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民
(河北省永清县里澜城镇中学,河北 永清 065600)
项目教学法(Project-Based Learning)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是对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较密切、知识拓展空间比较大的物理问题的综合探究过程。它是以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情境认知理论等为基础,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自我建构,注重知识的内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
学生通过自主进行项目设计,主动灵活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主动掌握和运用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过程,应用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项目作品的展示又能提高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各版本物理教材中素材的选取都体现了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栏目的设置既贴近生活又富有时代气息,为项目选择提供丰富来源。如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材中有一个“科学世界”栏目,向学生介绍了超声波测距的原理。以此为来源,设置项目“超声波测距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在亲自探究过程中体会物理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项目教学法步骤:项目导入、项目设计、项目实施和项目展示。项目导入是教师为学生创建项目学习的情境,采用开放性的问题、有争议性的话题或跨学科内容等作为项目素材。组织学生通过讨论后,明确项目目标和研究重点。项目设计是学生根据项目研究目标及重点,所设计的项目实施方法和步骤,包括调研内容、研究或实验方案、时间分配、成员分工等。项目实施前,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收集和整理信息。项目实施是根据项目计划的执行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项目监管工作,可由教师或小组组长监管和控制项目进程,及时发现学生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项目展示采取作品展示、实验报告、演讲讲座、情景剧等形式。根据初中物理教学内容的不同有针对性实施项目教学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实施策略:
将物理概念、规律和原理等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下面以“串联和并联电路”为例说明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
首先项目导入,根据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串并联电路中开关的控制作用,拓展到生活中的哪些电路应用了串并联的原理?如何判断?主要从家庭照明电路、家用电器电路、楼道灯电路、路灯电路、马路边牌匾上的彩灯电路、电冰箱中压缩机和照明电路等入手,探究它们如何应用的串并联原理?由此引出项目主题。其次项目设计,指导学生查找资料,探究实际应用中的电路原理,自主设计研究方案、画出对应电路的原理图,设计实施步骤及任务、成员分工、时间安排。再次进行项目实施,学生根据项目设计方案,利用现有的实验器材进行模拟实际电路组装,并反复调试,达到应用效果。最后项目展示,各小组展示项目研究成果,对项目设计思路、实物电路及应用进行讲解,主要突出创新点。如果没有实物条件也可以以PPT的形式讲解设计原理及应用方法。
对于某些章节或教材中部分STS的内容,通常应用性和可拓展的空间较大,例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这章,虽然学生对其中原理还不能做到透彻的理解,但是可以通过项目研究使学生对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开发、能源的利用,以及能源利用与环保的关系产生感性认识。
首先项目导入,针对能源种类、能源利用与环保,结合当今社会热门话题“雾霾”“低碳环保”等,主要从“能源危机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太阳能的应用”、“新能源的开发”等方面入手,引出项目主题,重在引导学生探究绿色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其次项目设计,指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调研、实地考察,自主设计研究方案。再次进行项目实施,找出现有能源使用过程保护环境的方法,找出利于环保的可行能源的开发。最后项目展示,学生以主题班会或演讲报告的形式将项目成果展示给大家,树立节能环保意识,亲自践行环保理念。
实践证明,具有综合实践活动特性的项目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是可行的,能促进师生间的和谐互动。既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又实现了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的理念。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中,激发兴趣、训练技能和发展能力。希望通过对项目教学法的不断研究和实践,能真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