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政治的创新教学模式

2019-12-17 21:15:54豆于婷
魅力中国 2019年50期

豆于婷

(重庆市彭水第一中学校,重庆 彭水 409600)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创新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无论是科技、社会、工作,还是一个国家民族,甚至全球的经济、环境、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创新让我们的生活更便捷,提升人类整体存在价值。而教育作为创新的重要依托,也理应把它放在第一位。

初中政治作为一门重要的思想文化学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致力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自然也是必然的教学目标与追求。创新教学模式有助于初中政治教学跳出传统的教学牢笼,打破既定的师生教学关系,以新的方式、新的方法、新的教育手段技巧,让学生感受创新学习的乐趣,在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中,获得新的知识,形成开阔的政治学习格局。以下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联系当下政治教学存在的不足,从三方面简要论述初中政治创新教学模式的落实方法。

首先,创设创新性的课堂导入情景,是创新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导入是一节优质政治课的必然要求,众所周知,导入就是在正是进入课程学习之前,教师对整个教学背景的预设。创新的课堂导入要求新颖、有趣、符合学生的接受经验、充分调动其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第一,导入要有新意,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心。政治课堂很容易变得枯燥乏味,尤其是学习到国家政治体制概念的时候,学生的学习冲动小,兴趣低落,难以形成创新思维力。但是教师如果在导入中先以切实的生活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形成有趣的政治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求,那么他们会非常乐意对国家的机构部门及其相应只能进行了解的。能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身需要提出创新性的问题,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

其次,导入的课堂情景要具有感染力,符合知识特点,最大可能发挥知识的自身优势,快速找到知识与学生之间的契合点。例如,在学习爱国主义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如果还是按照以前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的课堂任务就是理解概念、背诵要点、运用爱国主义的理论知识解答题目问题。但是,政治是一门思想学科,与学生的思想建设紧密相关,直接影响其思想与情感的发展。爱国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也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公民素质。教师可以在导入中以先进的爱国模范,例如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事迹、颁奖视频等,创新课堂展示形式,先展示给学生的直观的视频影像,引起他们内心对先进典型人物的认同,产生情感共鸣,之后进入爱国主义学习,学生对理论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以上的教学目标,完全都可以借助一个精心的课堂导入来实现。

再次,创新教学模式需要以学生为核心,发掘学生的潜能个性,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创新型思维方式,稳定创新思路方法,让学生的创新学习有规律可循,又不会因循守旧,按部就班。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独特的学习个性是创新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学生是整个教与学过程的重要参与者、发展中的人,是教师教学的对象,更是独立的、有极强主观能动性的主体,创新教学的出发点以及最后的价值归属点自然也是学生。那么,教师该如何挖掘学生的潜能与个性,培养其创新思维呢?第一,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改变课堂展开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学习我国文化发展方向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设计教学问题,让学生课前有充分时间搜集材料,对生活中的文化现象,社会上目前存在的文化机制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以论文或者课件、文本的形式展示出来,形成自己对文化发展现状与趋势的思考,真正让学生成为主人翁。第二,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挑战的个性,训练其发散思维能力,初步形成创新学习思路。创新的首要条件就是学生要有疑问,有怀疑,能够对事物提出不同的想法见解,不在于想法的对错,而在于里面是否有学生自己的思考判断。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关注能够引起讨论的话题,在备课环节,重视存在多角度理解阐释的问题,作为思维引爆点融入教学内容,以此激起学生的好奇疑问。

此外,在学生质疑的时候,教师要加以引导,因为中学生很多时候在提出问题的时候,也是处于困惑迷茫的时候,对自己的疑问点可能并不是非常清晰,一方面教师帮助学生理清自己的思路,另一方面,也在与学生的对答中,训练其发散思维能力,帮助学生自主解决疑问。创新教学模式落实过程中,学生的潜能个性应始终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去落实,需要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学习方式的转变。

最后,采用三步教学方法,以新的教学方法,规范课堂教学过程,革新学生的学习思路,训练理性的、系统的分析概括能力,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三步教学方法包括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学生之间合作探究,最后进行概括总结。第一,教师要在教学中设置矛盾,这个矛盾就是知识与学生既有经验之间的差异,学生出现理解的阻碍,对一个新的概念产生困惑,问题就自然而然产生了。因此,精心的问题设计,矛盾制造就是教师备课的重要任务之一。第二,学生之间进行合作探究,是因为探究的主体仍是学生。例如,学生对当前网络经济的发展困境会有自己的看法,那如何解决这些困境呢?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也是具有现实意义和探讨价值的问题。学生相互之间根据自身的经验与对网络经济的了解,提出相应策略,相互讨论,共同研究,思想之间的碰撞就会产生新的东西,这个过程就是学生的合作探究。第三,概括总结,是把合作探究的成果进行梳理升华,把零散的、感性的经验上升为条理的、理性的、科学的要点,这是创新精神的必备特质。例如,对解决网络经济困境,学生们也有想法,但是如果规范表述呢?就需要使用专业术语,对措施进行再组织,形成严谨的答案。

经以上论述,我们发现,初中政治的创新教学模式,实际上涉及到当前的教育理念,要想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首要的是把学生作为教学的核心,尊重其主体地位,把更多的机会时间交给学生去自主安排解决,学生的发展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