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锋
疫苗的发明和疫苗的预防接种被认为是人类公共卫生领域中降低传染病的有效干预手段,世界各国政府都将疫苗接种列为最优先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崔富强研究员在接受采访时说,新中国成立70年来,通过实施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使我国城乡居民远离了多种传染病的威胁,有效保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当前,来自新老传染病的威胁依旧存在,传染病防控仍面临巨大挑战,我国免疫规划工作任重道远。
计划免疫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崔富强研究员说,我国免疫规划的发展历经了三个历史进程,分别是1950年到1977年的计划免疫前期,1978年到2000年的计划免疫时期和2001年以后的免疫规划时期。
崔富强研究员介绍,计划免疫前期的目标是控制传染病,这一阶段的工作特点是根据季节、人群进行突击接种。1950年政务院发出《关于发动秋季种痘运动的指示》,原卫生部于1959年下发《关于加强预防接种工作的通知》,具体规定接种伤寒、霍乱、白喉类毒素、副伤寒、鼠疫等疫苗的要求,1963年原卫生部发布《预防接种工作实施办法》,要求重点做好鼠疫、霍乱、天花、白喉、乙脑、卡介苗、伤寒、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等10多种传染病的预防接种。这一阶段全国尚无统一的免疫程序和对重点传染病、重点地区及重点人群的接种工作,1965年,原卫生部发出通知,要求预防接种工作必须面向农村,为5亿农民服务。
天花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接种人痘预防天花的国家,新中国成立以前,天花猖獗。1950年,我国在各地开展了大规模的普种牛痘苗工作,积极推行卡介苗接种,到20世纪60年代天花被消灭,消灭天花成为我国在实施计划免疫前的最辉煌成就。同时,我国在一些重点地区开展了霍乱、鼠疫、斑疹伤寒和百日咳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有效控制了白喉、麻疹、脊灰等急性传染病的流行。随着可用于儿童预防接种的疫苗品种的不断增多,各地逐步将预防接种工作纳入计划管理,明确了接种对象并按规定实施接种,形成了计划免疫的初步概念。20世纪70年代中期,国务院批转原卫生部《关于大力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报告》,预防接种作为防治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受到高度重视。
1978年,我国开始实施计划免疫。计划免疫时期的目标是大幅提高疫苗接种率,疫苗接种更加科学化,管理更加规范化。计划免疫时期的工作可分为三个阶段:1978年到1985年第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加强计划免疫基础能力建设。原卫生部于1978年下发《关于加强计划免疫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国在3年内普遍实行计划免疫,即有计划地实施预防接种工作,力争尽快降低白喉、脊灰、麻疹等传染病发病率,预防接种从此步入计划免疫时代。1980年,原卫生部在《预防接种工作实施办法》中确定,以百白破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麻疹疫苗等作为国家儿童基础免疫制品,在乙脑流行地区可增加乙脑疫苗。
1981年,原卫生部下发《關于中国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进行“冷链”合作项目的通知》,首先在湖北、广西、四川等省(区)进行冷链建设试点。1982年10月召开了全国计划免疫工作会议,会后相继颁发了《全国计划免疫工作条例》等文件,统一了全国儿童免疫程序,进一步明确对适龄儿童进行百白破联合疫苗、卡介苗、脊灰减毒活疫苗、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
1986年到1990年我国计划免疫工作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目标是普及儿童免疫。1985年8月,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作出庄严承诺,到1988年以省为单位儿童免疫接种率达到85%,到1990年以县为单位儿童免疫接种率达到85%,分两步于1990年实现普及儿童免疫的目标,这一指标也被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中。
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将每年4月25日确定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成立了由原卫生部、全国妇联、全国残联等多部委组成的“国家计划免疫协调小组”,20多年来,围绕控制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加强常规免疫、消灭脊灰、消除麻疹等宣传主题在“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开展了大规模的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社会宣传动员活动。1987年,原卫生部下发《关于加强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通知》和《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试行)》等预防接种指导性文件。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传染病法在法律层面上保证了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1989年3月和1991年3月,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支持下,国际专家对中国计划免疫工作进行了联合评审,确认中国以省和县为单位,1岁内儿童卡介苗、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麻疹减毒活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接种率分别达到85%,按期达到普及儿童计划免疫目标。1992年起,我国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
