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官发
(重庆市巫山县大昌小学,重庆 404700)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当中,学校和家长的目的是相同的,也就是帮助学生学习上取得一个优异成绩的同时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学生在学校更多的学习到的是知识内容,以及同学间的人际交往,但是家长带给学生更多的是对于学生本身思想观念上的影响,比如说学生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等等。家长自身的所作所为以及品质道德基本上都是家长的言传身教,因此,家长的作用不应该被低估,学生想要健康的成长,离不开家长和学校方面的共同作用。以下,是笔者对于家校合作模式的探究。
学生在心理上对于学校知识当作一个学习的地方,在学校里,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包括学生成长道路上所要形成的美德进行学习,但是,很明显,这些教育有纸上谈兵的嫌疑,也就是说,学生真正感受到的深刻的影响更多的还是来自家长的言传身教。
家长的教育观念更多的听说以及实践,很多家长都是第一次成为家长,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在这个家长的角色上会遇到很多没有见过或者是难以解决的困难,因此需要有一个具体的指导,帮助他们尽快的适应家长的角色,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真正意义上要面临教育上的要求,同时家长也要肩负很多的责任,学校要考虑到这一点,给家长一些专业性质的帮助。
很多优秀的专家在这一方面具有很多的方法和极其专业的素养,所以,学校可以邀请一些专家开展讲座,帮助他们成为优秀的家长。比如说,教育专家可以以“培养学生从培养他们优秀的习惯开始”“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赢家”等等为主题的讲座,帮助家长解答培养学生的疑问。通常,接受专业教育的家长会在培养学生的道路上收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能够取得实际效果的家长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对此,学校可以举办家长学校,帮助家长跟随学生成长的轨迹,尽快的适应家长角色。同时,学校在举办的过程当中要积极的结合实际,将帮助的内容真正的落实,与实际相结合,而不是让教育变成水中月、镜中花。
比如说,在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刚进入校园的时候,学校就可以开展对于家长的教育培养了。具体的内容可以是让家长尽快的熟悉学校的规章制度、学生的普遍习惯等等。这些都是小学生成长初期家长需要了解的内容,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风素质。并且,很明显,如果单单只靠学校单方面对学生进行要求,是根本起不到作用的,所以家长也要在这方面献出自己的努力。通过学习,家长能够从家庭的方面积极的配合学校的要求,从而使得学生对于遵守规章制度有更加明显的体会。
学校开展家长学校这个活动,更多的希望家长在了解到相关的教育知识后,能够帮助学校一起对学生进行教育,以此帮助学生健康的成长,家长要和学校形成统一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尽量的和学校统一教育战线。
要想科学的培养学生,和家长进行科学的教育,就必须依据科学的教育方法。但是很多学生的个性不尽相同,他们的家庭也不尽相同,所以,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并不是随随便便就适用所有的方法的,对此,学校应该及时的开展一些研究,针对不同的问题找出不同的解决方式,以科研的严谨态度去对待这类问题。
但是,家长的教育方法虽然可能不尽相同,但是他们培养学生的目标还是大致相同的,对于学生的培养是综合的,全面的,比如说养成良好的习惯,即诚实守信,耐心听讲,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要有礼貌等等。学生在家长和学校的培养下也要注意遵守一些规定和守则,比如说养成按时的规则而不迟到,上课专心听讲等等。
学校虽然说在家校交流共同方面非常富有经验,但是,每一个家庭都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家长对于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学生所适应的教学教育的方式的了解可能会更多,所以,学校也要尽量的去尊重家长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学校和家长的合作探究,帮助学生可以更好的成长。
家长对于参与家校活动的主动性和被动性不尽相同,但是,产生的效果却是存在很大的差异,家长被动的参与学校举办的家校活动中,不仅起不到学校本来的目的,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反而还会造成家长的反感。但是家长积极的参与到活动当中就能够使得活动课程进行的更加的容易一些。
为了尽量的改变这一方面家长的被动性,学校可以改变一些家校互动的方式。比如说可以把家长请到学校中,变被动指导为主动交流,举办讲座,家长学校共同授课,召开校班级家长会等等,共同制定目标和计划。
总而言之,学校如果可以和家长达成一致,和家长共同努力,学生一定会更加健康的成长。所以,在小学这个初始阶段的教育中,一定要注重家校互动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