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锋哲
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依牛堡镇中心小学,辽宁沈阳 110406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善用故事引出情境。因为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于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故事内容足够精彩,故事情境吸引力大,学生们热情投入学习活动,就可以获得不一样的认知体验,远比教师的一味灌输好得多[1]。另外,善用故事引出情境,还将打破传统教学的尴尬局面,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力水平,帮助他们具体分析故事情节,并且体会语文学科的魅力所在,潜移默化中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更多学生爱上语文、乐于学习,在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中一定会有更加出色的表现。比如,开展《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教学时,笔者在课堂上向同学们讲述了一个与桂林山水相关的动人故事,故事的主题是父子岩。
语文教师一直讲,学生总是被动学,这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毫无意义。语文教师不妨运用师生语言更好地描述情境,让小学生从不同角度、新的层面出发,理解感受文章内容,小组讨论阅读体会,从而实现共同进步,进一步提升认知水平[2]。比如,教学《杨氏之子》时,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之后,全班交流不懂的问题,解决完了词句障碍后直接以提问的方式展开对课文重点的理解。(1)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2)杨氏之子的“甚聪惠”体现在哪里?(3)杨氏之子回答的语言精妙在哪里?从孩子们的回家中不难看出他们是用自己的心在学习,用他们的情在读书,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大大超越了那种注解式的字面讲解,而是把课文理解透彻了,对课文中所塑造的“杨氏之子”这一人物形象的聪慧认识得刻骨铭心,同时还学习到了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而这一切全都在语言交流中“润物细无声”了。
创设真情实景,旨在增强小学生的代入感,高效地、优质地完成教学任务。比如,学习《新型玻璃》一课内容时,重要的教学目的便是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表达方法,尤其是在用词方面应当形象生动,并且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也能够对新型玻璃的科学技术知识有着一定的了解。教师在真实情境创设中就可以选择生活中的一些情境内容来进行创设,甚至有条件的还可以组织学生去现场进行观摩。教师:“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都看到过各种各样的玻璃,比如商店的玻璃、银行的玻璃、家里窗户的玻璃还有一些带颜色的玻璃等等,请每个同学都进行思考,这些玻璃有什么不同的?它们的用处又是什么?”。在学生进行思考后,教师进行情境创设:“下面每个同学都根据自己想到的玻璃来扮演相应的角色,例如可以扮演司机,说一说汽车玻璃是怎么样的?有什么特点?”。然后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分别选出一名代表在班级中进行表演,也可以多名同学共同对话,自行组织说明语言。这样一来,也就能够较好地增强学生代入感,利用真实情境内容来快速引导学生进入其中。
首先,我们教师应该结合日常生活打造教学情境[3]。比如,在教《荷花》一文时,可在荷花开放期间带领学生深入池塘,通过观看、绘画以及记录等方式了解荷花的外观,并从书本中学习荷花所蕴含的寓意,更加细致深入地感受荷花的美,如此真实的感受,不仅会增添学生的学习乐趣,同时有助于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所带来的魅力,甚至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其次,不妨利用实物创设情境,来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拉近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比如,学习《菜园里》时,可以通过真实的茄子、黄瓜、西红柿等,让学生了解蔬菜的样子、特征,使课堂更加活跃。最后,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创设动态化的教学情境。比如,学习《难忘的泼水节》时,可为学生展示泼水节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到节日的热情和少数民族的风情,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记忆。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小学语文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也是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创设情境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语文教师应将情境教学应用到实践中去,积极探索多种途径,最终培育出大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