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园学前教育中游戏教学的运用

2019-12-17 21:15:54马元
魅力中国 2019年50期

马元

(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龙凤幼儿园,山西 晋城 048000)

幼儿园学前教育中游戏教学的应用,应当结合儿童的兴趣爱好与发育特点,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幼儿园学前教育工作,关注儿童的兴趣发展与能力培养,从而以游戏为入口提升幼儿园学前教育的有效性。本文通过探究幼儿园学前教育中游戏教学的运用,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一、幼儿园学前教育中游戏教学的运用原则

(一)多情景原则

多情景原则是幼儿园游戏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所谓多情景原则,一方面是指教师在进行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游戏教学时,应当注意游戏的开展应对儿童的学前教育起到一定的启发和引导作用,引导儿童通过参与游戏,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儿童的思维与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应在游戏教学中为儿童创设丰富的游戏情境,通过情境的打造,烘托学前教育氛围,提升学前教育效果。

(二)师生共创原则

在基于游戏教学的幼儿园学前教育工作中,教师和儿童都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游戏与学前教育的融合,要求师生共同的参与,一方面教师应充分尊重儿童在学前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从儿童的角度出发进行游戏设计和活动组织,注重创设良好的游戏氛围,构建轻松、开放、愉悦的教学环境;另一方面,儿童应充分加强与教师的互动,积极参与到教师所创设的游戏情境当中,从而在互动教学中以游戏为依托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幼儿学前教育效果的提升。

二、幼儿园学前教育中游戏教学的运用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游戏氛围

良好的氛围创设是游戏教学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有效应用的基础,教师应注重为儿童创设开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引导儿童投入游戏之中,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兴趣,以温和、平等、尊重和关爱的态度,引领儿童在游戏中大胆探索,积极尝试,从而为学前教育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二)巧设游戏情境

幼儿园学前教育中游戏教学的运用,形式的多样和内容的丰富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参与兴趣与积极性,如果每节课程的游戏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没有太大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儿童很快就会失去兴趣,给学前教育的开展带来一定的阻碍。因此,要充分发挥游戏教学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作用,要求教师应注重提升游戏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同时为儿童提供多样化的游戏教具、游戏活动形式、游戏主题、游戏场景,让儿童在充满新鲜感的环境中增强预习兴趣,促进游戏教学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有效开展。

例如,在幼儿园户外活动课程的开展中,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一些传统的民间游戏如捉迷藏、扔沙包、套环等进行创新,赋予全新的情境和形式,从而有效引导儿童对户外活动课程的参与兴趣,实现通过户外游戏活动增强体质、激发兴趣、培养合作与沟通能力的教学目标。我们以捉迷藏游戏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的方法,将游戏情境设计为小红帽要去森林里采蘑菇送给自己的外婆,森林里隐藏着很多很多美味的小蘑菇,请小红帽来找一找吧,而后教师可以借助角色扮演,由一位小朋友扮演小红帽的角色,其与小朋友带上小蘑菇头箍,或贴上小蘑菇贴纸,将自己隐藏在森林里。通过游戏情境与角色扮演的形式,教师将传统民间游戏赋予了全新的内涵,提升了游戏的趣味性,增加了游戏情节,给幼儿带来了全新的游戏体验,提升了幼儿的新鲜感,调动了好奇心,提高了幼儿园学前教育的有效开展。

(三)优化游戏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幼儿园学前教育的教学模式也在发生的巨大的转变,通过教学模式的优化,教师可以为儿童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情境,创造更加趣味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应注重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游戏教学的结合,丰富幼儿园学前教育课堂教学形式,如利用视频、电影、动画等方式,将学前教育的内容与游戏融合进多媒体教学工具中,提升游戏的趣味性和丰富性,加强与儿童之间的互动,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例如,教师可以在学期教育中利用视频和动画的形式,将一些歌唱可爱的小动物的儿歌进行呈现,带领儿童一边听歌一边进行表演,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和形态,通过这样的形式,锻炼儿童的手耳配合能力,提高儿童对歌曲的聆听和感受力,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提高教学效果。

(四)巧妙设计游戏互动

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游戏互动也是需要巧妙的设计的,互动的形式有很多种,提问、交流、合作等都是游戏中的互动形式,教师应当根据学前教育的实际要求和内容和儿童的参与情况进行游戏互动设计。通过融合多种互动技巧,巧妙调动儿童参与游戏的积极性,提高儿童对游戏活动的热情和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结束语:

幼儿园学前教育中游戏教学的运用,应注重以科学的方法进行游戏设计,引入丰富、优质的游戏形式和资源,紧密贴合幼儿园学前教育的主题内容,从儿童的需求和年龄特征入手,提高游戏内容的多样性与形式的趣味性,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激发儿童的兴趣与积极性,从而有效实现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