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校声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以《中外歌剧演唱与赏析》为例

2019-12-17 19:08:43廖一夫
黄河之声 2019年23期
关键词:歌剧赏析音乐

廖一夫

(湖南科技大学,湖南 湘潭 410000)

歌剧(opera)是综合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而以歌唱为主的一种戏剧形式,如我国著名歌剧:《江姐》、《洪湖赤卫队》;西洋著名歌剧《卡门》、《费加罗的婚礼》、《图兰朵》等。赏析中外歌剧需要有一定的声乐、器乐、舞蹈等音乐专业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有历史、文学、美术等多种专业方面的知识。歌剧赏析可以陶冶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心灵得以净化,人生境界得以提升,因此欣赏歌剧对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有推动作用。

目前许多高校音乐学院都开设了《中外歌剧演唱与赏析》课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让学生扩大音乐视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与理解能力,和对音乐的欣赏素养,只是教学的最基本的目标,而更高层次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综合声乐素质,能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演唱好歌剧。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本文在分析课程概况的基础上,从三备(备课、备教法、备学生)二引导(从引导学生分析歌剧作品背景、引导学生重视课程的赏析方法培养和演唱技巧的培养)等几个方面来谈谈《中外歌剧演唱与赏析》课堂教学。

一、课程概况

(一)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中外歌剧演唱与赏析》课程属于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学生的公共选修课,目的是为了使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对中西方歌剧艺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识,以提高其艺术修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提供有效的途径。

2.教学过程与方法目标

《中外歌剧演唱与赏析》课程的教学主要通过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课堂讲解、赏析相关音像资料、共同探讨相关论题、学生课后演练、撰写观后感和小论文等环节和形式,采用教育、教学及心理学的相关原理与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全面地了解中西方歌剧这一综合艺术形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

在《中外歌剧演唱与赏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与理念,而不只是纯粹的剧情观看,要提倡批判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将中、西方歌剧艺术与西方社会、历史、哲学、美学、文化人类学等相关学科与知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和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以及品行操守。

(二)课程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学习过一定的文学、音乐类课程之后再修读《中外歌剧演唱与赏析》课程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如选修过《外国文学》、《艺术导论》、《西方音乐简史》等课程之后再选修《中外歌剧演唱与赏析》课程。该课程的开设将对学生以后专业学习音乐剧和选修《交响乐赏析》等课程起到桥梁和铺垫的作用,并有助于提升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和艺术素养,对学生形成完美的人格也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中外歌剧演唱与赏析》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一)课程备课要做好“三备”

要上好一门课,备课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好的备课直接影响着上课的质量,《中外歌剧演唱与赏析》课程备课要做好“三备”,做到一备选曲,二备学生,三备教法。做好这三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1.备选曲

要研究《中外歌剧演唱与赏析》课程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在音乐作品的选择上由简入难,由于学生对歌剧作品了解不多,本身对于歌剧就比较生疏和难以理解,教师一定自身要认真吃透作品,笔者认为教师要深入分析研究作品,参考大量文学和音像等资料来精心备课,把握好歌剧作品的时代背景,主题思想,情愫脉络,人物关系以及人物性格特征等。比如古典音乐剧欣赏这块,在课程的学习初期,可以考虑让学生先去欣赏一些基础性入门级的歌剧,比如:歌剧《卡门》(法国作曲家乔治·比才),此剧世界各国上演最多的歌剧之一。因为本歌剧无论是剧情,序曲还是中间的重点唱段都是非常经典,同学们大都耳熟能详。

再是要带着问题备课,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问题。比如本次课赏析的乐曲好听吗?表现什么内容的?听完课你能理解吗?能掌握哪些知识技能?其次是从教师的角度设计问题。比如这节课希望学生能掌握哪些知识技能?怎样提高学生活动的参与度?怎样激发学习兴趣?如何进行音乐实践等等。

2.备学生

“备学生”包括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已有的音乐素养,已具有的基本鉴赏能力和先修课程等等。学生音乐起点水平的不同,存在个人兴趣、审美能力的差异。比如授课老师在授课之前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已有技能、已有经验、学习困难、学习兴趣,甚至生活情况、家庭情况,这样不但能改善师生关系,师生融洽,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据调研深度有效的“备学生”,可以贯穿在《中外歌剧演唱与赏析》课程学习的全过程,对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加大学生学习兴趣和促进师生融洽,可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虽然教师需要花费大量心血,但这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好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值得高校教师所采用。

3.备教法

《中外歌剧演唱与赏析》课程的设课目的不单纯是学生了解和观看歌剧,熟悉闻名的歌剧大师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其更深层的意义则在于:培养学生对歌剧的审美、鉴赏能力;对歌剧的理解、分析能力;增强对音乐尤其是对歌剧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从而提高歌唱技巧。《中外歌剧演唱与赏析》课程建立在大量分析著名歌剧大师的优秀作品的基础之上,教学方法好坏是相对于《中外歌剧演唱与赏析》课程具体的教学目标设立、具体的学生、不同教师和与当前的教学情域相协调的。学生通过听课学习、欣赏歌剧以及课后辅助材料的阅读,扩大对歌剧结构、特点以及对故事情节的了解。课上对主要歌剧、重要作品和学生不易理解的内容做具体讲解和引导。总之通过观赏、演示、模仿、练习四个步骤,将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和定为主体地位的学生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渗透于声乐教学中,使学生真正掌握歌剧内容与演唱技巧。比如欣赏歌剧《卡门》片段《卡门序曲》,学生知道什么是序曲?要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也要了解歌剧剧情。让学生听全曲,知道听辩乐器分几部分?教师分析视唱时要讲授回旋曲式内容,课件标示音乐的各个段落,课后要求学生分别听不同主题,完成小论文,让学生谈感受,发挥想象来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二)课程授课要做好“二引导”

