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彦昌 张 丹/辽宁大学历史学院
吴宝康先生是我国档案学学科体系的创建者与奠基者,为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是档案学界的一代宗师。近期笔者拜读了《吴宝康学术年谱》(徐拥军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出版)一书,深刻感受到吴宝康先生对档案学教育与研究的奉献精神,以及他坚毅不挠的心性品格。
《吴宝康学术年谱》系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档案学院)为纪念吴宝康先生诞辰100周年并庆祝校院创建周年,委托徐拥军教授编撰的先生学术年谱。全书28.1万字,260页,16开精装本。全书以吴宝康先生出生—调至中国人民大学创办档案高等教育—“文化大革命”—筹备恢复中国人民大学及档案系—离休—逝世—诞辰100周年为线,划分为六卷:第一卷为1917年至1951年,先生出生至调至中国人民大学创办档案高等教育之前;第二卷为1952年至1965年,先生调至中国人民大学至“文化大革命”前;第三卷为1966年至1976年,先生的“文革”岁月;第四卷为1977年至1987年,先生参与筹备恢复中国人民大学及档案系至离休前;第五卷为1988年至2008年,先生离休至逝世;第六卷为2009年至2017年,先生逝世后至诞辰100周年。全书详尽介绍了吴宝康先生传奇与奋斗的一生,以及逝世后后人对先生的无尽怀念与敬仰之情。
《吴宝康学术年谱》在写作上的逻辑安排、细节处理以及结构排列,着实精妙、富有特色。首先,该书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采用人物年谱的写作手法将人物的生平展现在读者眼前,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其次,主客相应、相得益彰。该书结尾之处附上吴宝康先生亲自撰写的《我的回忆》全文,附录的主观回忆与主体的客观叙事相互呼应、相得益彰,同时印证客观叙事的准确性,也更加全面地还原了先生的传奇人生。再次,资料详实、取舍得体。全书辑录和引用了大量相关资料,兼具史实考证、资料汇编与思想研究价值;此外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又能为所叙事件补充例证,给学界提供了很多鲜活生动的素材。
《吴宝康学术年谱》是我国首部档案学家学术年谱,开创了档案学界编著学术年谱的先河,为档案学界著书立说树立了典范,具有深远影响。就档案人物类的相关书籍来说,我国档案学界也曾出版过,但基本上都是汇编。有的将人物曾经撰写的文章合为一体,如1990年档案出版社公开出版的《曾三档案工作文集》;还有的收录围绕某一人物撰写的所有文章,如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内部发行的《吴宝康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但这些汇编类书籍与单篇期刊文章一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人物的思想及学术成就,但期间人物的思想转变历程、理论研究背景却难以显现。而《吴宝康学术年谱》则是围绕人物的一生开展叙述,具有连贯性、全面性、系统性、严谨性等特点,这些特点都是汇编类书籍所不具备的。此外,作者将与人物直接相关或间接相关的事件都按照时间顺序列出,并融合百家之言,不仅线索清晰,而且全面详尽。更值一提的是,吴宝康先生是我国档案学科教育体系的创建者和见证者,研究吴宝康先生的学术思想,可以大致知晓档案学的历史脉络、探究与明晰档案教育事业的发展背景。因此《吴宝康学术年谱》又提供了研究档案教育事业发展史的另一种研究视角,既可为当前档案学术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课题,又可留待后人深入探索与发掘。
