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颖莉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互联网+”教育目前己经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也是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教育理念、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大环境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互联网思维,充分有效地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自十八大以来,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加强了对思政教育的关注,“互联网+”更是丰富了教育的形式和手段,职业院校创新思政网络育人模式研究成为重要交汇点。
把网络育人模式应用于“基础课”教学,其核心内容就是利用网络的丰富性、交互性、便捷性和即时性特点,为“基础课”课堂教学和课下辅助教学服务,发挥网络优势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一)理论支撑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还指出,高校要深入学习贯彻这一重要精神,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进话语表达方式、善用高新技术手段,努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为创新思政“基础课”内容及形式,对思政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
(二)实践准备
创新网络育人模式,思政课改革的核心抓手是课程内容与学情相联系,而网络育人模式建设的核心力量是学情下的专业思政。因此,以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为依托,以专业思政的校本化教学为目标,深化高职高专“基础课”专题教学,将“基础课”教学与学生专业相融合,以本校学生为目标群体,从学生需要出发组织课程内容资料,专业思政是基础课内容创新努力的方向。从吸引学生提升亲和力的角度改善基础课教学形式,微课、MOOC、SPOC等网络教学手段与传统课程融合是基础课创新的重要形式。“基础课”为寻求专业思政新形式,积极探索SCL式思政微课、MOOC、SPOC。
进入信息化时代,网络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走进我们的生活。与其他媒体相比,网络具有明显的丰富、生动、快捷和便利等优点已经成为无可争辩的事实。网络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导向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对热衷网络的大学生影响不可低估,充分有效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己成大势所趋。
(一)构建校园网络思政平台
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媒体优势,对网络上即时传递的海量信息进行筛选,提取其中有利于“基础课”教学的良性信息,分类上传校园网络思政平台供教师备课使用,教师把上课需要的内容嫁接到自己的学习通或云班课上,利用手机APP功能不仅可以直接为课堂教学服务,更有利于实现“基础课”课堂教学的与时俱进。网络为丰富我们的“基础课”课堂教学,达到网络育人目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二)细化完善网络教学素材
微课是未来网络教育的重要形式,我们通过微课视频的录制,与传统教学结合在“基础课”课堂上应用,再通过对与传统课程结合的微课分级,把微课细化为预习型微课,课中课型微课,复习巩固型微课对在校学生的“基础课”加以辅助,丰富和深化了“基础课”课堂教学内容,使“基础课”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而有亲和力。实践证明,在课堂上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教学效果大大提升。
(三)建设专业思政网络资源库
通过与专业结合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完善专业思政的网络课程和传统教学结合,通过教学对比与教学反馈形成经验化成果。除细化分级的微课外,把制作的科普型微课实现SCL教学转化。另外MOOC的专业思政SPOC化,就是把MOOC转化为小众化的专业思政SPOC,从而实现PASCL网络教学新格局,推进建设专业思政网络资源库,让学生在课堂上利用网络随时接收最新的资源信息,提升教学效果。
网络为课前布置任务、发布信息,课后深入辅导、答疑解惑提供便利,为课下与学生进行即时交流沟通开辟自由空间。
(一)利用学习通或云班课实现课下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又具体的教学服务,发布教学资料、助学课件、电子教案等供学生浏览参考;收发、批改电子作业;布置课下学习任务、实践活动;发放调查问卷反馈教学实效;发布线上考试检测学习效果;征求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等等。克服了基础课内容多课时少教学时间紧张的弊病,课上安排不了的任务可以通过学习通或云班课课下进行,延伸了课堂扩展了空间。教师每学期开学初设置好班课,学生通过邀请码进入,一部手机教师就可以监控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任务完成情况,并给予及时提醒和即时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基础课”的积极性和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运用网络的能力,达到网络育人的目的。
(二)利用微信、QQ等工具或在校园网及本地信息港上建立“心理咨询”,“师生交流”等专门的交流平台,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进行即时互动式网上交流。这种方式非常适合教师与学生进行课下深层的思想沟通。我们采取的办法是,任课的“基础课”教师都会给自己的学生提供一个网上交流的联系方式,约定在线时间,不受空间限制畅所欲言。这样不仅有利于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比面对面交流更易于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也便于更好地解决学生思想认识中深层次的问题,实现网络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