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2019-12-17 21:15:54王春艳
魅力中国 2019年50期

王春艳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大林镇实验学校,内蒙古 通辽 028000)

语文,不仅是一门国语,也是一种语言艺术。而阅读又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环节,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学生受益终身。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词汇,认知语言,学习语言,让学生们通过阅读去拓展视野、创造思维、积极思考。由于小学时期学生年龄偏小,自制力较弱,不能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这就需要老师加以引导,创新生动有趣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自主学习,提高语文知识教学效果,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质。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评价体系不完善,缺乏课程目标的针对性

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学校还没有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致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老师完全按照教学课标,没有从学生本身出发,制定合情合理的阅读体系。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自身心智还不健全,老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制定有效的课程目标,完善评价体系,从而培养小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模式单调,阅读索然无味

语文课堂上阅读时间占比非常少。首先,课上阅读形式多以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的形式,学生是读下来了,但是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学生感觉枯燥无趣。其次,多数老师把阅读安排成学生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自行朗读,这就不利于老师对学生的督导,不利于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三)自主学习力弱,缺乏阅读兴趣

由于小学时期的学生年龄较小,玩心较重,对学习方面有着抵触心理。这就要求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加以引导,给学生规划正确的学习方向。小学时期的学生性情不稳定,喜欢无拘无束,对外界充满好奇心,对课堂上的学习没有兴趣,不能进入阅读状态。

二、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完善评价体系

学校要给老师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让老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目标细分到每周及每个月,将阅读课程进行专业化、细致化。老师要让学生们做到读一篇懂一篇,而不是囫囵吞枣式学习,读了很多,但没有任何词汇的积累,在以后的写作中得不到合理的运用。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阅读比赛,让学生积极参与,而老师要认真对待阅读比赛的内容,对比赛及时的作出公平公正的审核,并制定相关的奖励措施。

(二)丰富课堂阅读教学的方式

在新课改的推进下,老师们越来越注重教学的多样化和新颖化,老师们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转变教学方式,集中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们对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们自主的学习语文知识。老师可以根据阅读的文章,制作一些色彩鲜明的图片,让学生看图读书,这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能让学生了解到作者写作时的心情和文章的主旨,这样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对词汇的积累量,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发挥学生的课堂主导地位

老师为了尽快完成授课任务,在课堂中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少之又少,简单的你问我答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的教学方式。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占据了课堂的主导地位,老师多以领读方式进行阅读,学生只是照葫芦画瓢,根本不能理解阅读的真正含义。这就要求老师对教学模式推陈出新,新模式新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使学生们占据课堂的主导位置。老师要改变教学观念,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围绕着学生们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们主动在课堂上发言,和老师进行顺畅的交流和沟通,找到学生们认可的阅读教学方式,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语文阅读不要局限于课堂之上,老师要引导学生把阅读延伸到课外,这是增加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多读书读好书,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词汇量,提升学生的自身素养,增强学生的语言功底,让学生在写作中更加的得心应手。例如,在学习《春天来了》这一课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在自然中去阅读这篇文章,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文章的美妙之处;之后,让学生根据文章的比喻和拟人的描写,用同样的方法写一篇文章,老师要细心点评。这样不仅将课堂阅读教学有效的延伸到了课外,还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结束语:汉语文字博大精深,学习从阅读识字开始,阅读教学是语文学习的核心。老师要从小学阶段语文阅读识字教学开始抓起,摒弃陈旧教学模式,开创新的教学思路,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是小学在新时代下必须完成的任务,这就需要老师和学生的高度配合。因此,小学语文老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根据小学生的特性合理的开展教学活动,丰富语文课堂教学方式,为小学生更好地接受语文学习,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