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实施研究

2019-12-17 21:15:54张秋颖
魅力中国 2019年50期

张秋颖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东明镇东明学区中心校,内蒙古 通辽 028322)

艺术来源于生活,当前生活节奏加快,很少有人愿意将时间花在感受、探索精神文化上,这就使得很多人的生活中都缺少一份艺术美感,小学时期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为了避免学生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加强学生的艺术方面培养,给他们将来的人生经历增加丰富的色彩。因此,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色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提升。

一、小学美术色彩教学中的问题

色彩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当前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主要体现在:

第一,教师的教学手段较为落后,在色彩教学中有很多的教师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就极大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课程学习缺乏兴趣和积极性。

第二,一些学生慢慢对色彩学习失去好奇心,尤其是小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长,他们对于美术色彩学习的兴趣也在不断的降低,这就限制了他们的色彩学习效率和效果。

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教师就需要进行改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激发学生对色彩学习的兴趣,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小学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注重加强色彩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融合

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色彩,教师要想让学生能够加深色彩的认识、感知以及理解,就需要在教学中做到和实际生活进行联系,在生活中寻找素材,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运用,这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观察色彩,提升他们的色彩理解能力,全面掌握对色彩进行观察的技巧,还能够让学生知道生活中要怎样找到色彩,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认识到色彩和生活之间的联系[1]。比如,在学习《剪窗花》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前先剪一个福字窗花,这是我们在过年时都会帖到玻璃上的,学生对于窗花是很熟悉的,而窗花的颜色一般都是红色系,让我们在看到之后能够感受到喜庆,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使用各种颜色依照教师教的步骤剪窗花,在完成之后可以和教师的窗花进行比较,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看到不同颜色带给人的视觉冲击也是不一样的,暖色调能够让人感到快乐,而冷色调则会让人感到悲伤,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和感受之后,就可以加深他们对色彩的认识,加强他们的色彩使用技巧,能够正确的辨别哪些颜色是冷色调,哪些颜色是暖色调的。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绘画任务,如,让学生绘制自己的卧室,让学生课前观察自己房间内家具的颜色,之后将这些画出来。除此之外,大自然也是学生探索色彩的一个重要途径,各个季节、颜色都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大自然的造化之力。在色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他们带入到大自然中,让他们的探寻,提升他们在色彩方面的感知能力。

(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的思想还不够成熟,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当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法,例如,在学习《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色彩搭配的小游戏,让学生能够明确各种色彩间的不同。在游戏中,教师要进行观察,结合学生的问题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感受色彩间的关系,掌握色彩间的不同,进而感受色彩学习的运用作用,积极的学习色彩课程。再比如,在学习《色彩的明度》时,教师就可以开展色彩实验,让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色彩的明度变化规律,在实验中教师要让学生选择纯色纸张当做基底,在纸张上分别涂上黑色以及白色,让学生观察和感受纯色产生的明度变化。

(三)色彩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学生感知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色彩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学生色彩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注重对他们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如果教师采取灌输式教学方法,只是单纯的讲解理论知识,那么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教师能够对教学范围进行合理的拓展,积极的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认识以及感知色彩[2]。比如,在《风景写生》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离开教室,走进大自然写生,花、果实和树都有不同的颜色,且含义也存在差异,学生通过观察能够深入的体会色彩中包含的神奇力量,这可以有效的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能够让他们体会到色彩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色彩教育是小学美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美术教育有效开展的基础,美术的创作离不开色彩,色彩的运用会直接影响到绘画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以及观看者对画面想要传递思想的感受,所以,教师需要注重色彩教学,采取有效的措施,将教学和生活进行联系,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感知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色彩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学生的多方面能力进行培养,促进色彩教学效果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