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丢失的自我

2019-12-17 21:15:54段燕燕
魅力中国 2019年50期

段燕燕

(河南地矿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1464)

《白山包》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丽丝·门罗早期的一个短篇小说。它是一个已经成年的女儿戴妮斯的回忆录,主要描写全家人在一个叫奥布雷维尔的石灰岩小镇过暑假的故事。祖母索菲,母亲伊莎贝尔和父亲劳伦斯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两位女性索菲和伊莎贝尔由于各自的原因都将真实自我封闭了起来,投身于一成不变枯燥无趣的生活。但劳伦斯生日当天发生的事让她们忽然觉醒,她们最终都找到了丢失的自我。

索菲是小说中的祖母,她是个追求幸福生活的失败者。被爱人抛弃之后,她对爱情失望,生下了私生子劳伦斯之后过着独居生活。她终生未嫁,心如死灰。在儿子一家眼中,她是“老顽固”。为了隔绝日新月异的外部世界,她把自己包裹起来保护自己。直到儿子生日当天,她经历了不同的事情,开始意识到小镇上发生的巨变。在飞机上,她找到了年轻时的感觉,那时她找到了丢失的自我。但是,为时已晚,所以她特别伤心。

索菲出身富裕之家,可是正是这种富裕的环境让她对生活充满了幻想,并不了解生活的疾苦和真相。她义无反顾地爱上了一个已婚的德语老师。她深陷爱河,怀着天真的心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怀孕后,她以为爱人会自觉离开发妻,可爱人并没有那么做。爱人只是来木屋看过她两次,然后就消失了。之后,她忍辱负重独自抚养劳伦斯长大。她把身边的东西都保持原样,尤其是木屋几十年来都是一个样子。其实,爱人离去后,她已经埋藏了自己真实的情感,过着自我封闭的生活。她以为这样,原来美好的记忆就不会消失,所以木屋里“每样东西都恒久不变”是为了制造爱人依然在身边的错觉。而且她保存着儿时的书本,没出售房子地皮等财产。尽管爱人没有给她任何诺言,她从未隐瞒自己已经有事实婚姻,总是带着戒指,过着只被自己承认的婚姻生活。从细节我们可以推断出她仍爱着那个负心的男人。可是,儿子劳伦斯从未提起过生父,还给自己杜撰了一个父亲,说他意外溺水死了。她对儿子非常失望,因为她珍视自己的爱人。即使爱人抛弃了她,她也不觉得这有什么羞耻的,觉得他依然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从未缺席。身边的人和环境变换着,可她却一成不变。她穿戴带有房间味道的旧衣物,讨厌新铺好的路,拒绝买电视看每天世界的新变化,木屋里没有色彩,如同她冰冷昏暗的内心。

从孩提时起,索菲就保持着裸泳的习惯。当时,湖边到农场的地都属于她的父亲。可现在,地已经不属于她的父亲,要想裸泳她必须早起。她的私人领地已经不再私密,被外界所侵扰。她努力维持的一成不变的过去,其实已经开始慢慢变化。儿子生日当天,她去裸泳时三个孩子闯入,其中一个坏孩子还把她的袍子撕成两半扔进了湖里,这让她想起了儿时生活。之前,孩子在她的记忆中都是善良天真害羞的;而现在的孩子却变了,他们古怪邪恶老谋深算。那时她意识到一切都变了。那个湖已不是她的避风港了。她听了儿子的话在屋子里看电视,并让儿子更换了腐朽的木头。索菲允许生活里出现变化了。她赤裸着走回来时,完全无视家人的反应,只是平静地跟他们讲起整件事。这表明她已经拨开了束缚自己的茧,把真实的自己展现给了家人。虽然劳伦斯的反应伤到了她,可她依然坚持讲下去。最具有象征意义的是她和儿子一家人一起坐飞机。飞机上,她害怕,觉得自己萎缩了空了。她内心有了儿时的感觉,决定找回这种特别的感觉。那时她已经找到了丢失的自我。她看到镇子上的新景色,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让她更不舒服了。她知道一切真的变了,她无法阻止。最后,她终于找到了自我。可是,为时已晚。