1991年到2000年我国计划免疫工作进入第三阶段,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在维持疫苗高接种率基础上,控制或消灭疫苗可预防传染病。针对严重威胁儿童青少年生命健康的脊灰,1988年,中国政府积极支持和响应第41届世界卫生大会关于2000年在全球消灭脊灰的决议,确立了中国在1995年消灭脊灰的目标,并将此作为国务院颁发的《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的目标之一,《纲要》同时提出,到1995年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和加速控制麻疹。1991年,原卫生部正式下发《全国1995年消灭脊灰规划》,1995年后我国阻断了本土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传播。2000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西太平洋区的所有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在内都已阻断了本土脊灰野病毒的传播,消灭脊灰是我国在计划免疫时期取得的一大重要成果。
崔富强研究员说,计划免疫时期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预防接种工作的重要发展阶段,实现了无本土脊灰的目标,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疫苗针对传染病的有效控制和监测系统,实现了分别以“省、市、县”为单位的3个85%目标。计划免疫冷链系统基本建立,预防接种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了较低水平。
此外,通过国际合作我国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大幅度提升,安全接种得到有效推广。中国政府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美国疾控中心等许多国际组织或机构在免疫规划领域开展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合作,在国际组织的支持下,我国脊灰、麻疹、乙肝得到有效控制。自1982年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为中国提供了约3500万美元的经费支持,其中近70%的经费用于采购疫苗运输车、冷藏车等,此后又继续出资用于补充冷链设备和持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等。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国实施消灭脊灰工作给予了物质和技术方面的支持,20世纪90年代后期,世界卫生组织在山东、河南等地开展了消除麻疹试点工作,协助中国建立了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体系。
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
崔富强研究员介绍,进入21世纪,从2001年起我国开始进入免疫规划时期。2001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卫生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的通知》。2004年12月修订后的《传染病防治法》明确,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对群众免费接种,2005年《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出台,标志着国家免疫规划工作走向法制化和规范化。
2007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2008年,原卫生部等五部委发布《关于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通知》,《通知》要求在原有国家免疫规划基础上,将流脑疫苗、甲肝疫苗、麻腮风疫苗、乙脑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用以预防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流脑、乙脑、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5种传染病,对儿童实行免费接种;用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替代全细胞百白破疫苗;在钩端螺旋体、炭疽、肾综合征出血热等流行地区,对特定人群进行疫苗免费接种。通过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国家免费提供的疫苗增加到14种,预防15种传染病,免疫接种人群也从儿童扩展到成人。
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取得显著成效。通过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我国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从1992年的9.7%降至2014年的0.3%。白喉每年曾导致数以十万计儿童发病,普及儿童计划免疫后到2006年,我國已无白喉病例报告。我国麻疹年发病人数在20世纪中期曾高达900多万,至2017年发病人数已不到6000例。我国20世纪60年代流脑发病最高年份曾达304万例,至2017年发病人数降至200例以下,中国免疫规划工作取得的重大进展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扬。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不仅大幅增加了疫苗种类,而且免疫策略也进一步进行了调整,实行常规免疫、强化免疫、应急接种等相结合的免疫策略,疫苗接种率维持在90%以上。