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文化带背景下衡水运河音乐文化的传承策略研究*

2019-12-17 19:08:43
黄河之声 2019年23期
关键词:衡水市德州衡水

张 楠

(衡水学院,河北 衡水 053000)

大运河是农耕时代联结中国南北方的一条航运大动脉。它起自杭州,终于北京,全长1797公里,跨越江苏、浙江、山东、河北以及天津、北京四省两市,不仅带动了沿线各地的商贸繁荣以及农业经济的进步,而且也为沿线人民留下了许多精神文化方面的遗产。其中,散布在运河沿线的民间音乐,就像运河柔波化作的甘甜蜜汁,为沿线一代代民众带来了丰富而深远的审美享受,成为了沿线人民重要的精神资粮。当时光流逝一千多年后,今天的大运河早已走过了其航运的黄金岁月,但它在悠久的农耕时代所造就的璀璨音乐遗产,却散放出了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先后做出两次重要指示:保护大运河是沿线各省市的共同职责所系。而工作的重点,则是要传承并弘扬大运河沿线包括音乐在内的各项文化遗产,将大运河重新建设成为流动的“文化之河”。乘着这股东风,也拉开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序幕。而衡水段作为大运河北段的主干道之一,自然也成为运河文化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鉴于此,本着弘扬运河衡水段音乐文化的宗旨,下文将在探讨运河衡水段文化区位优势的基础上,尝试给出保护、传承、弘扬、发展大运河衡水段民间音乐的对策与措施。

一、大运河衡水段的文化区位优势

京杭大运河自山东省临清市向北即转入被称为“南运河”的北段河道,流入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境内,历故城、景县、阜城三县地境,进入沧州市下辖的泊头市境内。流经衡水市境内的这段南运河,实际上既充当了河北省与山东省的界河,也扮演着了衡水市与山东德州市以及河北沧州市界河的角色。由此可见,大运河衡水段正处在冀鲁两省之间衡水、沧州、德州三地的交界处。在传统的农耕时代,流经这里的运河曾将南方不远处的“临清时调”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东北方向的天津,演化成为了今天仍传唱于津门的“天津时调”;在这里,原本流行于衡水景县等地的《大逛灯》、《哈尔虎》等特色民歌,也渡过一衣带水的大运河,流传到了对岸的山东德州境内,成为冀鲁两省民间音乐交流的典范案例。由此可见,衡水段作为大运河的主干道,其地处冀鲁两省以及衡水、沧州、德州三地交界处的地理位置,促使其成为了多元音乐文化的碰撞、交流之地,也对运河两岸传统民间音乐的演化与创新、发展发挥着不容小觑的支持功能。

而在大力推进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今天,曾经联结不同地域文化的衡水段运河,又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运河两岸音乐流变史的见证者这一角色。所以,依托衡水运河沿岸的民间音乐作为支点,将上、下游沿岸德州、聊城、沧州等地的运河音乐文化串接联系为一体,则正是构建大运河北段文化带的可行之路。由此可见,衡水段运河贯通南北、联络冀鲁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其独特的文化区位优势。而衡水市相关部门正应适时把握、发扬这种区位优势,努力发掘、传承、弘扬运河沿岸的衡水民间音乐,在大运河北段文化带建设顶层设计的宏伟蓝图中,为衡水市赢得应有的重要席位。

二、传承、弘扬大运河衡水段民间音乐的对策

(一)筹建运河音乐文化博物馆

上文谈到,大运河衡水段流经冀鲁两省以及衡水、沧州、德州三地交界处,正处于民间音乐沿运河北上、南下传播的枢纽地带。这就很自然地使衡水市的民间音乐,具备了运河沿岸多地音乐的文化“基因”。比如,流传在故城县的漳卫南运河船工号子,就和流行于沧州市沧县捷地乡一带的运河船工号子,在调式音阶、旋律等方面具备很多相似、相通之处。如果放眼向南则又会发现,与衡水毗邻的山东德州、聊城等地,也流传有数量可观的运河船号。例如,流传在德州市的《大号》、《十字花》、《落莲花》;流传于夏津县的《快号》和《慢号》;流传在临清市的《八大穷》;甚至是更向南一些流传于济宁市微山县的《蹦蹦号》等,都是山东境内运河上游各具特色的船工号子。

