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子雄 姚大为
摘 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比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录像分析法,对网络上广为人知的徐晓东对决传统武术事件进行分析,并与早期散打和传统武术的实战交流进行类比,引出传统武术实战能力差的结论并对原因加以分析。以日本和泰国传统武术擂台化、体育化的实例,得出增强传统武术实战能力的方法以及将原本被看作“杀人技”的传统武术重新定位的必要性。
关键词:徐晓东 田野 嘉纳治五郎 柔道 大山倍达 空手道 泰拳 擂台化 体育化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2813(2019)10(b)-0208-04
Abstract: This paper adopts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tion, comparative study, logical analysis and video analysis. Xu Xiaodong, who is widely known on the internet, confronts the traditional Wushu events,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actual combat ability of traditional Wushu is poor, and analyses the reasons. Based on the examples of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in Japan and Thailand, this paper concludes the methods of enhancing the actual combat ability of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and the necessity of relocating the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which were originally regarded as "killing skills".
Key Words: Xu Xiaodong; Tian Ye; Kano Jigoro; Judo; Masutatsu Oyama; Karate; Muay Thai; Arena oriented; Sports oriented
1 徐晓东打假引发的思考
2019年1月12日,备受期待的终极勇士世界格斗精英赛在廊坊举行,本场比赛的焦点之战是被称为“格斗狂人”的徐晓东与“里合腿大师”的田野之间的对决。现年40岁的徐晓东1996年在北京什刹海体校接受散打训练,青少年时期曾获得两届北京散打邀请赛冠军,曾入围全国青年散打比赛前5名。由于成绩出色,毕业后留校任散打二队的教练员。2001年起开始钻研MMA(综合格斗),次年在北京成立“恶童军团”,这是国内第一个MMA组织。并与台湾柔术高手安迪进行了国内第一场真正意义的MMA比赛,虽然比赛结果是被安迪用巴西柔术降服,但这场比赛的意义是深远的,它开启了中国格斗面向世界的全新篇章。后来徐晓东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十字韧带受伤,不再参加比赛,专门从事MMA推广工作。而现年54岁的的传统武术练习者田野并未有任何可以考证的格斗经历,也没人知道所谓“里合腿”是一种怎样的传统武术,整场比赛在第二回合随着徐晓东的一个飞膝将田野击倒而结束。比赛过程堪称一场闹剧,田野并未对徐晓东造成任何实质性的威胁,相反徐晓东戏谑式的格斗方式让田野颜面尽失。虽然这场被冠以“世纪大战”的比赛名不副实,炒作成分较大,但其巨大的影响力也引起了广大民众对传统武术是否能走上格斗擂台的集体思考。在与田野的比赛之前,徐晓东先后曾与被称为“雷公太极”的雷雷以及代表咏春的丁浩进行了两场私下切磋,结果都以“传统武术”惨败告终。虽然以上三人不见得能代表传统武术的真实水平,但在世界顶级格斗赛事中确实没有一名冠军拳手是将中国传统武术作为主力格斗技。那么在国人心目中占有崇高地位的民间传统武术的实战能力真的如此羸弱吗?事实可以给出答案。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已经被讨论过多次,但此次旧事重提得益于互联网时代信息的极速传播而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广泛影响。