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地理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2019-12-17 21:15:54马楷
魅力中国 2019年50期

马楷

(贵州省桐梓县蟠龙高级中学,贵州 桐梓 563200)

地理区域认知能力是地理课程的四大核心能力之一,是高中学生学习地理课程的必备能力之一,其在区域地理的学习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地理教师需要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提高区域地理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区域认知能力。

一、有效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区域认知能力培养

高中地理课程中的需要学习并记忆知识点是非常多的。每个不同的区域都会有着不同的地理特征,比如地形的差异、气候的变化、植物的分布、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差异。而且区域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也会造成人文景观的差异,比如人口数量,人文风光,工商农贸等内容是非常繁多的。这样繁多的差异性知识点,对教师的课程讲解与学生的背诵记忆都有着很大的难度。在区域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起区域的知识的框架,这对优化教师的教学效果,降低学生的记忆难度都能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引导学生结合课程内容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自主地构建开放式的思维导图,这就给学生留有了足够的自由创新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地跟踪完善,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改革教学方法,注重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贵在参与、注重过程、强调方法”的教学理念,其变革设计到教育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其核心重点为转变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区域地理教学中问题具有明显的综合系统性特点,在区域地理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的探索能力非常重要。学生对于某个区域的认知过程参与亲身体验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在高中区域地理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创设情景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进行观察实践,并通过信息资料的收集与讨论等实践活动,亲自参与到高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认知与体验,从而促进地理知识的积累与区域认知能力的提高。比如,在进行区域经济发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建议学生积极地进行区域经济相关的资料与信息的查阅,了解该地区的资源与经济发展条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模拟区域工业布局选择。在教学实践开展过程中,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目标要求,设计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实践课程结束后,教师还应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课程内容的分析总结,从而更为高效地帮助学生建立区域认知体系。

三、学会比较区域差异,认识区域联系

地理课程研究的是地球的整体,是一个完整整体。地理区域之间虽存着很多的差异,但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相互联系。在区域地理的学习过程中学会比较区域之间的差异是非常适用且重要的学习方法。区域差异的分析最好方法是区域比较法。通过比较区域之间的相同点的分析,能够深层次地认识区域的共同特征;而通过区域之间的不同点的比较,则能加深认识区域的特殊性,对区域认知结构进行整合构建,使得认知结构更加的清晰化。在进行比较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相同之处进行联合记忆,也需要将不同之处进行对比,从而能够对区域之间的差异记性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而区域差异是区域相互联系的基础,只有了解了区域之间的差异,比如自然地理条件、人文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等,并通过比较区域间的差异来认识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从而明确区域间的差异性。如我国建设的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一系列的跨区域资源建设项目的建设,是基于区域差异性与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而展开的。因此,引导学生进行区域差异的比较,并认识区域内在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认识认知能力。

四、开展丰富的生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地理生活实践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观察、体会地理事物,以及地理事物、地理环境与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与环境观。地理新课程标准中非常重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学生在特定的生活实际情景中,以区域的视角,参与到区域发展条件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从而促进学生以区域的视角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中地理教师在地理授课过程中,结合地理课程教学目标,策划类似如社会模拟调查、户外考察等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以地理的视角,对教师布置的地理学习任务中的区域地理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与合作探究。教师也可以设置探究主体,让学生运用区域研究的方法探究某一区域中的地理现象。例如在学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课程时,可以让学生先进行相关资料与信息的收集,然后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实践调研,让学生实地考察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情况与区域的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让学会动态的认识生态环境建设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相互关系。使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调研,提前让学生做好资料收集和准备工作,以视频录像的形式记录下区域如何实现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与区域如何促进区域内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这样实践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