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娟
(河南工业技师学院,河南 郑州 455000)
体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课程,是我国教育部重点关注的重要学科。为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升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我国颁发了有关体育类的政策法规,让大学体育教学效率得以优化,给学生传授相应的体育技能,并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相较于其他课程,体育课程具有其独特之处,体育课堂教学时间和体育课堂教学定量评价具有一定关联。为此,在体育课目的测量中,体育课堂教学时间是其中重要组成要素。一节完整的体育课堂应包括以下环节: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放松休息等。纵观高校体育课堂教学时间划分情况,学生练习的时间占据课堂教学时间的一半以上,教师指导的时间为百分之十五到二十之间,学生休息的时间占据百分之十二到二十。这种时间划分模式尽可作为参考,在具体实施环节需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大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任务的指导下,依据教学内容、教学场地、学生体育能力等要素,优化体育课堂时间划分,展现体育课程时间管理的积极作用。
企业生产中,通常用平衡率这一量化指标来评价一条流水线平衡性的高低,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企业设备的利用率,并限制着生产线生产能力的提高生产线平衡率越高,生产线的整体工作效率就越高。以某校网球课为例,将每个课堂动作类比为生产线上的每个工序,通过计算动作饱和度和整节课的平衡率,找出当前课堂时间利用率低的原因,提出改善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时间。
该校体育课的授课时间为90分钟,以教师活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时器记录每个动作作业时间,测定的动作作业时间及作业饱和度每个动作的作业时间占节拍的比值,用来衡量每个动作时间的利用情况。
根据平衡率的计算公式:平衡率=各动作作业时间合计/(最长作业时间* 总工序数)*100%,求得该节网球课的平衡率为:平衡率=90/(9*23)*100%=43.48%
可知,目前该网球课存在着课堂时间规划不合理,课堂动作作业时间饱和度不高以及课堂效率低的问题。针对课堂存在的问题,现采用工业工程中ECRS合并、简化原则进行改善,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通过生产线平衡的理论、方法得到改善后的该高校网球课堂动作作业时间以及作业饱和度,根据平衡率的计算公式求得优化后该节网球课的平衡率为:平衡率=90/(15*9)*100%=66.67%
经过改善,作业饱和度、课堂平衡率明显提高,意味着课堂教学时间利用率得到了提升。
体育课堂时间管理,必须以国家对体育课堂时间的规定为前提。依据我国规定,大学体育是高等教育中的必修课程之一,是我国教育部重点建设的重要学科之一。在开展大学体育课堂时间管理时,要以我国教育总目标为基础,让我国体育政策得以落实,朝着体育强国的目标发展,让全民身体素质得以增强,以有效应对当前青少年身体素质降低的现状,充分发挥体育强身健体的价值。教育部多次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推进体育课程政策深化改革及逐步完善。在大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教学时间管理,在我国相关政策法规的指导下,让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及质量得以提升,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时间配置,推进体育教学模式创新,并丰富体育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
提高生产率,减少浪费,实现成本的最低化、效益的最大化是精益生产管理思想的最终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就是要关注仅有的上课时间的效益。例如网球课,教师应在课前准备好课堂突发情况预案,在上课时规范课堂秩序并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将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带到不同的场地进行练习,尽量避免发生因学生受伤而影响正常教学进度的情况。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形式,依据本学办学实力及办学特色,贯彻因校制宜、因地制宜的原则,在体育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基于国家、学校、课堂这三个维度制定体育课程教学标准,避免采取单一笼统的体育教学模式。高校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可以以当地实际情况为基础,开展具有当地特色的体育教学项目,让当地体育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并展现当地特色体育项目的价值。为此,当地政府部门及学校主管部门要在综合分析相关要素后,制定具有指导性的大学体育教学文件。
从体育课堂教学的角度来说,开展大学体育教学时间管理的主体为体育教师。每一个体育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学习能力,科学分配教学时间,让有限的教学时间得到优化配置,避免大量的时间被浪费及损耗。为调动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积极性,教师要增进与学生的交流沟通,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从而促进大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要想优化大学体育课堂时间管理,需要师生共同的努力,教师要拓展和优化体育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并让学生拥有自主选择刚兴起体育运动项目,管理好教学时间是师生共同的目标,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才能高效的被学生接受,也能使学生对体育课堂产生兴趣,喜欢体育运动项目。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节约教学时间,促进教学任务保质保量的完成。
体育课程在教学时间管理及教学内容创新上有待改进,体育课堂教学形式未能依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进行调整,未能将因校制宜的原则落实到体育课程开发中,且课堂教学的实践利用率有待提升,未能优化体育课程时间管理,使得体育教学效率大打折扣,不利于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为此,体育教学要在国家相关体育政策的指导下,科学规划体育课堂时间,调动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积极性,优化时间配置,让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