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星 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存在发展的精神根源。幼师不仅是积极践行文化自信的参与者,而且是传播文化知识及教育引导下一代逐步形成文化自信人格的推动者。然而,当前,幼师在美术教育方面的能力与高度文化自信的目标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笔者基于文化要素对幼师美术教育的现实影响,针对当前幼师美术教育存在的单个主体担当意识不足、美术学科知识技能单薄、内外文化借鉴创新不足三个特征,指出了全面提升幼师美术教育能力的三条现实路径:强化德育功能培塑担当精神,聚焦现实需求夯实基本技能,合理借鉴吸收实现创新发展。
文化是指精神生产行为和精神现象。美术属于艺术范畴,通过绘画、雕刻等技法等物质的形式体现人们的思想和精神等。美术基于自身的专业性,凝练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体现在提升个体审美能力、传递社会主流思想形态、激发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社会责任担当等方面。但当前,部分幼师学生对美术教育和文化的概念缺乏整体性认识,没有将美术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将美术置于文化的范畴中,表现为把美术当成副课,用带孩子代替了教育和引导孩子,体现了基于概念不清、社会责任不明而产生的主体的社会担当意识不足的问题。
幼师美术教育涉及范围广泛多样,是一门综合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包含造型、审美、美术基础理论和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知识,以及绘画、剪纸、泥塑等专业技能运用。但是就当前的情况看,幼师专业的学生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学科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基础主干课程理解不深刻,在实际运用上还有一定差距。同时,虽然社会对幼师和幼儿的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但视美术为副课的窘境尚未改变。此外,幼师美术课程所学内容多、分配课时少,造成学生在知识技能掌握上更显吃力。
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推进,加速了文化的交流互鉴。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幼师培养的国际化程度不高,尤其是西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幼师国际化培养还没有被纳入相应的议程中,幼师院校中几乎没有教师赴境外研修访问和学生互换访学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教师和学生的眼界与思维。同时,受当地文化艺术场馆条件的限制和领导层的办学理念影响,借助社会资源提升教师和幼师学生的文化水平的设想很难实现。可以说,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幼师教育在赴外留学互访、院校间文化交流、理念成果创新方面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教育即教化育人,其中,德育是基础。幼师院校要始终将德育放在首位,第一,要澄清幼师的社会定位和存在的社会意义,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帮助幼师学生懂得幼师岗位的重要性帮助学生纠正个人认识上的误区。第二,要通过德育系列课程、社会名人进校园、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形式,逐步引导幼师学生热爱幼教事业,在校勤奋学习、在岗踏实肯干,主动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
第一,教师要立足课堂讲授抓好理论学习,帮助学生打破“理论无用”的惯性思维,将主要精力放在课堂学习上,学好绘画、设计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为自身美术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学生要利用画室指导抓好技能训练。画室、创作室为个人构思想法转化为载有文化内涵的实物形态的专门场所,学生应当用好该平台,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训练,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实现自己能力的提升。第三,学生要依托定点实习抓好综合运用。学生要充分利用幼儿园实习的机会,立足不同的实践岗位,加强校内所学向岗位需要的学习成果转化。
第一,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本级要统筹发力,积极为幼师专业学生美术教育能力提升搭建平台,形成区域教学联盟,实现各方优势资源共享。第二,积极推进东西部地区大学与幼师学院、幼师学院之间的交流互动,加强美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更新教育理念,借鉴发达地区优势资源成果。第三,深度拓展“互联网+教育”,通过互联网和MOOC平台,为幼师美术教育提供新途径。第四,借鉴吸收发达国家美术教育理念和最新经验成果,创新美术学习思路和方法,实现他国或他人美术教育经验的区域化和本土化,并立足岗位实际总结经验和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