《吴宝康学术年谱》全面详尽地展示了吴宝康先生对档案学术、档案教育以及档案事业的发展所作的贡献,彰显了先生学术坚持之长久、学术建设之卓越、学术成果之丰硕。吴宝康先生早年因战乱经历了颠沛流离、亲属离散等重重磨难,铸就了他坚毅不挠的品格心性和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他在35岁时奉党之命调至中国人民大学创办档案高等教育,标志着我国档案学科体系建设的开始。从无教材、无教师开始,先生结合多年实际的档案工作经验亲自编修多部档案教材,并先后创办专修科档案班、档案本科教育、档案研究生教育以及档案实习实践教育等多层次、多种类的教育方式,组建了新中国第一支档案教师队伍,逐步构建了档案高等教育框架,基本奠定了档案高等教育基础。先生一生笔耕不辍,坚持著书撰文立说,一生中发表论文百余篇,从档案学的基本问题到档案利用、编纂与保护到档案馆的性质与建设再到档案干部培训以及专业档案、科技档案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分析与研究。期间先生也参考借鉴了苏联等国外档案学理论,并结合本国国情进行理论创新。先生晚年时更是融合了多门专业理论,提出要进一步延伸、深化我国档案学科体系,打破单一体系架构,使档案学成为具有系列分支学科的群体架构性科学,形成由内向型研究到外向型研究的扩向转变,注重档案与社会的联系。
吴宝康先生一生的奋斗使得我国的档案学从无到有、从依附到独立,他对于档案事业的无私奉献与深深热爱,书中都有体现。如第六卷中冯惠玲教授评价先生说:“他到临终,没有自己,没有个人要求,全部都是学校、学科、学生。”再如韩玉梅教授评价先生说:“和这么一个任何怨言都没有、把终身献给档案教育事业的人在一起共事,是一种幸福。”因此该书的学术价值还在于“藏诸名山,传之其人”,它使用了更偏向于档案的形式,真实而又全面地描绘了吴宝康先生的辉煌一生,也推动了关于先生的学术研究内容、研究手段、研究方法的发展,还转变了研究视角,即将先生的学术成就置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之中进行研究,既凸显了先生的学术品格,又展现了档案学术发展的坎坷历程,是后人研究吴宝康先生及其学术思想的首选之作。
《吴宝康学术年谱》一书,我们不止一次地研读,并向学界宣传推广,是所谓“佳作共欣赏,其义相与析”。首先就《吴宝康学术年谱》一书内容来讲,我们感受到了吴宝康先生对于档案的热爱,对于建设全国档案事业这一一生信念的坚定守护。《吴宝康学术年谱》的封面有“他是一座山”字样,书中也有多位学者这样评价先生。如书中第六卷“冯惠玲教授评价先生是中国档案事业的一座山,在中国档案教育界是一座山”;时任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同志指出“吴宝康不仅是无数档案工作者眼中的一座山,更是一泓充满了档案知识和人文思想的湖。当下,从事档案事业的后辈要将他所开创的中国档案文化事业继承与发扬下去,努力开创档案工作发展的新纪元”。我们深有同感,吴宝康先生确实是一座山,是一座档案学的不朽丰碑,他以一己之力将档案学这座大山直立在中国教育体系之上,并在山上广绘蓝图、亲自植树育人。前人“大树”已种,那么作为后继档案学人的我们在“乘凉”的同时,也应该按照杨冬权的要求,继续发扬前人的开创与奋进精神,为档案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就《吴宝康学术年谱》本身来讲,该书在编著前期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查阅、校订、对比以及编辑工作,这种以年月为序而后又主客相应的巧妙安排,都契合了作者所追求的“全面、系统、准确、客观”的基本原则,在人物写实上努力做到尽善尽美,也从侧面展现了作者的研究功力与对待学术研究认真严谨的态度。因此这也启迪我们对待学术研究,应秉持全面、系统、准确、客观的精神,融汇百家之言,且能创新思维、求真求实,推动我国学术研究发展。
总之,《吴宝康学术年谱》在内容安排上遵循准确、客观的原则,没有加入作者过多的个人情感;但在叙事上全面详尽、在结构上巧妙布局,体现了作者对吴宝康先生的景仰与敬佩之情。作者的些些心思流露在字里行间,读者读后觉得温暖,感受到了作者对先贤的深切怀念。由于在编著中采用了述而不作的写作手法,《吴宝康学术年谱》没有对吴宝康先生的个人品性进行深入描绘与刻画,也没有对先生的丰功伟绩进行总结与升华,但从客观上引入人物线索,以待后来人继续深入研究或撰写《吴宝康评传》。可以说,《吴宝康学术年谱》一书在人物传记的写作上,尽可能地达到了写实、求真、全面的高水准要求,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档案人物年谱。希望有更多的档案学人和学子能从《吴宝康学术年谱》一书中得到启迪,在各自的领域里拼搏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