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措施

2019-12-17 21:15:54张娟
魅力中国 2019年50期

张娟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伏龙泉镇中学,吉林 长春 130213)

为了更好地给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注意多方位思考,给学生创设出一个开放式的学习模式,经过多方面的质疑思辨,找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然后再指引学生学习。对于高中语文的探究性教学来说,原则上要让学生懂得如何反复斟酌文章中的语言、领悟文章中的主旨、欣赏文章中的艺术美。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质疑

教师们如果想提升学生对探究性学习的热爱程度,就要学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置的问题一定要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好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在思考、探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展现自己活跃的一面。我们也可以运用不同的问题创设不同的情景,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进行探究性教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融入问题中去。作为教师,要拥有一双慧眼,懂得识别学生并科学的引导学生。另外教师还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形成爱思考、爱提问、爱质疑的好习惯。

学会质疑有利于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由局限到全方位的转变。质疑主要包括设置疑问、设置反问两个方面:

(一)设置疑问:多问几个为什么。如,在《荷塘月色》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第4—6节对荷塘月色美景的描写,提出“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的问题,将学生思维集中到课文主题上。

(二)设置反问: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更能引起学生的思考。

二、利用诗歌意蕴,激励自主探究

探究性学习,主要是让学生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学习模式,也就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探究性学习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育现状。自主探究性学习方式是目前较为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利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教会学生通过语言沟通获得更多的知识,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不同的问题形成独特的见解。自主探究性学习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玩中学,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还能让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围绕文本解读,参与角色互动

实施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分析、探究、创新。尤其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摆正位置,让学生自己操作。上课时,在不影响每堂课的教学目的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伙伴,自己制定学习目标,自己决定用什么学习方法,教师只要做好指导工作就行了,对于课外辅导也应如此。例如,学习《水浒传》时,学生想要深入了解文章中的人物性格,教师就可以让有兴趣的学生们自发组成一个课外小组,积极引导他们搜集资料,分析探讨。无论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还是在语文课外学习辅导中,教师要善于开发各种探究性学习活动,围绕教学目标,设置各种角色互动活动,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思考、分析、研究。

四、加强精读训练,在阅读中进行探究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师与学生应该同时营造和创建出一种开放性的问题模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思考中,更好地体会文学类作品和实用类文体的美之所在,进而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交流与启发,共同形成对问题的看法。只有拥有强烈求知欲的学生,才会自主学习文章、完成分析探讨工作,教师一定要保护学生的思维。

目前,实施探究性自主学习已经成为了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积极响应时代的号召,积极引导学生完成探究性学习,并且充分利用探究性学习机会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积极为学生们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做到与学生平起平坐,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这样才能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

推广和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是主要的途径,所以教师必须合理地利用好课堂时间,与此同时也要不断地发掘新的渠道,抓住一切发掘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机会。在探究性学习课堂上,教师一定要学会发现主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让学生们自由组合成探究小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另外,还要丰富学生们的课外经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这样学生们就会不断丰富自己的探究学习经验,进而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最终提升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