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中生的数学创新能力

2019-12-17 21:15:54何宗志
魅力中国 2019年50期

何宗志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实验中学,贵州 六盘水 553000)

高中生的创新教育应该是贯穿整个学习生活中的,尤其是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创新能力显得更为重要。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只需要读一读、理解一下就能学好,数学这门学科更重要的是拥有自己对题目的理解,自己解题的思路,有创新的解题方法往往会使学生对学习数学增添一丝成就感,从而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果只是记忆老师讲解的解题思路,那么数学的学习是呆板的,是无趣的。

一、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的分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往往会受主观情绪的影响,如果学生在一个压抑,枯燥的环境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会大大降低,如果这时候老师命令式的让学生学习,很有可能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让学生厌烦学习。而如果学生在一个相对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学生的主观情绪得到愉悦,精神饱满,情绪高涨,这时候开展学习,学生会拥有一个活跃的思维,接受能力也会随之增强,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的的效率。所以说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而我们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时,也要选择一个适当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例如,在传统的数学课上,往往是老师先通过一道题来引出今天要学的数学公式,然后给学生演示如何用所学的数学公式来解决问题。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是在被动的接受知识,降低了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这样的教学违背了学生是课堂主体的教学观念,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会出现开小差走神等情况,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开展。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作为高中数学老师的我们要思考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创造一个活泼有序的教学氛围,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作为老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来培养创新能力。在学习“证明几何体”时,老师就可以先把几何体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分成小组,小组内讨论如何证明这个几何体。在学生回答出最常见的答案时,老师要学着适当引导学生,发散学生的思维,询问还有没有别的解决办法。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发挥大量的想象,做出大胆的设想,通过自己现有的知识去印证设想,从而提出多种多样的解决题目的方法。利用探究活动,从实际中培养学生的大胆想象,主动创新的能力,并通过所学知识,进而巩固新知识。在这样轻松愉悦的氛围里,既学习了新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这样才是一举两得的现代教学新理念。

二、数学老师自身创新意识的培养

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无论是思想上还是年龄上都是未成年,这个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形成十分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往往人云亦云,常常会模仿大人的行为。作为老师,我们可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所以我们更应该做好自己,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这样。如果作为老师的我们,都没有创新意识,只是将我们的老师传授给我们的解题方法再传授给学生,这样教育就得不到进步,每个时代都应该有自己时代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原封不动的照搬以往的教学方法,就可能会出现这种方法已经落伍,并不适用于现在的教学的情况。所以说作为数学老师,我们在学好基础的数学知识后,要对接下来要教给学生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且反复揣摩,创造出自己的理解和方法。然后再传授给学生。

老师要从传统教育的圈子里跳出来,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然不适合当今的教学理念,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才是当今教育的主流思想。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导者,老师只需要在旁边辅助引导学生学习即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不能是以往的单一的教学方法,而是要求教学方法要多元化,对学生的培养要因材施教,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发挥学生的特长,老师要不断给学生展示自己在解决问题时的创新思想,瞬间灵感,以及科学的想象,让学生学习如何运用瞬间的灵感来激发自己的创新思想,从而渐渐地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随之提高。

三、激发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

高中数学在所有的高中科目中应该是最枯燥乏味的一门课程,普遍存在学生对学习数学兴趣不高的现象,而这种现象的存在十分不利于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作为高中数学老师,我们要想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俗话说“要我学,不如我要学”,可见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是尤为重要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敲门砖。所以老师要充分利用数学的审美价值,来向学生们传递数学的重要性,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数学的魅力无处不在。例如,我们在学习了立体几何后,可以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哪些事物运用了立体几何的知识?又或者是利用立体几何的线条美,举办小型的设计图标大赛,每一个图标内都要有一个立体几何。通过这几个小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发明创造的兴趣,通过这种方式还可以让枯燥的学习增添一丝趣味,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在活动中发掘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点燃学生的创新激情。

四、结束语

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它需要所有老师坚持不懈的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乐趣,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不断引导学生大胆探索,从而渐渐地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