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胜元
(重庆市云阳凤鸣中学校,重庆 404500)
培养人才的方式是教育,创新是社会及民族进步发展的源泉及动力,因此教育必须要实现创新。新课改给中学美术教学带来了生机,丰富了高中美术教学内容。新课程强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形成美术素养为核心、以探究式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学。如何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让美术课堂活跃起来是我长期以来的努力,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大胆改革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有教育学家曾一针见血地提出美术和体育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陶冶受教育者的情感,在其他教育过程中应该多使用美术的理念。美术教育应该是由美术家和美术教学家来进行实际的实施,审美文化的教育是美术教育实施的开端。过去由于长期实行的是应试教育,导致了很多的高中在设置美术专业性课程时候,主要考虑了学生的升学率,高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轻视了审美文化的教育,而十分重视美术技能知识的传授,很明显这种教育观念与美术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这种情况下,高中的美术教育更多地出现了为美术专业技能的培训,十分缺乏美术的文化修养及审美能力。当前高中美术教育观念应该得到创新,除了对学生专业技能及知识的培养,还应当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重点体会到美术教育的实质,最终让学生能够得到一些情感体验并得到美术文化的熏陶,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不断完善学生的人格修养。
众所周知,培养更多具有高素质以及创作力的美术人才是高中美术教育的首要目标,然而过去美术教育方式僵化,势必不利于学生的创造力及想象力的培养。这样的教育方式培养的美术学生可能掌握了一些美术技能,然而缺少艺术的创造性,结果其作品也就缺乏活力、生机及新意。所以,美术教育方式的创新应当引起广大高中美术教师的高度重视,笔者认为,高中美术教育方式首先应当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结合起来,一边让学生掌握过硬的理论知识,一边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其次,还应当不断加强美术的素养教学,不断对美术课程优化,这样可以扩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可以更加系统地认识美术学科,有助于对学生创作灵感的激发。最后,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兴趣和一些审美爱好,让学生自主地对一些课程进行选择,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是教学环境的设计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学生之间是平等互助、合作共处的关系,他们都有自己的情感、个性和尊严,教师的学问和知识不管如何深渊,怎样才能很好的传授给学生才是至关重要的,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已经被公认否定,用何种新型教学模式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是我们众多教育工作者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主导形式,现已形成普遍共识。辩证唯物主义学中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已众所周知,如何合理的运用于课堂教学还有待于实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好理解,但是如何更好的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潜能,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教师驾驭课堂,创建和谐、自由、宽松的课堂氛围,把课堂所学内容放给学生去研究、探讨、磋商,正确与错误、成绩与不足,教师给与正确评价,表扬鼓励优秀者,对不足者也自然起到鞭拓奋起的作用,把课堂教学与唯物主义辩证法做到有机结合,以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随着科学的快速发展,对教育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电脑的普及,许多学校及时把现代化教学设备运用于教学,简单、方便、快捷,教师和学生都能够节省许多时间,尽可能多的获得更多的知识量,提高了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多媒体、数码相机等现代产品应用于课堂,极大地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生动、形象的学习知识,通过眼睛看,耳朵听,感官触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更多的参与实践,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更加深入的对所学知识增加理解和记忆,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师生相互合作,相互配合,能够更好的提高教与学的质量,达到教与学同步提高的目的,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合格的人才,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总之,创新能够带来社会快速的发展,这就需要高校能够为社会培养大批创新性人才。素质教育改革中一项重要目标就是美术教育,高中美术教育应当不断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式及模式,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