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策略

2019-12-17 21:15:54刘晓敏
魅力中国 2019年50期

刘晓敏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第二实验中学,河北 张家口 075100)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德育素材的深入挖掘与教育时机的准确把握,是一种创造性的教育机智。教师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并且灵活掌握德育艺术的技巧,这样就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教书”了,还可以体现教育的育人功能。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元素,从表面上看显得非常微小,但是“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教师简单的一句话、一道作业题、或者一个实验操作,都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启迪他们的思想。那么,教师如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好德育策略呢?笔者身为初中物理教学一线的教师,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充分发挥物理学科的德育功能

毋庸讳言,初中物理课本里的许多章节,更多地强调向学生传授物理科学知识,少数教学内容是给学生某个物理学家崇高精神的熏陶,抑或给他们科学观、方法论、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的积极正确地引导。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成为一项极为重要的教学内容。爱国主义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内容,教师需要向学生详细介绍我国在物理学领域对世界做出的突出贡献,从而确实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教师必须大力宣传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取得的伟大成果以及杰出科技工作者求真求实的典型事例,以浓厚学生热爱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高尚情操。当然,还要把我国的有些科学技术和世界先进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如实地告知学生,让他们树立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勤奋学习的豪情满志。另外,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应该以良好的科学态度教育作为基本点,向他们详尽讲解物理学家发现定律及其原理的经过,培养他们严谨务实、实事求是、敢于求索、善于创新等科学精神。

二、以物理学家为楷模,鼓励学生奋发图强

众所周知,欧姆定律是初中物理电学章节中极其重要的定律。教师在讲授欧姆定律的时候,应该先向学生介绍德国物理学家欧姆,他当初得出这个结论是困难重重的,进行了无数次的科学探索,花费了十几年的心血。另外,教师结合课后阅读文章中“欧姆坚持不懈的精神”一文,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由此可见,教师紧密衔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采用让学生谈谈心得体会、写科学小论文等方式,促使他们逐步养成刻苦自励、锐意进取等良好的的品德。并且以这些物理学家为楷模,鼓励他们奋发图强。

三、以教科书为蓝本,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

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的黄金时期,他们怀揣梦想,可是享乐主义思想依然存在。假设教师仅仅简单地教育学生必须学习哪一位物理学家的崇高精神,随便说说一些原则性强、机械枯燥的话,显然收效甚微。掌握物理知识、明白自然科学的原则以及社会科学发展规律,能够完美地回答问题和提高物理技能——全部这些都不能与德育划上等号。所以,教师就应该以教科书为蓝本,因“教科书”施教,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四、懂得物理知识在经济建设中的广泛运用,树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而奋斗的雄心

初中生利用物理知识成功地解决实际问题,不但是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而且是物理教学的终极目标.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把“学”和“用”牢固衔接在一起.学习物理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教师必须重点传授给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法,培养他们的操作动手能力。物理知识在经济建设中广泛运用,例如:工农业生产生活、军队建设和交通运输领域等.物理科目还是学好其他自然学科的前提。因此,教师在讲解知识点的同时,要多列举一些实际运用的事例。譬如:学生在学习”动能与势能转化”一节的时候,教师向他们介绍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时的相关知识,其目的是增强物理知识与尖端科学技术的联系,让学生明白所学的物理知识,完全能够解释高科技中的物理现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从小树立起为祖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而奋斗的雄心.

五、宣传古今物理成就,拥有爱国情怀

追溯历史,我国古代许多物理学家,对科技的发展进步有过不可磨灭的贡献,甚至一些科研成果一直遥遥领先于世界。比如:火药的发明,既广泛运用于祖国的国防和生产生活等方面,又促进了东西方科技的发展交流。由此充分彰显了先辈们的聪明才智,每一位中华儿女都身为中国人而自豪。再如:被尊称为“两弹元勋” 、近代著名的力学家邓稼先,对国家原子弹与氢弹的研制立下了汗马功劳。教师通过对祖国古今物理学家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举世瞩目伟大成就的宣传教育,可以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国家责任感,培养报效祖国而献身科学的精神,使他们内心拥有深深的爱国情怀。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教师要善于把教学内容和思想品德教育无缝对接起来,用科学思想去塑造学生的美好灵魂.这样作为民族希望的青少年,他们不但牢固了掌握古今中外的物理科学知识,而且逐步形成了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