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核心素养,提高中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019-12-17 21:15:54张玉超
魅力中国 2019年50期

张玉超

(伊春市伊美区第二中学,黑龙江 伊春 153000)

核心素养是可以借助后天学习获得及发展的一种综合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高中数学教学要及时扭转注重知识传授的错误倾向,教师应将核心素养培育作为教学的灵魂。学生的思维能力、科学探究意识、创新能力都可以在教学当中得以提升。但具有抽象性的数学学科一直难以得到学生的喜爱,数学学科当中的“后进生”转化又一直是个难题,那么,核心素养视阈下,教师应如何开展高中数学教学才能切实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注重情境创设,激活探究欲望

要想切实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教师除了要实施符合学生现有认知水平的教学,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充分利用起来之外,更要注重情境创设,巧用多样化教学情境将学生的探究欲望成功激活。学生在学习、探究的主观愿望引领下才能以更饱满的热情、更积极的思维投入学习当中,他们的学习才能更高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多媒体情境、问题情境是常见且有效的情境。教师既可以将知识学习寓于问题情境当中,以学生现有认知水平为切入口,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借助问题情境引领学生思维向纵深处发展。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真实、直观的情境,让数学知识可视化、动态化,从而将学生的探究欲望成功激活。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圆锥曲线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抽象乏味的学习内容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学生借助教师制作的课件可以直观看到椭圆轨迹的动态形成过程,他们对学习内容从畏惧到渴望,探究欲望被教师创设的情境成功激活。

二、实施分层教学,助力个性发展

在学生个性化差异基础上实施的分层教学以贴近不同层次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学内容、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手段助力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立足核心素养实施高中数学教学,教师要正视、利用不同层次学生之间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并借助异质分组实现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互助交流、优势互补,让所有学生都可以借助数学课堂获得最佳发展。教师应借助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手段、分层教学评价适应不同层次学生,促进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让所有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学有所得、学有所长。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指数函数”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实施分层分组教学。对于学历水平低的学生,教师可以运用讲解的传统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指数函数的性质、借助小组讨论让他们将0<a<1以及a>1时指数函数性质以及图像的区别归纳出来。对于那些学历水平高的数学资优生而言,教师引导其借助自主探究成功掌握0<a<1以及a>1时指数函数性质,并通过恰当引导促进学生数形结合意识的形成、类比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三、实行生活化教学,培育核心素养

教材上以图形、文字形式展示的数学知识是静态的、抽象的,学生不易理解,也缺乏学习兴趣,立足核心素养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教师要善于实施生活化教学,在生活化教学当中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实施生活化教学,教师要让学生置身于生活化的学习内容当中,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感觉亲切,生活化的数学知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教师的恰当引领让学生得以以生活为起点思考问题、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自主构建起知识网络。教师还要善于让课堂、课后练习及作业生活化。生活化的练习、作业不仅通俗易懂,让学生乐于完成,还可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例如在人教版必修四“三角函数的周期性”一节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从生活实例谈起,让学生首先获得对周期性含义的初步理解,然后再深入探究函数周期的含义。教师可以借助“假如今天是星期二,再过七天、十四天、二十一天……还会是星期二,海水的波浪每个一段时间会重复出现,这些都是生活当中的周期现象。”这些生活化的内容帮助学生认知周期。再如在“概率统计”部分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布置“探究双色球不赔钱的概率”“计算本班每天三名(含以上)同学上网的概率”作为课后作业。

总而言之,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是为了适应新课改与高考改革的需要,也是为了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提升。高中数学教师要在核心素养培育理念引领下实施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手段、优化教学环节,以核心素养培育为正确导向,以课堂教学为抓手,实施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助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