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
对于美术教育而言,需要重视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美术作为一种可以带给人们最直观视觉体验的艺术形式,主要是将艺术作品作为载体,对其进行赏析进而获取美的感受。中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已经趋近于成熟,因此对于美术教育者而言,需要在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有意识地将德育内容渗透到其中,从而更好地帮助其获取良好的意志品质,从而为以后实现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美术教育对于欣赏者审美能力的提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开展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渗透德育观念,引导欣赏者通过参与美术教育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由于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获取的教育效果比较缓慢,相较于其他学科的培养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开展德育教育时,需要对以落后的教育模式加以改进,将对欣赏者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美术教育中,实现美育与德育的完美结合,培养欣赏者综合素质能力。
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欣赏者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美术教育的重要任务。在美术教育中,教师需要加强爱国主义精神的渗透。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我国历史上一些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和艺术风格,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感受艺术之美。通过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比如,在通过对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这一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时,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对于画家的创造风格以及作品空间布局,色彩的运用进行研究,激发学生浓重的爱国之情。欣赏者通过对这些美术作品的赏析,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出欣赏者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师在开展美术教育时,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在组织欣赏者进行美术创作时,可以要求其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材料,主要包括颜料、画笔等。色彩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绘画的细心程度,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环保意识的提升。比如,教师可以时刻告诫学生要保持画室的干净整洁,对于颜料的摆放要整齐有序——这对于学生勤俭节约、不浪费等良好习惯的养成都是非常有帮助的。由于美术学习成本较高,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父母工作的艰辛,只有努力学习美术知识才能更好地报答父母。另外还可以鼓励欣赏者开展有效地互动与交流,让欣赏者养成良好的集体荣誉感与团结协作精神。
服装艺术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个性特征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自身的仪容仪表非常重视,因此美术教师在开展服装艺术教育时,可以从服装审美的角度出发,促进学生艺术品味的有效提升。穿着代表着一个人的审美品位与鉴赏能力。对于欣赏者而言其服装特征要以自然和谐为主,要让其明白每个人都有追求个性的权利,但是奇装异服以及浓妆艳抹并非是他们这个年龄段所具备的品味。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国内外优秀的服装艺术进行欣赏,进而促进欣赏者审美能力的有效提升。在美术教育中还需要将教育内容与实际生活密切结合,鼓励欣赏者学会从生活中发现艺术、发现美,这也体现了德育教育的具体要求。
通过参与美术作品的创作,能够很好地实现欣赏者意志品质的提升。美术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自主开展艺术创新,并且善于发掘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思维加以解决,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养成积极的创新心态。由于创作本身需要历经较长的时间过程,因此对于学生坚持不懈的品格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时刻鼓励欣赏者遇到困难不放弃,迎难而上,坚持到底才能创作出更好的美术作品。
美术教育可以有效地提升欣赏者的审美与鉴赏能力,同时对于欣赏者美术综合素养的提高也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美术教师在开展教育时有意识地将德育理念渗透到其中能够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构建,实现自身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