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作用

2019-12-17 21:15:54王露露
魅力中国 2019年50期

王露露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燕都九年一贯制学校,河北 保定 074200)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重中之重。但是由于年龄的关系,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比较不集中,对事物关注的时间相对短暂;特别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一时无法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因此,作为低年级的语文老师要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必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手段的研究。

一、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识字,提高识字质量

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图文并茂,直观形象,唤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易识易记,积极动脑,求知于被大大激发起来。每教一个字,笔画笔顺的电脑输入,通过大屏幕的演示,直观性强,学生容易接受,记忆深刻。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有助于设置语境,使一年级学生在语境中集中识字。如每课开始大屏幕快捷地出示韵文、儿歌、句群等是其它教学手段不能代替的。个体识字也不是孤零零进行的,都是在词、句、儿歌、韵文等语境中识字。如教“虫”字时,除屏幕上出现了基本词“小虫、虫子”等外,屏幕上又打出了有关“七星瓢虫”的谜语内容。我领学生一读而过,让学生猜一猜。教“鱼”字时,出示儿歌:“小鱼、小鱼真淘气,跳出水面吐泡泡。”学生很感兴趣,美美地读着,既巩固了所学的字,又训练了学生的语感。

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知识

在没有引入信息技术的时候,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主要是靠書本,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引进,计算机取代书本成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介质。以往的那种教师站在讲台上教,学生坐在下面听的教学模式被彻底颠覆了,改成学生与计算机之间的合作。例如:可设置一些课件,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计算机,以考核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情况。在检测过程中,学生能够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从而能够有目的地深入学习。在识字教学中,这种方法同样奏效,在计算机上,学生自己独立地学习生词,并且能够做好自我检测,从而有效地改变了学生在学习生字中的被动地位。

三、利用信息技术识字,帮助学生尽早学会识字的方法

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解决了识字教学中的重要的部分——形声字识字。如教“青、请、清、情、晴、睛”时,为了能更好地体现形声字偏旁表义的特点,制作课件时可把偏旁部分做成红色,然后让学生自己观察、讨论,这组字的相同处和不同处,以及怎样才能又快又好地记住这一组字。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很快就找出这组字的异同点,自己总结出记忆的方法:先记住基本字,根据偏旁(学生己掌握了常用偏旁的属性)记忆其它的字。逐渐地学生了解、理解了这一识字方法,对识字就会越来越感兴趣。形声字的特点就这样一点一点地被学生认识和掌握,并逐渐学会运用这一规律自己去识字。

四、对识记过程更优越

信息技术可以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声音或图像等各种方式呈现,所以,信息技术对汉字的加工对教学起到了显著的效果。首先,计算机以更准确的发音帮助孩子矫正读音,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既避免了读音的失误,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其次,在书写方面,信息技术可以将汉字的笔顺、结构以动态的形式展现出来,方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避免书写的误区,并锻炼学生的书写。另外,汉字文化博大精深,不同的汉字有不同的结构、不同的释义,而每个汉字之间也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教师们应主动建立汉字之间的联系,方便学生对汉字的意义有所了解。信息技术就能完美地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利用动画的形式,将汉字与图片结合起来,并通过偏旁的不断变化来建立多个汉字之间的联系,方便学生的理解记忆,也为区分相似汉字提供帮助。

五、激发了学习兴趣

由于低年级的学生自制能力比较差,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主动地吸引孩子注意力,保证上课质量。信息技术的引用,以图像、声音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吸引力,主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地完成学习目标,在兴趣与任务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制力。

六、对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在教师的业务水平中,示范技能这部分对于教学很主要,教师的识字教学的效果直接受其示范技能的影响,示范技能低将严重影响识字教学效果。又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模仿力较强,思想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而教师作为课堂学习的主导者,其言行举止极易被学生模仿,在识字课堂上,教师不正确的口音等,都极易影响学生对生字的学习。在现阶段,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着师范技能水平不高等现象,如教师粉笔字写得不规整,普通话说得不标准,而这两点在识字教学中很重要。如果采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很好地避免这两方面的弊端,对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总而言之,把信息技术手段用在低年级语文识字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快捷方法,它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使枯燥无味的识字教学变得形象生动高效,这也是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