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新然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燕都九年一贯制学校,河北 保定 074200)
“核心素养”是一个范畴非常广泛的概念。就语文而言,它应该包括人文素养、教育素养、科学素养、创新素养、信息素养、美学素养、实践素养。可见语文教师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一节高效的,充满智慧的语文课,它所承载的功能应该也是全方位的。它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了多少语文知识,而更多的是育人和各种能力的提升,当然语文的传承性也是语文教学的所承载的主体。那么,如何基于核心素养,构建小学语文智慧课堂?让语文课堂似甘甜的清泉,滋润学生的心田……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始终把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当成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自主学习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载体。一个人能否成长为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个体,其基础和关键在于是否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首先应该放在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好多学生不喜欢学习语文,归其原因是不会学习,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无论是预习,课堂学习,还是课后归纳,都显示着我们是否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给予学习方法的引导,会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只要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一定会有所提高。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的课堂就不再是死气沉沉的,就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堂上随时都会充满智慧。另外,一节好的语文课,能否是充满智慧,充满活力的,我们必须将课堂和生活联系起来。生活是一本没有页码的语文教科书,将这一突破口找到了,自我地位也就会在自主学习中找到。这样,我们就会真正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主人。
语文素养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它不仅仅是一种技能,而是一种综合个人各种能力的素养。书读得多了,我们自然而然就会变得聪明起来,我们的智慧,我们的灵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调动。在课堂上如果遇到各种问题,我们不是束手无策,而是迎刃而解。所以,引领学生热爱读书,是实现语文素养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实现智慧课堂的关键所在。一节充满智慧,充满活力的语文课,需要具备丰富文化内涵的我们来做支柱。因此,引领学生做读书人,是构建智慧课堂的关键。
引领学生做读书人,首先,我们教师首先是一个读书人。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把每一个学生领进书籍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所以,只要我们教师自身热爱读书,长期坚持有目的有计划地读书,我们自身也会变得聪明而富于智慧,相信我们对书的热爱,我们丰厚的文化底蕴也会耳濡目染地影响到我们的学生。其次,引领学生做读书人,我们还要指导学生正确地读书,教会他们读书的方法。引导他们怎样读,读什么,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将读书提升到一个很高的地位。读书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这样我们才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去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我们的课堂也会是具有活力的、充满智慧的课堂。
基于核心素养,多措并举,是构建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的保障。
当下,诸如“优教通”“畅言通”“希沃白板”等各种网络教学手段在我们的课堂上纷纭而至。这些教学手段的应用,克服了传统教学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步入主题慢的困难。各种多媒体手段的应用,不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为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起到了引领和指导作用,我们的教师在课堂上所起的作用也只是参与和点拨的作用,这样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灵感和智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也就会得到充分的施展。可见,课堂上多媒体手段的应用,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智慧,富有生机活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们的孩子对于飞速发展的高科技的应用是神奇的,但是,对于历史岁月却是有隔膜的。当我们学习与我们的生活相距较远的题材时,我们不能仅凭借讲述来让学生理解,而是需要引入更多的辅助资源,来帮助我们对比学习。让学生与现实的人和事比,与电视中的场景比,与相同题材的课文比,还可课外搜集资料等。在辅助资源的帮助下,历史的岁月不再让我们感到遥远。拉近历史与生活的距离,我们感悟学习,自主体验。这样我们的课堂不会死气沉沉,而是充满智慧,充满生机活力。
总之,基于核心素养,我们的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各种方式手段,各种资源,开展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灵感,构建充满智慧的课堂,让我们的智慧课堂似甘甜的清泉,滋润学生的心田。也让我们的孩子真正成长为一个个具有丰富文化素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