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念下的美术鉴赏教学研究

2019-12-17 21:15:54马勇
魅力中国 2019年50期

马勇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施介小学,内蒙古 通辽 028000)

美术鉴赏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鉴赏能力,进而不断的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文化课上,并没有注重学生的美术鉴赏教学,所以一直到现在为止我国现阶段的美术鉴赏教学还属于初级阶段,而且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学生的美术鉴赏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潜能。因此,为了转变这种教学现状,就需要教师不断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一、传统中学美术鉴赏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在对传统美术鉴赏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过程中需要从两个方面来重点阐述:第一个方面就是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缺乏趣味性;第二个方面就是传统美术课堂中鉴赏方式缺乏多样性。

(一)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缺乏趣味性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调,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一直以来都是传统教学方法所缺少的一点。在传统美术鉴赏教学中,很多教师主要采用的教学方式就是针对作品一味的讲解,同时还会涉及到作品取得的主要成就,但是,这些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单调的,所以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美术课堂的趣味性。

(二)传统美术课堂中鉴赏方式缺乏多样性

在传统的美术鉴赏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缺乏多样化的特点,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常会给学生设置一定的范围,让学生无法多角度、多方面地对一幅美术作品进行鉴赏。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无法全面的表达自己观点,所以,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新课改理念下美术课堂中采用的新型鉴赏教学方法

在对新课改理念下美术课堂中采用的新型鉴赏教学方法进行深入分析的过程中需要从几个方面来进行重点阐述:第一个方面就是带领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和理解;第二个方面就是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因材施教的模式。

(一)带领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和理解

在实际的研究中发现,美术鉴赏能力主要就是考查学生对一幅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每一个幅绘画作品都有自己的寓意,所以学生在欣赏作品的时候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感受。教师在美术课堂中就需要教会学生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对作品进行理解,进而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很多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都只是单一的为学生讲解一些美术知识,同时还会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来进行绘画,但是学生一味的听从教师的讲解而自己并没有对作品进行思考,以至于很多学生都会感受到美术课堂的单调、无聊。因此,现阶段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转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多欣赏作品,然后根据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意境来做出自己的表述。鼓励学生通过描述、表演等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1]。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来进行查询作品的相关信息。这种查找的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有用的,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好这些作品。

(二)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因材施教的模式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现阶段我国教育部门更加提倡因材施教,将合适的教学方式放在合适的学生身上,尽可能的避免学生学习超过其承受范围的知识。因为学生的成长环境以及学习环境存在着不同,所以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看法也存在着差距。对于一幅作品而言,学生的思考对象、思考重点都存在着不同,所以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是非常不容易培养的。这与学生的教育环境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2]。因此,在对学生传授美术鉴赏知识时,教师要注重自身使用的语言,不要用一些学生不能理解的专业术语来进行教育学生。在教学中需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教师也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探讨,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对作品进行鉴赏。在小组鉴赏的过程中可以让鉴赏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从而激起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仅仅可以提高所有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学校都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美术课堂中的鉴赏能力。因此,在现阶段的美术教学中,教师要不断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通过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还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美术教师应当自主的剔除教学中的一些不恰当的教学方式,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让学生可以在未来成为合格的新世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