1979年,当时的中国中央政府体委按照现代竞技体育模式,首先在浙江省体委、北京体育学院和武汉体育学院进行了武术对抗性项目的试点训练[1]。在当时武术热潮高涨的背景下,仅北京试点就有来自民间的参赛者近百余人,其中包括八卦掌、太极拳、大成拳等各种不同流派的传统武术。然而比赛没几天,成功晋级者只剩下了散打运动员。虽然这场为散打试点而举办的比赛距今已有40年,但比赛的过程与今天徐晓东对战“传统武术”的情形惊人地相似,无论传武练习者来自何门何派,从其现场表现完全看不出任何技击技巧。技术动作都以民间俗称的“王八拳”为主,号称练习某拳种多年的武师,在擂台上的表现也与市井之徒的街头斗殴别无二致,基本都是挨了几下重击就无法坚持比赛,能够晋级第二轮的都是当时第一批散打运动员。1987年,时任北京市散打运动创办者的梅惠志先生带领当时的北京散打队参加了在武当山举办的全国武术擂台赛。这场比赛较之北京试点比赛更加盛大,参赛的民间武师多打扮成和尚或道士的模样,有个武师在赛前还表演了单手将木板中的钉子拍出的绝技,然而此人在擂台上只挨了一腿便失去比赛能力。
虽然散打具有极强的实战能力,并且被官方定为传统武术的延续,但从散打的技术特点、规则限制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并没有完全体现中国各门各派传统武术的技术特点与文化内涵。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从拳套到护具,再到服装,全部参考自西洋拳击,文化传承方面存在较大的缺失。而且散打创立之初确实吸收了很多日式踢拳等现代技击的发力与技战术,所以在很多人眼中散打并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武术,尤其是部分曾惨败于散打的民间武术练习者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规则的限制,并宣称散打不过是“拳击加个腿”。这种观点虽然是毫无依据的,但确实反应了散打在很多人眼中并不能替代传统武术的现实。正因如此,民间传统武术要想增强实战能力还要走自己的路,不能笼统地认为散打就是传统武术实战能力的表现。
惨痛的事实证明,所谓民间武术才是中国技击精华的言论只是外行人眼中的一厢情愿而已,武侠小说中的江湖只不过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书生想象中的产物。中国武术散打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传统武术无法应用于实战的囧境,然而日本的空手道与韩国的跆拳道都源自本国的传统武术,这两种格斗术在今天的世界搏击擂台上依然占据重要的位置。为何唯独中国传统武术的擂台表现如此不堪一击,也许其他国家武术的发展史能回答这个问题。
2 传统武术如何具备实战能力
2.1 柔道的启示
与中国传统武术相似的情况也曾出现在日本,如同明治天皇推行明治维新将日本从被殖民边缘拉回最终转变为世界强国一样,日本的传统武术也经历了起死回生的重大变革。在日本武术发展史上,这种变革曾发生过好几次,都是由极具改革能力的实干家所领导。最著名的一次变革发生在明治维新时期,由嘉纳治五郎领导,将传统柔术改革为柔道,设计出了极具实战效果的训练方式,全面发展了明治时期的日本体育教育事业,赋予了柔道“精力善用,自他共荣”的精神。即便是在今天,这种精神依然指引着征战在世界各大顶级格斗赛事的日本格斗家们取得胜利。日本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在很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中华民族曾经因为故步自封而遭受苦难,然而这种默守陈规绝不应在中国的武术上重演,所以類似日本这种勇于求变的精神正是当今中国武术界应该探索与学习的。
2.1.1 嘉纳治五郎的启示
嘉纳治五郎(1860年12月9日~1938年5月4日),活跃于明治与昭和时期。创立了现代柔道,被称为“柔道之父”。作为明治维新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亚洲最早的奥委会成员,嘉纳治五郎穷尽一生的精力创建并推广柔道,凭借一己之力将站在失传边缘的日本古柔术整理归纳,发展成为现代柔道,最终发扬光大。“从此,柔道以全新面貌示人,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并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柔道热,其影响力之大超越了中华武术[2]。”嘉纳治五郎生活的时期正赶上西方思潮涌入日本,原本封建守旧的日本社会急于用西方文化将自己打造成先进的现代化国家。