疫苗冷链管理工作逐步规范,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质量不断提高,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水平逐步提高。通过实施预防接种,乙肝得到有效控制,维持了无本土脊灰,麻疹等大多数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发病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崔富强研究员说,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疫苗预防接种法律法规和制度不断健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1980年颁布,2004年和2013年分别得到重新修订,2006年出台《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2008年发布《关于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通知》。为保证预防接种安全,2008年原卫生部出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2011年《疫苗供应体系建设规划》出台,2014年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工作的指导意见》,2016年发布《儿童疫苗国家免疫规划程序(2016版)》,2017年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成立国家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的通知》《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等。2019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获得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
我国预防接种服务体系不断得到加强。建立了由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组成的管理体系,由各级疾控机构组成的指导体系,由冷链系统、信息系统、物流系统等组成的支持体系。建立了覆盖全国的预防接种服务体系,包括城区街道预防接种门诊、乡级预防接种门诊、村级预防接种单位、产科预防接种单位、二类疫苗接种门诊等接种单位约15.5万个,规范开展预防接种服务。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人口密度、服务半径、地理条件和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等情况,合理规划和设置了接种单位。接种单位对执行预防接种的人员要求持证上岗,定期培训,考核合格上岗。预防接种门诊的设施做到规范化,包括足够的场所和接种台设置,具备相应冷链设备以及冷链管理AEFI监测处置等。按照监测方案要求,接种单位需及时报告和确处置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实施严格儿童接种疫苗前预检和告知制度,按照《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做好接种疫苗后的记录并正确上报接种数据,接种单位还要按要求公示使用的疫苗品种、禁忌、收费标准等。
崔富强研究员介绍,2004年以来,中央财政经费投入力度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持续加大,用于疫苗和注射器采购,监测、强化免疫、接种服务费等。监测系统运行日臻完善,建立了AFP、出疹发热、流脑、乙脑、乙肝等专病报告监测系统,疫情防控报告涵盖脊灰防控风险评估、麻疹防控风险评估、消灭脊灰进展报告、消除麻疹进展报告和其他疾病防控报告等。建立了疫苗接种监测系统,包括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和二类疫苗接种情况。目前接种率报告完成率以县为单位达到98.80%,以乡为单位达到97.25%,总体接种率达98%以上,国家免疫规划是筑牢我国公共卫生的基础,每年预防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达到约5亿剂次,第二类疫苗1.03亿剂次。建立了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不良反应监测报告以县为单位比例达到94.19%,年AEFI个案报告16万例,其中一般反应占92.3%,异常反应占6.3%,偶合其他占1.4%。
2006年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开始支持我国西部重点省份开展常规免疫项目,以提高农村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和流动儿童获得预防接种服务的可及性。2002年至2009年,“卫生部/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合作项目”共投入7600万美元,用于支持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贫困县开展乙肝疫苗接种预防和安全注射,免费为当地适龄儿童提供乙肝疫苗和接种疫苗所用的自毁型注射器。通过项目实施加快了我国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的进程,保证了疫苗的可及性和接种率,项目实施地区新生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达到93%,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达到91%,项目取得显著成效。
病毒性肝炎防控获得巨大成功
“接种疫苗是防控病毒性肝炎的重要措施,40年来通过实施甲肝和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我国成功降低了甲肝和乙肝的发病率和感染率”,崔富强研究员说。
