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解读技巧简析

2019-12-17 21:15:54朱欣梅
魅力中国 2019年50期

朱欣梅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第四中学,黑龙江 鸡西 158200)

初中英语试题中的阅读文章题材多样(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历史地理、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体裁形式丰富(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及新闻报道、广告、通知、操作说明、表格等),这就需要考生平时对各方面的知识都有所积累。其次,阅读理解主要是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能力,包括阅读、理解、归纳概括、逻辑推理及对材料的评估能力等。如何快速而又准确地解决这个问题呢?

一、注意养成良好的阅读心理

阅读时要去掉杂念,心绪要安定,精神要专一,要形成一种惬意的顺向心理。切不可一遇到几个生词难句,就心烦意乱,失去自控能力。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任何恐慌,过于紧张的情绪都会形成一种消极因素妨碍大脑的正常思维功能。因此,遇到困难一定要从容不迫,心无旁骛,这样才能对所读的文章印象清晰,理解深刻。可边读边用铅笔做些记录,把有关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起因(即五个w:who,what,when,where,why)划出来。经过这样的处理,你对文章的内容和细节便会胸有成竹,对事态的发生、发展和解决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获取段落的主旨和大意

最有效的办法是找出主题句。一篇文章(或一段文章)通常都是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展开的。这个中心意思往往由一个句子概括。这个能概括文章或段落中心意思的句子叫做主题句。因此,理解一个段落或一篇文章的中心意思,首先要学会寻找主题句。主题句一般具有三个特点:(1)表述的意思比较概括,相对其主句来看,这种概括性更明显。(2)句子结构较简单,多数都不采用长、难句的形式。(3)段落中其他句子必定是用来解释、支撑或发展主题句所表述的主题思想的。在一个段落中,大部分主题句的位置有两种:(1)主题句在段首。这种情况相当普遍。一般新闻报道、说明文、议论文大都采用先总述,后分述的叙事方法。(2)主题句在段末。用归纳法写文章时,往往表述细节的句子在前,概述性的句子在后,并以此结尾。这种位于句末的主题句往往是对前面细节的总结、归纳或结论。这类题的主要提问方式有:

(1)Which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2)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is passage about?

(3)In this passage the writer tries to tell us that ?摇 ?摇?摇?摇.

(4)The passage tells us that ?摇?摇 ?摇?摇.

(5)This passage mainly talks about ?摇?摇 ?摇?摇.

三、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

猜测词义是一种英语阅读能力。在英语阅读理解试题中有不少这样的题目。任何一个实词,只有在一定的上下文中才能表示一个确定的词义。上下文的作用就是帮助确定上下文中的词、短语或句子的意义。据此,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利用上下文猜测词义,即从已知推求未知,也就是用我们所熟悉的词或短语猜测不熟悉的词的词义。(1)根据构词法猜词义。前缀或后缀-ful(形容词后缀),-less(无,没有,构成形容词),-ly(副词后缀),un-(不,非,未),dis-(相反,否定)re-(重新)appeardisappear,agreedisagree,tie untie,happy unhappy,careful,careless,hope hopeless,comfortable uncomfortable.(2)根据上下文猜词义。它和前后文有着必然的联系,只有把握作者的脉搏,理清逻辑链条,才能锁定生词的含义。

四、对文章的评价分析,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要理解文章作者的原意,而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去想当然。切记:一想当然,就会出错。首先,审视标题,抓住中心。试题中有的文章有标题,有的没有,拟题人是有所考虑的。标题是文章主题的高度凝聚。它能给我们启发和想象,想象文章的内容和走向。这样做有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提高做题的效率。其次,浏览全文,掌握全貌,如果时间紧,就至少要快速通读全文,尤其是首两段。再次,把标题和文章内容结合起来,这样全文的梗概便一目了然。最后,细读题目,抓住要点,对整篇短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立刻查看短文后的问题,带着问题去选择或判断答案。要确定所需查找的信息范围,并注意所查找信息的特点。

英语在初中时才刚刚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特别是阅读理解。这个时候初中生的英语能力已经可以涉足阅读理解了。那么怎样才能在阅读理解这个模块中获取高分呢?掌握以上技巧将使中学生将英语阅读运用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