAP、SPO2、血糖水平影响较小,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2型糖尿病;麻醉期间;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10(b)-0089-02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主要是人体的胰岛素作用障碍或是胰岛素分泌缺陷,而引起的糖代谢异常,导致机体血糖不正常升高,同时水、电解质以及蛋白质和脂肪等。临床上可分为Ⅰ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以2型糖尿病为居多,占近95%。由于糖尿病患者全身血管、体质的改变,导致其在麻醉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危险性,需努力维持各项指标处于稳定状态[1]。2017年1月—2018年12月间该院在2型糖尿病麻醉过程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对患者生命体征及内环境进行观察,发现其具有独特的优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取的一般资料为该院收治的8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①所有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的ASA分级为II~III级,心功能为I~II级。②所有患者均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③所有患者在研究过程中随访成功。(2)排除标准:排除BMI≥30 kg/m2、合并有严重心、肝、肾、脑血管疾病以及其他代谢性疾病、以及不愿主动配合该次研究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将患者分为40例实验组和40例对照组。实验组:男性患者共20例,女性患者共20例;最小年龄50岁,最大年龄88岁;平均(62.9±3.8)岁,平均体重(62.3±5.2)kg;最短病程2年,最长病程12年,平均(5.5±1.7)年。对照组:男性患者共22例,女性患者共18例;患者的最小年龄为51岁,最大年龄为81岁;平均(62.8±3.8)岁;平均体重(62.3±5.2)kg;最短病程1年,最长病程10年,平均(5.4±1.6)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逐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该院行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提醒患者术前准备禁食禁水,并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监测并做好记录,将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水平。将患者送至手术室后,常规监测生命体征(NIBP、HR、SPO2)及BIS,开放外周静脉通路,实验组麻醉诱导前15 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注射液0.5 ug/kg,术中以0.2 ug/(kg·h)速率泵入右美托咪定,直到手术结束前10 min停止给药[2],对照组泵入等量生理盐水,麻醉诱导给予0.2~0.3 mg/kg的依托咪酯、0.4 ug/kg的舒芬太尼、0.2 mg/kg的顺式阿曲库铵,待药物起效后行气管内插管,术中给予七氟醚吸入麻醉维持,结合患者血流动力学及BIS等情况适当調整麻醉药物,术中补液按15 mL/(kg·h)速率给予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HR、MAP、SPO2的基础值,在插管时(T0)、手术开始后30 min(T1)、拔管前(T2)、拔管后10 min的(T3)HR、MAP、SPO2值以及血糖基础值、在泵注10 min、手术开始后10 min、手术开始后30 min以及拔管后10 min的血糖水平。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中数据的统计分析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开展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HR、MAP、SPO2各时刻点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的HR、MAP、SPO2基础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T0、T1、T2、T3时刻的HR、MA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各个时刻点两组的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各个时刻点血糖变化情况
实验组、对照组血糖水平基础值分别为(6.2±0.8)mmol/L、(6.1±0.7)mmol/L,经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泵注10 min、手术开始后10 min、手术开始后30 min、拔管后10min血糖水平分别为(6.1±0.6)mmol/L、(7.1±0.6)mmol/L、(6.9±0.7)mmol/L、(8.7±0.7)mmol/L;对照组泵注10 min、手术开始后10 min、手术开始后30 min、拔管后10 min血糖水平分别为(6.0±0.6)mmol/L、(8.9±1.1)mmol/L、(8.1±1.2)mmol/L、(11.1±1.0)mmol/L,实验组在手术开始后10 min、手术开始后30 min、拔管后10 min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近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糖尿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死亡率也随之提高,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3位。据统计显示,国内糖尿病患者已多达4千万,其中,90%以上属于2型糖尿病,该病主要起病于35岁之后,发病机制为胰岛素抵抗引起胰岛素含量不足,从而导致患者体内的脂肪、糖以及蛋白质代谢发生异常。因糖尿病早期并不会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但随着疾病的加重,糖尿病患者将激发一系列血管损坏、脏器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极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由于绝大部分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以迷走神经损害为主的自主神经病变,其血流动力学伴有较大改变,因此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行手术麻醉时,往往存在更大的风险,增加了手术的危险性[3]。
在该文中探讨了右美托咪定在2型糖尿病患者麻醉中的效果,结果发现相比于对照组,泵入右美托咪定患者在手术开始后30 min、拔管前、拔管后10 min的HR、MAP水平低于泵入生理盐水的患者,泵入右美托咪定患者在手术开始后10 min、手术开始后30 min、拔管后10 min的血糖水平低于泵入生理盐水患者,可见对患者心率、血压以及血糖水平影响低于生理盐水,从而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
血糖作为机体应急应激反应的一大敏感指标,当刺激的强度增加时,会导致反应性血糖水平升高,再加上2型糖尿病患者其本身血糖处于较高水平,在行全麻手术中插管、拔管均会导致患者出现应激反应,如血糖升高、血压升高、心率等,因此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在麻醉期间应用有效的镇静、麻醉药物,能够有效预防患者在手术期间的血流动力学紊乱,保证了手术顺利进行[4]。
右美托咪定是一类具有较高的选择性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该药物主要是能够作用在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其他器官组织上的α-肾上腺素能受体上,从而发挥镇痛、镇静、抑制交感神经活动、抗焦虑等作用。当使用的右美托咪定的剂量达到负荷剂量时,还会激动脑干的蓝斑核,促进蓝斑核上的α受体释放出更多的α受体激动剂,从而调节外周血管,通过外周血管的收缩促使血压升高,并且还具有抑制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释放的作用,降低了中枢交感神经的张力,有效改变手术患者低血压状态[5]。
综上所述,通过该实验研究表明,对于行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的糖尿病患者,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可维持平稳的血流动力学及血糖水平,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
[參考文献]
[1] Fuso L,Pitocco D,Condoluci C,et al. Decline of the lung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glycemic control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Eur J Intern Med,2014,10(3):2051-2053.
[2] 陈亮,黄朝菲,谢莲花.右美托咪定在2型糖尿病患者全身麻醉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24):73-74.
[3] 洪宝福.右美托咪定在2型糖尿病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34):90-91.
[4] 杜海波,代延廷.右美托咪定在2型糖尿病患者全身麻醉中疗效观察[J].华夏医学,2018,31(6):111-114.
[5] 席彪,赵玉婷,李晓红.右美托咪定在2型糖尿病患者全身麻醉中的临床应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23):117-118.
(收稿日期:2019-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