崔富强研究员介绍,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与液体、母婴和性传播,长期携带病毒会对肝脏造成持续性损害而引发肝硬化和肝癌。2015年,全球约有2.57亿HBV感染者,西太平洋地区由病毒性肝炎导致的死亡人数已超过艾滋病、结核和疟疾导致的死亡人数的总和。中国占西太平洋地区人口的78%,病毒性肝炎造成的疾病负担远高于西太区其他国家,仅慢性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就占全球三分之一,每年因原发性肝癌导致的死亡人数占全球55%。病毒性肝炎是影响我国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也是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优先需要控制的重大传染病。1979年我国在209个县对27万人开展了病毒性肝炎感染率调查,结果发现中国人群甲肝抗体阳性率为71.4%,HBsAg携带率为8.75%,提示中国人群存在较高的病毒性肝炎疾病负担。1992年我国又在145个国家级疾病监测点,对67 017名1岁至59岁人群开展了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乙肝病毒总感染率为57.6%,HBsAg携带率为9.75%,5 岁以下儿童 HBsAg 携带率为9.67%,研究结果确定了我国病毒性肝炎感染的年龄、人群和地区分布特征,为国家制定控制病毒性肝炎防治策略提供了关键的决策依据。
40年来,通过大力实施疫苗免疫策略以及加强血液筛查、诊疗服务等方面的监管,通过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措施,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和感染率显著降低,而在上述措施中预防接种效果尤为显著。中国第一代血源乙肝疫苗于1975年研制成功,1995年国产基因工程乙肝疫苗问世。从1992年起新生儿乙肝疫苗自费接种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提倡所有新生儿于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首针乙肝疫苗。2001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将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从2002年起,乙肝疫苗由国家财政全额支持,为新生儿和适龄儿童提供免费接种。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后儿童接种率逐年提高,2004年全国计划免疫综合审评结果显示,12个月龄内儿童乙肝疫苗3剂全程接种率、首剂及时接种率分别由2001年的82.4%、63.5%,上升到2003年的89.8%、75.8%,与1999年相比儿童乙肝疫苗首剂及时接种率高出46个百分点。2017年我国新生儿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提高至96%,全程接种率上升至99%。2009年至2011年,我国用三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对1994年至2001年间出生的15岁以下未接种人群补充接种乙肝疫苗,累及补种6800多万人。
崔富强研究员介绍,通过实施乙肝疫苗国家免疫规划,保护了新生儿免受HBV感染,减少了母婴传播,从根本上减少了新发慢性HBV感染。2006年为评价国家防控病毒性肝炎的效果,原卫生部组织在全国160县开展了1岁至59岁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共调查81 775人。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岁至59岁人群HBsAg携带率为7.18%,其中5岁儿童HBsAg携带率下降至0.96%。与1992年的调查相比,HBsAg携带率明显下降,接种乙肝疫苗的人群较不接种疫苗的人群下降更加显著。
2014年,再次对全国31 772名1岁至29岁的人群进行了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30岁以下人群HBsAg携带率为4.40%,较1992年的9.67%下降5.27%;15岁以下人群的HBsAg携带率由10.8%降至1.08%,5岁以下儿童HBsAg携带率降至0.32%,全国适龄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在不同地区和性别之间没有差别,实现了真正的公共卫生均等化。上述调查数据不仅为制定和评价控制病毒性肝炎的决策提供了科学证据,而且证明国家采取的乙肝防控策略是有效的。据推算,1992年以来全国感染HBV的人数减少约2亿人,HBsAg携带者减少3000多万人,约1亿名儿童免受 HBV 感染,预防和控制乙肝为国家节约了巨额医疗经费。实践证明,以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阻断母婴传播为主的预防策略取得了巨大成功,也是人類防控传染病的经典案例。2012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正式验证,中国实现了将小于5岁儿童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率降至1%以下的目标,中国乙肝疫苗免疫规划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21世纪公共卫生领域的伟大成就之一。
崔富强研究员介绍,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1998年底由于食用被HAV污染的毛蚶,上海发生甲肝大流行,给人民健康和社会生活造成巨大影响。接种甲肝疫苗是预防和控制甲肝的有效手段,2007年甲肝疫苗纳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我国2012年甲肝疫苗第一针报告接种率为99.4%,第二针报告接种率为98.8%。通过预防接种,加强饮水和食品卫生等综合管理措施,我国全人群甲肝发病率从1990年的52.6/10万,降至2012年的1.81/10万,2017年降低至1.37/10万。2008年至2011年和2012年至2016年的甲肝报告发病数,较2004年至2007年明显下降。甲肝疫苗纳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对控制全国甲肝疫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甲肝发病数由最高的2008年的56 052例降至2018年16 196例,下降了71%。