所以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柔术作为日本土生土长的传统武术被视作旧时代的产物,是应该被舍弃的东西。不少身怀绝技的柔术大师为了生活不得不走上街头,以卖艺为生。嘉纳治五郎年少时体弱多病,为强身健体,先后追随多位柔术大师学习日本古柔术。目睹了当时柔术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情况后,抱着一颗强国之心的嘉纳治五郎决心吸收各流派柔术的精华,重新制定了规则、礼仪与文化,引入了西方体育的科学训练方式。将柔术这种武术改革为具有格斗能力的体育项目,最终将其推广至全世界。现如今,柔道已经成为奥运常驻项目,数以万计的练习者每天在道场里挥汗如雨,这种传承自古代日本的武艺早已脱离失传的境地。
2.1.2 定位与改革
在将柔术转变为柔道的过程中,嘉纳治五郎最杰出贡献就是在教学方式上对传统柔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传统柔术最重要的训练形式包括“形”和“乱取”。“形”的练习类似中国武术的套路练习,可以单人按照编排好的动作练习,也可以双人按照特定的招数相互拆招。“乱取”类似于今天的散打,不按特定的套路来,两人进行自由摔法对抗。在日本传统柔术训练中,“形”的练习通常占重要地位,而嘉纳治五郎的教学是以“乱取”的练习开始,以“乱取”为主,遵从“形”与“乱取”不可偏废的原则[3]。”“形”的练习固然重要,但无法模拟真实对抗,取消了格斗技术的突然性和不可预见性。这样训练出来的学员很难将其运用到实战当中,遗憾的是,即便在21世纪的今天,这种陈腐的训练方式依旧被很多中国民间武术老师所使用,这样的武术练习与广播体操无异,根本无法满足实战需要。因为“形”的练习相对安全,不具备很强的对抗性,所以一些不追求对抗的练习者就会满足于只练“形”的训练方式。
中国传统武术中包含很多踢裆、插眼一类的致人伤残的技术,而这些技术往往被传武练习者当做武术中的至宝,以此区别现代搏击,并自视高人一等。然而这些技术导致了武术的训练不能随心所欲地进行,是否保留这些技术成了传武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嘉纳治五郎将柔术整理成柔道的时候也遇到过类似问题,传统柔术中有很多相当危险的技术,对待这些技术嘉纳治五郎毫不犹豫地将其从“乱取”中删除。因为在当时的日本枪械一类武器已经开始出现,柔术已无法起到防身的作用,无法防身的柔术已经失去了武术的意义。嘉纳治五郎为了使这种技艺发扬光大,必须将其重新定位,在这种情况下删除这些技术是必要的。然后将其由武术变成了竞技体育,赋予了新的含义,重新给予了柔术存在的意义。当今的中国民间传统武术面临的情况和明治维新时期的柔术极其相似,传统武术已经失去了防身的价值。像嘉纳治五郎一样重新定位武术,将民间武术家眼中的“杀人技”转变为现代体育,这种改革势在必行。
2.1.3 实践的重要性
嘉纳治五郎创立柔道的初期,这种革命性的事物并不被当时的柔术界所看好,默守陈规的柔术家们将这种新生的武术视作异端。明治18年,东京警视厅举办了一场柔术与柔道之间的对决,为的是选出一种更加实用的格斗技来武装警察。对于柔道这个新生的事物来说,正名的机会来了,在以讲道馆四天王为首的柔道选手大败各个流派的柔术高手。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此一役,柔道在日本的地位没有一种格斗术能与之比拟。现今中国的民间武术缺乏的正是实践,中国俗语有云“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说的便是武术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判断孰强孰弱的道理。民间武师往往一到实践的时候便搬出“术高莫用”等荒唐理论来搪塞,长此以往,民间武术逐渐演化为如同书生辩论一般的口舌之争。
2.2 泰拳帶来的启示
亚洲是多种武术的发源地,这些武术以及衍生的各种格斗技术每天都会被广泛应用于举办在世界各地的格斗比赛中。这些产生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格斗技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打击为主要攻击手段的站立格斗系,另一类是以摔倒降服为主要攻击手段的摔柔系。其中公认的站立格斗最强当属发源自中南半岛的泰拳,泰拳原本也是泰国的传统武术,脱胎于战场的格斗技术。由于亚洲人相较于西方人种身材普遍矮小,力量相对较弱,不能仅凭双拳击倒对方。所以泰拳这种武术被设计成拳腿膝肘四种武器,号称“八臂神拳”。“ 20世纪30年代,玫瑰园设立拳台以后,泰拳便开始成为一项具备一系列规则的体育运动[4]。”玫瑰园拳场的设立标志着作为传统武术的泰拳向现代体育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从此更加科学的训练方法,更加成熟的培养机制被引入泰拳训练,曾经的传统武术练习者变成了职业运动员。时至今日,泰拳经过近100年的发展早已变得和当初作为传统武术的泰拳大不相同,这100年里泰拳吸收了西洋拳击、空手道以及其他格斗流派的打击技术,这些进化使得拳手的水平更加精湛。如果将100年前的泰拳手放在当今的泰拳擂台上,恐怕无法挺过一回合。
