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莎
(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龙凤幼儿园,山西 晋城 048000)
幼儿园学前教育中游戏活动开展的目的,是以游戏的形式实现教学目标,在游戏中帮助幼儿掌握一定的技能、发展一定的能力并形成一定的习惯。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体验和感受是非常重要的,游戏化教学的开展应当充分尊重幼儿的兴趣和意愿,以游戏精神的感染引导幼儿自觉、自愿的加入游戏活动当中,在良好的游戏体验中感受学前教育的趣味,掌握必要的能力。
幼儿园学期教育中游戏化教学的开展,应当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情境,趣味的游戏形式,并引导幼儿自主参与游戏,在这个过程当中,幼儿应当作为游戏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应当承担的是引导者和协助者的角色,如果在幼儿园游戏化教学中师生角色出现了本末倒置的情况,就有可能忽略幼儿在游戏教学中的需求和体验性,而以教师的意愿为主导开展游戏活动,这样一来,幼儿的主体性被忽视,主观能动性得不到重视和发挥,必然会影响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体验,影响学前教育目标的实现。
幼儿园学前教育中游戏化教学的开展,应当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在游戏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能力,帮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不断成长,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并感受自我的发展和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自我成就感和满足感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感受会给幼儿的内心带来愉悦,刺激幼儿对幼儿园的游戏教学活动展示出更大的参与意愿和热情,并帮助幼儿建立一定的价值理念,发展一定的能力。
幼儿园学前教育中各项游戏活动的主体是幼儿,游戏教学开展的目的是以幼儿的感受和需求为出发点,将学前教育的内容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呈现,从而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烘托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幼儿自愿加入游戏当中,实现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感受和体验是教师应当重点关注的内容,幼儿园游戏教学的开展,应当以幼儿的实际需求进行游戏设计,观察幼儿的行为,捕捉幼儿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特征、状态和需求,以此作为教学设计的指导,以更好的发挥游戏教学的效果,践行游戏精神的内涵。
例如,在日常的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教师可以仔细观察幼儿在幼儿园中的行为和表现,通过日常活动、饮食行为、休息行为、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活动状态和学习能力,从而针对性的开展游戏教学活动,提高游戏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发挥游戏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作用,提高游戏的适应性与实践性。
幼儿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幼儿园度过的,可以说幼儿园为儿童提供的游戏活动,直接关系着幼儿的早期发展与成长,也直接影响着幼儿在幼儿园的体验和感受。要充分发挥游戏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应当从氛围的打造、情感的渗透和游戏水平的提升等多方面入手,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理解和接受能力,以多样化的游戏内容和形式为幼儿提供更加富有趣味的游戏活动,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积极参与,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在玩中学,为学前教育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例如,“看图识物”的游戏活动当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将小动物的图片、卡通形象或小视频在大屏幕进行展示,引导幼儿说一说是什么小动物来到了我们的教室?它是怎么叫的呀?它喜欢吃什么呢?它是什么颜色的呢?你会不会表演一下它的声音和动作呢?通过这样的游戏,引导幼儿对小动物进行模仿,鼓励幼儿通过游戏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实现学前教育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
在幼儿园学前教育的游戏活动中,教师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对幼儿来说,幼儿园教师的态度、在教学中所表现出的状态、行为和习惯等表现都会直接影响幼儿对游戏活动的意愿、兴趣、情绪和行为。因此,幼儿园学前教育中游戏教学的应用要求教师应当时刻注重自己在游戏活动中的情绪、状态、态度与言行,以自身的活力与感染力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以春风化雨的态度关心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需求和状态,在循循善诱的过程中将游戏精神进行渗透,从而促进游戏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基于游戏的幼儿园学前教育的开展,应当真正站在幼儿的角度,以尊重、平等、开放的教育理念为核心,以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需求为指导,以多样化的游戏活动设计为手段,提升游戏教学的有效性,发挥游戏活动的作用,实现学前教育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