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硬笔书法,美其心志,打造更有魅力的人生“名片”

2019-12-17 20:31:14朱仲琴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心志硬笔书法手写

◎朱仲琴

时光流转,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兴起和发展,逐渐取代了手写汉字,成为文字信息存储、传递的主要手段。这一方式,虽然较为便捷,但由此带来的是大众手写汉字能力的下降。电子时代,硬笔书法又该何去何从呢?书法是否离我们越来越遥远?对于这些问题,本文将给出答案。

一、书法是瑰宝,价值魅力从未消退

手写汉字无论到哪个时代,无论经历多少沧海桑田,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其首先体现在文化的传承。中华文化的核心是汉字,而书法则是其重要的载体。纵观中华五千年文明,翰墨飘香,立字传文,名山大川、碑刻、对联等无不留下了文人墨客的书法痕迹。书法在记录汉字时,也使前人的精神财富得以传承。硬笔书法作为中国传统书法的传承和创新的产物,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和地位。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电子时代已全面来临。在这个崭新的时代下,书法并未离我们远去,它存在于感谢信、字条、表格填写、明信片等内容中。有时候,为了表示礼貌,或更好地表达情感,硬笔书法便会派上用场。和铅字比起来,硬笔书法不仅会传递一种温暖,其蕴含的文化内涵,还会提升学习者的文化品位,通过修身养性,使学习者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二、聚焦主阵地,硬笔书法应从校园抓起

学校是书法教育的基地,不仅能塑造人的三观,陶冶人的性情,其艺术性还能给予人美的享受。为了使学生感受中华传统艺术,培养他们对艺术的热爱,让艺术的种子在他们心目中扎根,小学应仅仅抓住书法进校园这一契机,来普及硬笔书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良好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要想使书法顺利走进校园,走进学生的学习体系中,应对中小学书法课程进行科学设置,从而避免书法的传承危机。书法课程在小学的推广,在某种程度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其未得到重视。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转变传统的理念,将书法列为小学的必修课之一。在推广过程中,通过师资、教材和课时,来让书法真正地在小学落地,真正地美其心志。

目前,小学书法课程开展面临的最大难题是缺乏专业的教师,书法课往往由语文教师担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追根溯源,从师范类院校抓起,加强对专职书法教师的培养。除此之外,还对小学教师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练好字,从而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此同时,还可根据学生的年龄段,来开发书法课程校本教材,并与地方中小学开展全方面的合作,来进行师资培养,为书法进校园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润物细无声,以书法美其心志

目前,我国的硬笔书法呈现出两头热,中间凉的形势。所谓两头热、中间凉,指的是老年人和中小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高涨,但社会中坚力量尤其是中青年,反而对硬笔书法不甚感冒。探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平时忙于工作,对汉字书写不够重视,再加上生活的重压,导致其无心学习和练习书法。其实,书法的意义不在于练字本身,而是让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怡情悦性,品味书法艺术给心灵带来的震撼。

要想写出一笔好字,不仅要讲求书写时的坐姿、执笔方法,还要了解汉字的基本笔画和间架结构。除此之外,还要凝神静思、聚精会神、心态平和,如此才能通过手和脑的协调,来净化心灵,磨炼心志,提高审美水平。对于广大的小学生来说,则是培养他们严谨细致、精益求精、静心思考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契机,对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掀起新热潮,硬笔书法就在身边

尽管书法的传承在新世纪受到了电子设备的冲击,但人们学习书法的热情并未消退。在习近平主席倡导传统文化复兴的当下,中国的青少年应积极响应习主席的号召,树立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志向,练好硬笔书法。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则需要明确练习书法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正确认识书法艺术。即书法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深,只要持之以恒,并讲究科学的练字方法,便会结出硕果。

“做堂堂正正中国人,写漂漂亮亮中国字。”这句口号并未过时,它依然鼓舞着无数的学子,练好字,通过将字写正确、工整、清楚,写出艺术范,来让中华的翰墨飘得更远一些,香气更浓郁一些。

猜你喜欢
心志硬笔书法手写
手写比敲键盘更有助于学习和记忆
郭永怀 不忘初心志报国 留取丹心照长空
我手写我心
劳动砺心志,感恩促成长
安秀扬硬笔书法
慈善(2020年5期)2020-09-16 07:38:20
抓住身边事吾手写吾心
基于集成学习的MINIST手写数字识别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8
结缘硬笔书法 耕于方寸之间
中国篆刻(2017年7期)2017-09-05 10:01:08
练习硬笔书法可先从结构着手
中国篆刻(2016年11期)2016-09-26 07:40:49
硬笔书法的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