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勇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教育局,吉林 长春 130500)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而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互动过程。有再好的教材,再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不愿意学习,也不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也会变得很乏味。初中思品课理论性强,相对比较枯燥。视频资源的突出特点就是直观、形象和真实,而且从中可以获得很大的信息量,这是其它教学资源所不具备的优势。我在所带的两个九年级班设计了以下常用的教学资源,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1)文本资源如图书(包括教材)、照片、图表等;(2)音像资源:电影、电视节目录像等;(3)实物资源: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自然和人文景观等。在这些能够引入政治课堂的教学资源中,90%以上的学生对视频资源最感兴趣。但引入的视频资源要贴近学生生活。
带九年级课的教师,首先要把握本门学科整个学段的教材。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高屋建瓴,从整个学段的高度来引领学生进行综合复习。中考思品试题考试范围包括七年级一个单元,八年级上、下册和九年级全册的内容。教师要把本学科整个学段的教材全部拿到手,对照课程标准、中考说明认真地研读,牢记教材知识结构体系,这样才能选出与教材重难点知识结合紧密,感染力强,能够使学生产生共鸣的辅助视频。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不仅要熟悉和掌握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实际操作技能,能够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学会和掌握视频下载和视频转换的软件使用方法。如果在课堂上临时调用网络资源,不仅受网速的影响,而且有的视频还带有广告,节目概要等内容,会耗费课堂时间,同时还要利用格式工厂等软件转换成wmv等能直接插入课件不需要编程调用视频的格式,如果视频过长,还需要把它剪切成10分钟左右的视频,满足课堂教学内容需要,提高教学效率。
政治总是与当前国内外的形势分不开,离开时事谈政治没有太大的意义。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使书本知识同当前的时事有机结合起来,适当选取一些时政材料,让学生关心时事,做到既不冲淡主题又强化育人意识,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去分析思考社会话题。
将全班学生分成八个小组,每个小组只能设计一个问题,然后选派一名同学到黑板上写出讨论的问题题目。每个小组的问题不能重复,以先写的题目为准,后写的且题目重复的小组要重新讨论。并告诉学生自己小组设计的问题要准备好答案,经老师对设计的问题进行评判后,可以请其它组的同学起来回答自己小组设计的问题,还要对其它同学的答案作出评价。
思维一般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当代美国哲学家波普尔认为:“一切科学讨论从问题开始。”没有问题或无效的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理论,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如何有效地设计问题,教师怎样用好设计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恰当地运用设计的有效问题,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为学生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
学生课堂设计问题如果找不准切入口,就会犯无的放矢、漫无目标的毛病,导致拖堂,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开始接触这一教学模式时就存在很多不足,如设计的问题过多,问题太大、太空;难度失调,内容偏离主题,题目和答案表达不清等无效的问题。那么如何增强学生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提高学生课堂问题设计的质量。我告诉学生针对视频教学资源设计问题通常采用的方法:要进行“两联”“三析”。“两联”就是联系教材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三析”,一是事件分析,二是原因分析,三是对于学生自己的启示和做法分析。总体上概括为三种题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在课件的制作上采用了“超链接”方法,使用“返回式”结构设计,在每个题目的后面了预设三种材料资源,一是视频的具体事件;二是要在每个题目的后面预设中考真题,特别是本地的中考真题,用来让学生熟悉中考题型及设问方式,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三是每个题目要预设答案,在学生无法完整地归纳时展示出来,供学生参考。
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应不断加厚自身的底蕴,不断的锤炼、提高课堂驾驭和应变能力,让初中思品课堂充满智慧和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