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影视资源优化中职语文教学工作思考

2019-12-17 21:15:54张奎晶
魅力中国 2019年50期

张奎晶

(陕西省电子信息学校,陕西 西安 710024)

当前电视、电影及网络媒体快速发展,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合理有效地开发与运用影视资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对于提升整体教学水平也有极大意义。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影视资源的渗透,增加语文教学活力及生机,使语文教学变得更丰富,并让学生在良好教学氛围下更好地发展。

一、培养中职生理性思维能力的理论依据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是否具备理性思维,是一个人是否接受过良好教育的标志。《普通中职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中职学生正在走向成年,思维渐趋成熟,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理性思维的培养。

二、影视资源特点及应用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影视是将图画、声音有效结合,将那些较难理解的观点运用生动且形象的形式表达出来,让观者更加清晰明确地了解表达的是什么。而且影视语言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主,为语文教学中的听说教学提供有利条件,属于当前多元化的信息产物,将其与课本资源有效融合,不仅能激发中职生学习兴趣及真实情感,对于优化中职语文教学体系也有极大意义。将影视资源有效运用在语文教学中的主要作用在于,影视属于语文课程中的关键部分,能够更好地拓展实际教学空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及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对于促进中学生稳定健康地发展有着极大帮助,使文化修养及个性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有效选用和融入影视资源,这样不仅能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枯燥单一的教学形式,使教学活动更具生命力和活力,更好地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更好地活跃课堂氛围,使教学流程变得更简化,拓展课堂容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也有着极大意义。

三、运用影视资源需注意的问题

(一)遵循适度原则

影视资源虽然有着很多优势,但不能过度运用,要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学生的思维与精力是有限的,假如让学生看得时间太长,学生就会精力不集中,影响教学效果。不能整堂课都运用影视教学,要结合传统教学方法,多形式、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启发,要遵循适度原则,让学生学而不厌,兴趣盎然地学习。

(二)用影视资源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语文教学可以说也是一种思维教学,通过阅读理解、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其中辩证思维是较难培养的,大多学生持有“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简单思维,看待问题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将来的学习生活,也容易在将来遭受挫折时影响心理健康。如何使学生脱出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只靠老师在课堂上说应该如何是完全不够的,这个时候,就可以借助影视资源。影视是学生课余活动休闲娱乐时最常接触的一种放松手段,让他们观看影视资源,一方面学生会抱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去接触,使得传达的信息被最大限度地接纳,另一方面,影视作品吸引学生最重要的点在于,它不仅有生动立体具象的表达方式,而且从生活中取材、构建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生的共鸣。以高人气节目《奇葩说》为例,通过提出一个辩题,正反两方辩论探讨观众感兴趣的话题。节目组通过百度知道、知乎、新浪微问数据后台,在民生、人文、情感、生活、商业、创业等领域,选取网友关注最多的问题,发动网友参与调查投票。互联网上投放的问题能否成为节目中的辩题,取决于网友参与这道题的积极程度。网友参与最多的题目,才能进入节目选题。这就确保了节目内容的“亲民度”,调动观众的好奇心与参与感。在结束观看后,及时和学生互动探讨,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想,仍支持某单一一方观点的学生可以即时安排两两互辩,充分交换意见。最后,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走出片面的思维,多方面讲解此前观看节目中提出的话题的多方因素,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在一个个课时中逐步培养辩证思维。比起老师一人在讲台上讲述,通过观看当下大热的影视节目,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更乐于积极参与。

(三)引导学生思考影视资源背后所折射的文化现象

比如,近两年来,一批高品质的电视节目也不断涌现,如“朗读者”“见字如面”“开讲啦”等节目的播出引发全民阅读热,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社会的阅读水平和精神高度。教师可指导学生对此类文化现象展开深入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研究论文或小作文畅谈自己的看法。这种形式会极大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调查与写作的过程中,理性思维能力自然得到发展。以下是学生的写作案例:“朗读者”节目所追求的也不仅仅是让观众留下感动的泪水,而更多的,是感动过后的思考。节目的播出,就像是在水中投了一颗石子,而观众的感受与思考就是投下石子后泛起的涟漪。这些思考更让我们对节目印象深刻,而不是像快餐文化一般,简单的一过了之。——央视《朗读者》观后感真正动人的是书信背后的一个个故事,大江大海,至情至性。“至情至性”,正是我从书信中读到最多的。这个年代,需要的,是多一些沉淀与坚守,需要的,是多一些“见字如面”向我们传达的精神:以沉静、纯美、内省,洗刷浮夸、造作与喧嚣。人间至情与至性,最是难得亦难留。回归文字、回归情感、回归人性,珍惜它们、表达它们、接纳它们。

结语

总之,教师要注意不应盲目运用影视资源,结合实际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合理选用影视资源,并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将影视资源的优势更好地发挥出来,才能为中职语文教学活动的合理开展奠定坚实基础,为中职生稳定长远地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