伊莎贝尔是一个情感丰富的女人,可枯燥的生活压制了她。身为妻子和母亲,她得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由于阶层不同,她将原来不太光鲜的自己包裹了起来,将贫穷的过去掩埋,只为配得上如今的社会地位。也是在丈夫生日的当天,她一个人想了很多。她决定释放长期被压抑的心。她讲了儿时的“白山包”的故事。从那时开始,她把自己从牢笼中解救出来,最后过上了自由的生活。

伊莎贝尔曾是个贫穷但阳光的女孩,她举止糟糕模样放荡。嫁给富裕的劳伦斯之后,她成了富人的一员。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她起初也很迷茫。可是,一个深陷爱河的女孩只在乎和爱人相守的幸福,她认为她的幸福就是劳伦斯。见到索菲时,索菲提醒她:“你准备好了吗,你能接受这个吗?”。她为此还很不开心。她深爱劳伦斯,为了成为一个好妻子,她阅读大量书籍,认真地节食和锻炼,成了一个好厨娘,她做这些都是为了取悦丈夫。她还得学会和其他男人调情,如果她风采不在,劳伦斯就失望了。每天都像在“过关”。她做了很多违心的事来取悦丈夫,维护自己作为一个有钱人太太的身份。结婚之后,她几乎不见她的娘家亲戚了。为了丈夫和如今的地位,她把自己的过去埋葬了,过着内心孤寂的生活。可是,可悲的是她又融入不到现在的家庭里:索菲总是对她不满,他的丈夫和孩子都觉得和她之间有一道无形的藩篱。她孤独,有时会想起儿时时光,想找人分享,可她又不敢对丈夫讲,因为丈夫会对她那贫穷世界的故事嗤之以鼻。她就像一棵无根的枯树,丧失了自我,空洞麻木。

劳伦斯生日当天他们计划乘飞机给劳伦斯一个惊喜,可是座位不够,伊莎贝尔很自然地选择留下来,把座位让给家里其他人。这是她长久以来的习惯,为了家人,牺牲自己。而丈夫却把她的牺牲当成是理所当然,说“自个儿坐着就是我老婆的最大乐趣”。长期的家庭生活让他们忽略了彼此,她和劳伦斯的爱已然消失。她已经厌倦了这种单调生活,她得做各种努力去跨越藩篱,生活成了她的负担。原本以为这样的日子会快乐,可是并没有,她的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和珍视,她越来越孤独。独处时她想了很多,想去改变现状获得自由,找到丢失的自我。所以,当丈夫夸赞硅石石英时,她破天荒地给他们讲了儿时的甜蜜回忆“白山包”。她已经不在乎丈夫和孩子们的反应,她悟出原来的世界才是真正让她开心幸福的世界。她决心去寻找自己的过去和梦想。家人的反应与她预想的一样。可是,她耐心平静地给他们讲,不理丈夫的嘲讽。此时,她觉得自己焕然一新,毫无束缚,足智多谋。其实她已经找到了丢失的自我。从那时起,她开始随心所欲,她和一个飞行员偷情。当戴妮斯问起这件事时,她坦白说:“在我而言,那是最有激情的,也是最肮脏的。”奸情暴露,她离开了家。那个飞行员并未抛弃自己的妻子。后来,她选择嫁给一个虽穷却爱她的人。经历磨难,可她还是找回了丢失的自我,最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结语

《白山包》给我们提供一个去思索有关女性自我问题的机会。家庭生活的重担和家人的不理解让她们无力去追求自我,只能麻木地生活着。是继续委曲求全隐藏自我?还是不顾一切追求自我?这是个难题。小说中的两位女性都选择了追求真正的自我,并最终获得了身体和精神的自由和幸福。所以,抛弃自我的女人就如同没有根的树木,最终只能在时光的流逝里萎缩死去。只有找到自我,找到自己的根,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幸福地生活下去。因此,女性在承担家庭责任的同时,要保留自我,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