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福慧
(重庆市大足区实验小学,重庆 大足 402360)
众所周知,当前我国甚至是世界范围内教育的开展基本都是以班授制为主体,即通过学校这一组织形式,按照学生年龄的不同有针对性的编入不同的年级、班级中,从而在未来教学工作开展方面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在当前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所面临的一项核心任务就是如何全面地打造高质量的班级,包括高质量的教学氛围、高质量的教学模式、高质量的师生关系等等,总之让一个班级在整体教学过程中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状态。而从整个班级的架构来看,教师和学生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两大组成因素,教师担负着知识传输者的角色,而学生顾名思义就是知识的接受者,教与学的良心互动才能实现整个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尤其是在当前素质教育教学体制下,我们的日常教学更加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思维的互动,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输,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素养,就是要让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以教师为媒介,以知识为载体塑造起对应的道德素养和知识素养,从而成长为具备学科核心素养同时又具备团队协作、独立学习等各方面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所以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融洽的关系,打造高质量的班级尤为重要。
本文中我们所探究的是班主任工作的开展,结合上文所讲打造高质量的班级是教师团体和学生团体共同协作才能完成的,但是就团队都有“领头羊”一样,班级中各项事物的开展都要有一个核心任务进行教与学各方面的统筹,而班主任就是这一针对性的角色。作为班主任,通常担负着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两大项事物,学科教学和普通任课教师职责相同,班级管理则涉及到统筹整个班级的运营,包括学生管理、班级事务管理等等;另外还有师生关系的维护,充当学生和各学科教师之间的“桥梁”,从而保证班级教学秩序和教学进度的良好循环。所以对于学校教育来说,班主任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并且学生年级越低就会对班主任的依赖性越高,相对应的也就对班主任的要求越多。所以本文中我就聚焦于小学班主任工作展开探究,谈谈素质教育大背景下,我们应当如何开展班主任工作。
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最核心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成才”,所以作为班主任来说,我们在日常工作开展方面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做好学生的知识素养培养与工作。
首先,在知识教学方面,作为班主任,我们要通过自己所教授的学科为载体营造良好的知识学习氛围。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爱玩、淘气、自我约束力差等特点,所以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督促,需要有对应的学习氛围影响。那么在教学过程中,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先从自身做起,结合素质教育所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探究新的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一门学科为基点逐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力,进而塑造学生良好的知识学习习惯。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班主任还要做好各学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纽带”。对于单纯的任课教师来说,班主任和班级学生相处的时间相对较多,对于学生各方面的了解也就更为深入。同时在教师团队中,基于班级教学管理,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之间的互动也较为频繁,所以班主任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具有了解各方面的优势,所以也就起着对应的连接作用,如针对班级学生的情况,帮助任课教师分析学生情况,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同时在和学生沟通过程中,针对任课教师的建议获得更多的学科学习反馈,最终在增加教育学契合度方面发挥着“粘合剂”的作用,从整体上打造高效的班级运转模式。
除了教学方面,班主任区别于任课教师的明显一点就是班主任负责班级日常事物的管理。而在我看来,对于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管理来说,我们要注重两个方面,一个是“规矩”,另一个就是“赏罚”。
首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要针对班级学生特点制定明确的班级管理制度。因为小学生在是非对错的分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在言行方面也就缺乏标准。这就需要班主任一方面结合校规校训,以及日常道德要求制定对应的班级规则;另一方面还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给予学生规则制定的参与权,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出发对于班级日常事务的运行设定标准,从而规范学生行为。
其次,在班级管理方面,我们还要做到赏罚分明。规则制度的出现,本意是约束学生行为,保证学生安全,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不触犯规则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在制定班级规则过程中,我们就要针对性的设定奖惩制度,从而做到令行禁止,赏罚分明。让学生在接受惩罚中明确言行的标准,在接受奖励过程中获得正向的价值满足感,从而塑造学生的对应的道德观念、法制观念。
班主任基于班级管理和日常教学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角度,且关系相对于普通任课教师来说也会更为特殊,尤其是小学阶段,在我看来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亦师亦友。
首先,在班主任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们要营造长辈与晚辈之间的温馨关系。对于小学生来说,不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自理能力相对较弱,所以对于班主任的依赖心较重,那么作为班主任我们在和学生交流过程中要充当起“严父慈母”的角色,学习中严格要求,生活中细心关照,从而让学生心理具备爱戴与信任,进而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主动配合班主任工作。
其次,在班主任工作过程中,我们还要和学生形成伙伴关系,共同成长。在班级管理中,我们不仅要本着学生为主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具有参与权和发言权,更要一定程度上尊重学生的意见,倾听学生的建议,以平等的、互动的模式营造教学关系,从而让学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平等、尊重的思维,为学生未来学习和工作中的为人处世奠定基础。
总之,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中最小的“领导”,在整个班级有序运行中起着“核心齿轮”的作用。在当前素质教育教学大环境下,我们对于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不可避免的需要班主任对应性地进行日常工作方法和模式的创新,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小学乃至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育都能够有更大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