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彬
(湖南省郴州市第七完全小学,湖南 郴州 423000)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启发式的教学也成为很多学校和老师都使用的方法,经过实践证明,它有着很多的优势。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层次较深,学生仅按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但很难灵活掌握和应用,只有增强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思考能力,也就是教师课堂上采取启发式教学,把直接讲解变成通过启发来激发学生自主思考能力,方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具体的学习中,只有学生对学习的活动产生了兴趣,他们才可以更好的学习。首先数学课程中有很多专业名词,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可以使用启发式教学,把枯燥的教学模式转换成学生容易理解的知识,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其次把学生当成一个平等的个体,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要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困难及时解决,这样才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有趣的教学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活跃课堂的气氛,让一些具体的理论知识更加的形象化,增强教学的技巧性,更新课堂的形式。这样不仅可以让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也可以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把不同领域的数学知识生动化、形象化、具体化,另外还可以使用现代多媒体,给学生生动的展示相关的概念和公式。
启发式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需对教学引导方式进行合理使用,对学生的思维意识进行积极引导,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快速进步。要让学生能够以正确的思路展开学习活动,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在自主学习中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本质。传统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师的讲授占据了非常多的课堂教学时间,并且很难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掌握。学生的学习动力也会随着这种状态的持续而逐渐下降。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启迪为主,促进学生思考,深化学生知识内涵,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的知识点时,学生对于乘法相关知识点已经有所掌握,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以乘法知识和规律进行自主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总之,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将教学重点集中到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点上。启发式教学的应用能够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不断深化,同时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重点。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各有差异,有的学生掌握其法,能快速掌握知识点,但有的学生则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理解知识内涵,但更有一部分学生长时间也难得其法。学生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在于不能巧妙地掌握解题方法,即学生很难快速找到学习关键点,学习思维受限。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的时候,要使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启迪,更能在知识内容讲授的时候做好内涵的渗透,拓宽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譬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给学生设定问题,让学生知道如何使用圆规能画出圆,并让学生思考若不使用圆规能用其他方法进行圆的绘制吗?并鼓励学生开动想象进行思考,教师能将学生分成不同学习小组,在分组讨论的过程中实现具体操作,让各个小组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选择合适的圆形绘制,要求一个铅笔的笔尖处于静止状态,另外一个铅笔在一定的距离内不动,进行轨迹绘制,这样能画出一个圆形,教师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感知这种操作的效果。之后,教师再次提出问题,教师让学生思考这种方式仅能在纸张上画圆,若体育教师想要在操场上面画圆,需要如何操作才能画出完整的圆形图案呢?学生再次陷入深思,其中一个学生提出使用一根长的绳索也许能完成这个操作,一个同学抓住绳索的一端在操场中间保持静止状态,另外一个学生围绕绳索做旋转运动,这样会获得一个圆形图案。教师待学生回答完成后,可以选择一个绳索带领学生去操场上亲自操作实验,并在操作中改动各项细节,使圆的形状更饱满。教师通过不断的提问,诱发了学生的思维动能性,学生也在教师的教学引导下,思维更活跃,不但能思考问题,更能积极解决问题。
启发式教学的使用需要教师能够准确掌握知识点本质,能够帮助学生做好新旧知识点间的衔接。例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以及面积公式进行推导时,可以采取以下问题进行引导:第一,平行四边形的边长和面积与长方形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第二,平行四边形的高与长方形的宽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第三,这两种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是否相同?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并将割补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尝试对平行四边形进行割补。之后教师便可以从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上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快速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在这样的知识点迁移过程中会形成非常深的感悟。
启发式教学是数学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在当前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多加应用,这样一方面能更好地维护学生的思维意识,而合理使用启发式教学法,能在资源的整合,教学方法的优化,教学模式的创新方面获得显著效果,进而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