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鹏鹏/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档案馆
2018年9月,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档案资源建设的意见》,提出了突出加强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以下简称“三个地”)档案资源建设的新要求,为新时代全省各级档案馆加强档案资源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任务。本文着重就加强“三个地”档案资源建设的意义、原则和路径进行了探讨,以期理清加强“三个地”档案资源建设的基本思路。
加强“三个地”档案资源建设,是贯彻落实档案工作政治性原则的具体行动,是政治性原则在档案收集、保管业务工作中的直接体现。“三个地”的档案资源是记录和反映建党历史与建党精神、浙江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萌发探索的宝贵政治财富,是研究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重要素材。省“两办”印发意见,加强“三个地”档案资源建设,既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档案工作的政治要求,也体现了档案部门的政治自觉和政治担当。
“三个地”是对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历程的科学概括,是新时代浙江最大的政治优势和地域特色,因此,加强“三个地”档案资源建设,是浙江各级档案馆加强档案资源建设、丰富特色馆藏资源的必然要求。全省各级档案馆应该围绕“三个地”档案资源建设,结合本地实际,有计划地开展相关档案资源建设。如嘉兴市档案馆注重收集整理与建党历史、“红船精神”有关的档案文献,温州市档案馆注重收集整理与“温州模式”有关的档案文献,安吉县档案馆重点关注与“两山理念”有关的档案文献等。
加强“三个地”档案资源建设,不仅是省档案馆或几个相关档案馆要做的工作,它属于一种全省档案资源建设的顶层设计,实质上是全省各级档案机构对“三个地”档案资源的系统收集和整理,具有整体性、统筹性和系统性。这种系统性应该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体现在工作目标上,要使“三个地”的档案资源得到系统梳理,最终形成全省“三个地”档案资源体系;二是体现在工作方法上,需要全省档案系统共同行动,共建共享,把“三个地”档案资源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建立协同推进、系统评价的机制。
加强“三个地”档案资源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省各级档案部门的参与,因此,要有全省“一盘棋”的思想,做好省级层面的顶层设计,加强统一规划、统筹推进。一要制订规划。这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有一个推进这项工作的长期规划,明确细化目标任务、责任分工、方法步骤、实施项目、进度要求等。二要建立协调推进机制。要成立全省统一的组织协调机构,建立一定考核激励机制,以有效推动“三个地”档案资源建设。三要制订相关的标准规范。“三个地”档案资源建设的范围、类型、数据库结构、数据规范等都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规范。
加强“三个地”档案资源建设,要坚持开放性、多元化。坚持开放性,指的是开展这项工作不能局限在档案馆,不能局限在档案系统,也不能局限在体制内,而是需要各行各业的积极参与,包括社会民间力量的参与。坚持多元化,一是指档案资源建设手段的多元化,既可以是依法接收的,也可以是征集来的,还可以是主动建档获得的;二是档案资源类型的多元化,有档案原件,也可以是其他文献资料;三是指档案资源来源的多元化,不仅要收集党政机关形成的相关档案,也要收集媒体的宣传报道、亲历者的口述历史等。
要坚持利用导向,建用并举,以用促建。要通过征编结合、征展结合等手段,达到丰富资源和开发利用的双重目的。如2018年12月,金华市档案局(馆)在全市改革开放大会召开之际,举办“改革开放四十年四十事”档案展览,市四套班子领导参观展览,市委主要领导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征集到了一批与改革开放有关有档案资料,这就是建用并举原则的很好体现。
“三个地”档案资源,数量庞大、种类丰富、来源多元、价值重要,是反映浙江“三个地”特色的重要记录。在全省范围组织开展“三个地”档案资源的调查摸底工作,十分必要,可采用现代信息手段集中调查统计的方式,对“三个地”档案资源进行调查和登记。调查的主要内容可以包括:档案文献名称、形成单位、形成时间、类别、载体形式、数量、保管期限、保存单位等。
加强“三个地”档案资源建设,要多渠道、多形式、多维度地收集档案资源,使之能生动立体地记录和反映“三个地”的丰富内涵和地域特色。一是做好依法归档和接收工作。凡是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属于“三个地”档案资源范围的档案材料都应及时归档并依法向各级国家档案馆移交,必要时可提前接收进馆。二是档案馆应积极开展征集工作。有些属于“三个地”档案资源范围的档案材料通过正常接收渠道是无法接收进馆,有必要有针对性地向社会征集相关档案。如浙江省档案局、浙江省档案馆联合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等媒体开展的“百年百镇百梦”网络征集珍藏活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一封家书·四十周年四十封信”活动等,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为“三个地”档案资源建设增添了特色。三是接受个人捐赠。档案馆接受个人捐赠档案也是丰富“三个地”档案资源的一条重要渠道。如2018年6月,义乌市档案馆举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参会资料捐赠仪式,义乌唯一参加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商界代表冯旭斌将他参会的相关证件、资料等实物档案资料捐赠给了档案馆。2019年1月,步鑫生家人将步鑫生“改革先锋”证书及奖章捐赠给了海盐县档案馆。四是开展影像记录工作。档案馆用影像记录的方式,主动收集与“三个地”有关的档案资源。如义乌市档案局(馆)2018年举办 “义乌记忆——老城风貌”主题摄影作品大赛,征稿内容包括反映老城城区面貌、标志性建筑、传统服饰等各类照片。新昌县档案部门2019年面向社会招募一批“天姥印迹”建档摄影摄像志愿者,用声像记录城市变迁和发展。五是收集重大活动档案。重大活动档案往往是“三个地”特色是集中体现,需要档案馆有针对性地跟踪收集。从2015年起,桐乡市档案局(馆)每年组织人员将历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档案及时接收进馆,内容涵盖国家和地区政要、互联网企业领军人物的题词、致辞等文字、照片、音视频材料,以及大会筹备和会议期间形成的各类重要材料等。六是开展口述历史建档工作。温州市档案局(馆)开展了“温州模式”口述历史建档工作,形成了一批“温州人物口述温州改革开放”视频档案。宁海市档案(馆)开展了“五水共治”口述历史建档工作,从领导决策、干部干事、群众感受三个层次记录了“五水共治”的历程和成果。七是利用民间力量整合档案资源。桐乡市档案局2017年出台《桐乡市地方档案文献史料个人工作室认定命名和管理办法》,在市民间档案文献史料收藏爱好者中陆续命名一批地方档案文献史料个人工作室,用于开展地方档案文献史料的收集、编研和展陈。
“三个地”档案资源建设还要坚持建用并举的原则,在调查摸底和收集管理的基础上,做好“用”的文章。一是建设全省目录中心。在制订统一的著录规范和工作计划的前提下,全省上下联动合作,全省各级档案馆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省档案馆负责汇集整理,分类建设“三个地”档案目录中心。二是建设核心资源库。在鉴定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开展有重要价值的“三个地”档案资源全文数字化工作,省档案馆负责汇集整理全部数字化成果,逐步建成“三个地”的全文档案数据库、照片档案数据库、音视频档案数据库和口述历史数据库等,为“三个地”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坚实基础。三是推进合作开发。“三个地”档案资源是分布式保存的,但它又具有系统性,所以推动全省档案部门之间以及档案部门与其他单位之间的合作开发很有必要,如开展联合办展、联合编研、联合课题研究等。
“三个地”档案资源建设是浙江新时代档案资源建设体系建设的重要组织部分,意义重大。省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顶层设计和行政推动,确保“三个地”档案资源的完整性,并促进其有效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