事实上,回望20世纪初的泰拳,其技术水平与当今的很多民年传统武术几乎不相上下,然而,之所以产生了今天的云泥之别,主要是因为泰拳勇于走向擂台,技术经过了实战的不断检验并且推陈出新。与泰国相比,中国地域广袤、人口众多,民间产生的不同流派武术数量众多。其中可挖掘利用的武术资源远超泰国,然而真正将传统武术擂台化还面临很多困难。
首先,群众基础薄弱。中国民间对武术的认识多停留在武侠小说当中,时至今日还有相当多的人相信人类可以飞檐走壁、武功高手藏在深山老林之中。这样的认知使得人们在观看拳拳到肉的擂台格斗比赛时难以提起兴趣,主观上认为真正的高手应淡泊名利,不屑于参加擂台上的比赛。所以只有普及武术知识,让人民群众对现代格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提高观赏水平,才能促进传统武术擂台化的发展。
其次,民间武师过于看重面子。一旦输了比赛,便是再也抬不起头的大事情,轻则颜面尽失,重则影响经济收益。长此以往,便产生了恶性循环,武术练习者越不参加比赛,其格斗水平越低下。如此这般,造成了民间传武不能打的局面。要解决“面子问题”需要增强民间练武者的走上擂台的动机,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所写的论文中提出的动机理论,又称为需要层次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类动机的发展和需要的满足有密切的关系,需要的层次有高低的不同,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指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追求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动机,它的特征是对某一事业的忘我献身[5]。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只有满足民间武师的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才能打破面子的壁垒,真正实现民间武术走向擂台。在当今社会,唯有经济的力量可以满足以上所有层次的需要。所以但凡民间武术发展集中地区的武术协会应积极举办比赛,寻找赞助商,加大比赛奖金,从而增大比赛影响力。长线发展以增加观看武术比赛的群众基础,短线发展可以使用高额拳酬增强民间武师走上擂台的动力。最终短线回馈长线,广泛的群众基础增强了比赛收益,比赛收益刺激武师增强武艺,最终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
最后,没有带头人。当今社会的风气便是趋于平庸,人们多半选择四平八稳的处事原则,这一点放在武术界同样适用。要想让一门武艺擂台化,需要制定规则、举办比赛等,流程非常繁琐,需要倾注大量时间与金钱,其结果往往是费力不讨好。很多城市所谓的武术协会往往由一些年纪较大的长者组成,受过往经历所影响,这些人普遍缺乏热情与改革的精神。
3 结语
中国传统武术本是战争时期军队上阵杀敌的必备技巧,这些技巧随着不同时期卸甲归田的士兵流入民间。在民间演变的过程中由本来的器械格斗技逐渐演变为徒手格斗技,随着时代的推移增加了很多仪式化、宗教化的动作与内涵,这个过程使得最初的实战性削弱了不少。再后来,世界各国的武术都逐渐发展成了体育项目,而民间的传统武术至今没能经历这一环节,进一步变成了今天的纸上谈兵。所以,使传统武术经过擂台的检验并且最终完成体育化的过程是将民间传统武术的技击性发扬光大的唯一途径。
参考文献
[1] 张四方.散打与泰拳的对比研究析论散打的发展[D].武汉体育学院,2014.
[2] 韩璐.嘉纳治五郎武道思想研究[D].中北大学,2017.
[3] 郑旭旭,袁镇澜.从术至道:近代日本武术发展轨迹[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4] 陶飞.泰拳运动入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4.
[5] 亚伯拉罕·马斯洛[EB/OL].(2017-07-20)[2019-03-09].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73378228612700&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