在以往运河航运的黄金岁月里,创生并传唱上述各类号子的船工们往来于山东、河北、天津之间的运河水面。他们把下游的民间音乐元素传到上游,同时也将上游的民间音乐元素传播到下游地区。这一方面促使运河沿岸各地市的民间音乐产生了交流与融合,在音乐艺术现象的层面上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动状况;另一方面也促使大运河沿岸的民间音乐表现出了更多的相似性,从而自然地形出了一条沿大运河分布的民间音乐“共生带”。近年来,有音乐学者已选取山东、河北运河沿岸的《茉莉花》民歌为例,采用音乐艺术现象分析的手法,梳理了《茉莉花》歌曲沿运河分布、流变的历史轨迹,有力地揭示了运河沿岸民间音乐的“共生”现象,也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了富有价值的探索方向。有鉴于此,衡水市相关部门应积极引导本地大中专院校的教师及音乐科研人员,循着当年运河船工们的航迹,北上、南下搜集、整理运河沿岸的各种民间音乐,并比较它们与衡水民间音乐的异同之处。这样,就有望以衡水为支撑点,梳理出一条民间音乐沿运河航道传播、流变的轨迹和脉络,从而将大运河沿岸民间音乐的“共生带”明确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也为构建运河北段文化带提供丰厚的一手材料支撑。

这样,通过梳理、呈现运河沿线民间音乐“共生带”,衡水市的文化工作者就有望占得运河沿岸音乐文化建设工程的先机。在此基础上,在市政府相关部门的统筹协调之下,按照生态化规则建立衡水市暨运河北段音乐文化博物馆,日后则可顺理成章地成为目前正在筹建的大运河博物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还有望凸显衡水市音乐文化的重要性,从而在大运河北段文化带建设的顶层设计中,为本市争得应有的席位。

(二)开发沉浸式的音乐旅游项目

与衡水市暨运河北段音乐文化博物馆相配套,还可开发建设再现运河航运盛况的沉浸式的音乐旅游项目。具体方案建议,将文化博物馆周边的特定河段开辟为景区,招募专业演员驾驶木质帆船,模拟表演往昔运河航运的盛况。同时,聘请民间艺人作为景区音乐教师,专门培训游客学唱运河船工号子。经培训掌握号子演唱技巧之后,游客即可代替部分演员,亲自上船摇橹扬帆,一边唱着古朴的运河船号,一边欣赏两岸秀美的风光。开发此类允许游客亲身参与体验的文化旅游项目,可为衡水市运河沿岸民间音乐的保护、传承工作提供急需的资金,提升民间音乐传承、保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从而为弘扬衡水运河音乐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运河衡水段流经冀鲁两省以及衡水、沧州、德州三地交界处,得天独厚的文化区位优势为衡水市搜集、梳理、呈现运河沿线民间音乐“共生带”提供了充分的便利条件。所以,衡水市相关部门应积极把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有利机遇,与驻桃城高校音乐院系联手启动并推进大运河音乐文化“共生带”项目建设工程,并随着任务进展情况积极推进筹建运河音乐文化博物馆和相关沉浸式音乐旅游项目的工作。这样,就不仅能够为衡水市运河沿岸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提供更为丰富的资金来源,而且还能凸显衡水音乐文化的独特性与重要性,从而为本市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顶层设计蓝图中争得应有的位置,为进一步弘扬衡水运河音乐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衡水市德州衡水
德州大陆架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钻采工艺(2022年4期)2022-10-22 10:24:20
衡水鸿昊企业有限责任公司
肉类研究(2022年7期)2022-08-05 04:47:26
衡水市博物馆藏民国时期的“土地房产所有证”
中国人民银行衡水市中心支行
衡水市
衡水市
德州鲁源货场信号联锁设备关键技术的应用
衡水专场(二)
大众文艺(2020年20期)2020-11-05 14:33:52
在德州,电力经纪人帮你选电!
能源(2016年3期)2016-12-01 05:10:48
德州地区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综合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