不同时代的歌剧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审美观。伟大的作曲家们通过音乐塑造人物,通过声音和肢体语言展现人物,表现戏情,通过歌剧舞台展示人们的生活、思想、丰富着世人的文化艺术财富。一堂高质量的课程,应该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程授课要做好“二引导”就必不可少!

1.引导学生分析歌剧作品创作背景

可以说每一部歌剧作品都是特定时代的一个产物,只有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切实认识到歌剧创作与作曲家所处的生活背景、作曲家的身份地位、政治文化背景,创作意图等,才能更好地去欣赏她。比如学生欣赏歌剧《卡门》,这是中国20世纪改革开放后第一部引进排练演出的歌剧,讲述十八世纪法国全新民主思想取代宗教、君主及封建特权思想以及封建主义君主制被推翻,历史文明的进程中,女性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被忽视、受压迫的弱势地位。描述了一位放荡不羁而美丽的吉卜赛女雇工卡门的一段爱情故事。能深入的理解在整首歌剧中,女主角卡门共演唱的三首咏叹调《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塞维利亚老城墙旁边》、《听铃声响的多美妙》唱段音乐特性以及曲式结构。比如通过课程学习,广为传唱的《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的流畅的旋律、欢快的节奏、浓郁的名族风格一定会让学生爱上歌剧,为以后的声乐演唱打下坚实的基础。

2.引导学生重视课程的赏析方法和演唱技巧的培养

《中外歌剧演唱与赏析》课程通过教师的“三备”方式授课,按照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并适当增加了必要的歌剧发展史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在欣赏歌剧剧情的同时也了解了中外歌剧的历史发展脉络、歌剧发展的演变。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堂要专心欣赏、听讲和视唱,课后充分利用学校图书资料、网络资源查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搜集并欣赏一定的音乐音响、音像资料,谈感想,完成小论文以期更好地学习效果。比如下次课赏析《饮酒歌》,教师必须预先安排学生阅读歌剧《茶花女》剧本(改编自法国作曲家小仲马的小说),由此学生了解到这是一部悲剧,剧中描述了一名妓女沦落风尘但仍然对纯洁生活怀有希望。课中学生再欣赏到《饮酒歌》,学生就能感受到音乐所传达出来的欢乐,还有对这欢乐背后的东西——茶花女的悲惨欢笑、上流社会的空虚等等。尤其全剧最后奄奄一息的茶花女和心上人的二重唱,学生们再不会感到音乐冗长,而喜欢上了二重唱的立体感,听得多了,就会对不同作曲家的歌剧写作风格、不同流派的创作观,同一个作曲家不同作品的特色、以及不同歌唱家、指挥家对作品的处理方式有所领会,在比较之中,学生对歌剧这门艺术的魅力便会有更深的感受了,学生的演唱技巧自然提升了。

(三)课程教学实施建议

本门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在对学生的教学要求上,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和加强自身综合素质与实践运用能力并重。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和支持的教学理念,突出开放式和自主选择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对中外歌剧理论与演唱全面的了解和理性的思考,深化课程学习的开放性与包容性,把启迪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团结协作贯穿于所有的教学过程之中。

另外,注重教学条件和环境:多媒体教室、演义大厅。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1.学习领域的学时分配参考课时安排表,可根据学生人数、歌剧难易程度等不同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2.学习领域活动课程参考课时安排表,可围绕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及情感目标进行不同设计。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活动的设计依照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递进,在保证学生通过整个课程的训练,能达到培养学生基本知识的能力之外,再安排一些能够培养学生较高层次的教学活动。

4.在教学过程中,要应用多媒体、投影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熟悉歌剧编排与场景布置等要点。

5.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

三、结语

通过《中外歌剧演唱与赏析》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接受音乐中的真善美,学会体验人生,感悟人生。一学期通过《中外歌剧演唱与赏析》课程的教学活动,希望能完成学生对中外歌剧艺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识,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使学生学习多方面的音乐表现形式、音乐体裁等知识,以提高学生艺术修养,音乐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提供有效的途径。教学改革是个永恒的话题,随着教学的深入,市场对音乐人才的需求,《中外歌剧演唱与赏析》课程需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猜你喜欢
歌剧赏析音乐
走进歌剧厅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剧
歌剧(2017年11期)2018-01-23 03:41:20
圣诞音乐路
儿童绘本(2017年24期)2018-01-07 15:51:37
早梅(节选)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歌剧在路上
歌剧(2017年4期)2017-05-17 04:07:32
音乐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新东方英语(2014年1期)2014-01-07 19:50:00
音乐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