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文东
技术演进是推动社会发展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新的媒介技术的兴起与普及,往往意味着一种新的传播规则在社会中的嵌入,在这种新规则的作用下,社会诸多方面将面临重组改造。互联网崛起以后,从门户网站到社交媒体,从PC时代到移动传播时代,整个社会的传播逻辑发生了巨大变化,场景、关系成为新规则中的关键词,公共传播实践场也随之开始转型,围绕公共事务,不同主体间公开的对话与沟通变得更具有可行性。然而,技术的演变并不仅止于此,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正在改写着现有的传播规则,万物皆媒的泛媒体化时代即将到来,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传感器、定位系统、机器人写作等技术为支撑,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方式都在发生转变,这样的改变也在悄然影响着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交往,重塑公共传播图景。
在智能媒介的推动下,公共传播呈现出泛在化、多主体化、精准化的特征。万众皆媒意味着公众参与的门槛大幅下降,公共传播的参与主体日趋多元,而万物皆媒意味着信息传输渠道以及信息来源的多样化,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智能化设备随时接收和发布信息,这将有助于促进公众对公共事务的即时参与,这也要求相关的机构需要有更快的响应能力和更加有效的沟通能力。基于智能化数据分析技术的内容生成与传播,使得那些具有潜在话题热度的公共议题更加快速地被挖掘出来,精准推送给相关用户,促进人们对与自身有关的公共议题的关注与参与。人机协作的信息生产方式能够对信息进行高效率的整合与传播,与议题有关的新闻、历史报道、关键性的碎片化信息快速形成结构化组合,图像智能识别技术的应用则为新闻现场人物、环境特征等关键要素的判断提供依据,为用户呈现出一个公共事件全面、精细的信息图谱,这有助于个体对事件的全面认知,加深多元主体间的沟通深度,延展沟通广度。而基于物联网传感器的信息采集与应用,则提供了新的信息传播维度与要素,未来网络公共参与除了基于语言与行动的考察之外,生理层面的数据将提供更具有预测性的参考。此外,面对虚假信息泛滥的情况,智能化事实核查技术可以核查假新闻或新闻失实内容,从而减少因为虚假信息造成的认知错误以及基于错误认知而展开的非理性讨论。
技术具有两面性。智能媒体给公共传播造成的影响也不例外,在探讨其积极作用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关注的是其中潜在的风险和问题。最突出的也是目前最受关注的一点是现有的算法存在的负面影响。算法过度依赖用户个人兴趣,以个人兴趣为标准的推荐,窄化了用户的视野,形成了“过滤气泡”,限制了用户对公共事务的参与范围。此外,从理性公共交往的角度来说,单纯迎合用户的观点而回避对立观点的推送,或者仅传播强势观点,对弱势观点选择性忽视,将无疑给异质群体的对话设置一个技术屏障,不同的群体限制在既有的观点和立场里,当需要进行公共对话时,缺乏共同的“视角”,这显然不利于共识的形成。与此同时,算法逐渐成为信息传播的核心规则之一,这意味着传播的权力正在从公共机构向技术公司转移。当以资本为驱动的技术公司掌握更多的公共权力时,传播的公共性是否有足够的保障?这也引发了学者们的担忧。此外,人工智能在加强事实核查的同时,也被用来制造虚假信息,比如基于AI技术的“视频换脸”,让视频也可以以假乱真,提升了虚假信息的甄别难度,公共交往的事实基础面临考验。
在媒介走向全面智能化的拐点上,我们需要充分评估智能媒介对公共传播的影响,尤其对潜在的风险有足够清醒的认识,理清主流媒体、公众、政府机构、技术公司等不同参与主体的责任,在智能媒体环境下构建平等、公开、包容的公共传播实践场,增进多元主体间的对话,促进认同与共识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