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苗
(河北省唐县第二幼儿园,河北 唐县 07235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教育改革。这场教育改革既是一场全新而重大的实践探索运动,也是一场全新而重大的理论创新运动。因为这场教育改革实践本身就提出并蕴含了许多急需解决或总结提炼的重大的理论问题。教育体制改革就是其中一个全新而重大的实践与理论问题。
这种联系是因为教育体制与制度是相关的。这种相关性主要表现在教育体制内的制度与教育体制具有紧密的联系。所谓教育体制内的制度与教育体制的相关性是指,教育体制是教育机构与相应规范即制度的统一体,制度是教育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体制离不开相应的制度,相应的制度也离不开教育体制;教育体制是制度的基础,制度是教育体制的核心,这种教育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的关系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从教育机构是教育体制的载体这个角度来看教育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进行教育体制中的机构改革时,必须要进行制度创新,因为教育体制中教育机构与制度是教育体制中的两个基本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要素,它们的改革应是同步的,不能顾此失彼;二是从制度是教育体制的核心这个角度来看教育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的关系,就是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就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因为制度是教育体制的核心,只有教育体制中的核心要素改变了,整个教育体制才能发生变化。我们认为目前社会上所说的教育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的关系主要是从二者有着上述这两种密切关系而言的。
(一)教师社会地位和待遇普遍偏低,与小学教师的差距有拉大的趋势。尽管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学历差异不大,但职称差异却极为显著。
(二)教师编制缩小。在幼儿教育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必需品,幼儿教师资队伍不断扩大的同时,不少地区公办幼儿园教师的编制却在逐渐压缩。有的地方在教师定员定编时,将幼儿园教师的编制一举撤下“,刀斩乱麻”地解决了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减编中的难题。
(三)教师薪酬较低。我国幼儿园教师的劳动收入在当地基本属中低层。在社会地位与待遇总体偏低的情况下,内部歧视与分配不公的情况普遍存在。公办与非公办幼儿园之间的差距姑且不说,即使同在公办幼儿园中工作,因身不同而造成的同工不同酬和专业发展机会不均等的现象也极为严重。
(一)面向全社会的宣传极为重要。目前,我国幼儿教育和幼儿园教师面临的许多问题不能完全归结为经济和制度的原因。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旧观念必须首先铲除,否则,无论多么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完善的保障制度都难以奏效。现在,许多人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幼儿教育对人一生的深远影响;没有认识到幼儿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奠基作用;没有认识到幼儿园教师劳动的伟大和艰辛,不能理解幼儿园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因此,面向全社会的宣传极为重要。
(二)加强有关幼儿园教师劳动和社会保障的法制建设。一是加强学前教育立法,完善幼儿教育的法律体系。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与我国幼儿教育在社会中和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息息相关,制定《学前教育法》势在必行。二是严格幼儿园教师资格制度。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是提高其社会地位的内在基础。建立相对严格的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制度不仅有利于提高队伍的专业水平还能使合格的教师摆脱部门所有和幼儿园所有的限制,成为一个有明确身份的自由人而实现自主择业。三是建立有利于非公办幼儿园教师流动的劳动人事制度。可试行人事代理制,即在当地的教师人才交流中心管理其人事关系、工资关系、档案、工龄、教龄、职称评定等。四是要切实落实社会保障制度。我国已制定一系列的劳动者社会保障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必须贯彻落实才能使幼儿园教师舒心工作,实现专业成长。
(三)规范幼儿园教师聘任制保障教师的基本权益。一是制约园长的聘任权。应成立以园长 为首的,教职工、幼儿家长和社会其他人士共同参与的幼儿园教师聘任委员会,该委员会要得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或符合上级主管部门对人员构成的相关规定。聘任委员会订立本园的聘任方案,报请上级管理部门进行合法和合理等方面的审核,最后再由聘任委员会完成对幼儿园教师的聘任工作。二是规范聘任活动。聘任过程要符合《劳动法》的要求,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学校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聘任应坚持双向选择、择优录取、合理组合的原则。聘任制不是临时工制。三是完善教师考评制度。考评制度是教师聘任制必不可少的配套措施。教育主管部门和幼儿园要结合幼儿园教师劳动的特点,制定完善的考评指标体系和具体办法,增强考评的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