崔富强研究员说,实践证明,我国提出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疫苗预防接种为基础的防控病毒性肝炎的策略是行之有效的,大幅度降低了甲肝、乙肝等的感染率和发病率。但病毒性肝炎防控仍存在巨大挑战,在重点做好新生儿乙肝疫苗常规免疫工作的基础上,应逐步开展医务人员、糖尿病人群等HBV感染高风险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工作。以国家免疫规划为基础,维持高水平的保持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不断提高乙肝病例报告监测质量,继续对西部农村地区常规免疫规划工作给予倾斜。虽然目前我国甲肝的发病处于较低水平,但局部发生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应特别关注学校等集体单位的甲肝疫情监测。
消灭脊灰避免百万儿童残疾
崔富强研究员介绍,脊灰又被称为小儿麻痹症,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一般以5岁以下儿童发病为主。1953年起我国将脊灰列入传染病报告,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每年报告脊灰20 000例至43 000例。我国于1956年建立了猴肾单层细胞培养技术,为培养脊灰病毒奠定了基础。1959年,中国医学科学院顾方舟等4人前往苏联学习脊灰灭活疫苗和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制造技术,顾方舟等回国后于1960年3月试制出首批500万人份国产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PV),1960年至1961年在北京、上海等15个城市的450万7岁以下儿童中进行了OPV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及流行病效果研究,结果证明中国生产的OPV疫苗安全有效。1963年,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等研制成功脊灰糖丸活疫苗。1964年,原卫生部批复《脊灰口服疫苗制造及鉴定暂行规定》,脊灰疫苗正式投产。1975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改进了脊灰疫苗剂型,1982年,用人二倍体细胞制备脊灰活疫苗研制成功,1985年,脊灰Ⅰ+Ⅱ+Ⅲ三价糖丸疫苗研制成功并开始大量投入使用。
1960年,我国自行研制成功口服脊灰疫苗后,1965年开始在全国逐步推广使用后,脊灰发病和死亡急剧下降,到20世纪70年代发病数较60年代下降37%。进入20世纪80年代,实施计划免疫后脊灰的报告发病数进一步下降,1988年仅报告脊灰667例。1998年以省为单位,1990年以县为单位,1995年以乡为单位,我国儿童免疫接种率实现了达到85%的目标,2001年以来,儿童常规免疫脊灰疫苗报告接种率均在98%以上。预防接种有效阻断了脊灰野病毒的传播并实现了无脊灰目标,全国脊灰发病数由最高1964年的43 156例,降至1994年后的无本土病例报告,下降了100%。
在开展消灭脊灰活动过程中,国家及时调整工作策略,在脊灰疫苗常规免疫基础上,连续多年开展强化免疫活动,提高了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的工作质量,脊灰发病数和野病毒分布显著减少。自1990年开始,部分省开展了局部地区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工作。1990年至1991年有6个省(区、市)至少开展了一轮强化免疫。1991年、1992年增加到18个省(区、市),1992年、1993年达到29个省(区、市)。1993年12月5日至6日和1994年1月5日至6日,全国范围开展了两轮强化免疫活动,每轮约有7400万0岁至3岁儿童接种了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成为当时世界上强化免疫服苗人数之最。1993年至2000年,全国共对4岁以下儿童开展了7次14轮脊灰疫苗强化免疫,累及免疫儿童约8亿剂次。
通过维持高水平的脊灰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辅以强化免疫作为补充,建立起了牢固的人群屏障,有效控制了脊灰的流行。1994年9月,我国报告最后一例由本土野病毒引起的脊灰病例后,未再发现本土野病毒病例并及时发现4起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疫情,避免了在中国本土的传播。据统计,自20世纪60年代初脊灰疫苗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以来,我国至少避免150万儿童因脊灰所致麻痹,至少避免11万儿童因脊灰所致死亡。2000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包括中国在内的西太平洋区的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已阻断了本土脊灰野病毒的传播,标志着中国实现了向国际社会承诺的无脊灰的目标。
2019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34号主席令,授予顾方舟等5位科学家“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顾方舟教授是我国脊灰疫苗的开拓者之一,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消灭脊髓灰质炎这一儿童急性病毒性传染病的战斗中。他在脊髓疫苗研发上的重要贡献是确定了疫苗研发的技术路线,在是采用活疫苗技术路线还是采用死疫苗技术路线的艰难抉择中,顾方舟教授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承担了选择活疫苗路线可能的责任与风险,决定中国脊灰疫苗研发采取活疫苗技术路线,以保证能够实现广泛接种和人群免疫。顾方舟教授另一大贡献是将液体疫苗制成固体糖丸,不仅方便了疫苗贮运,而且解决了幼儿喂药的问题。
崔富强研究员指出,由于脊灰病毒可以在人群中循环并可通过健康携带者远距离传播,在全球最终消灭脊灰目标达到之前,只要有其他国家和地区存在脊灰病毒的传播和流行,中国就始终面临着脊灰野病毒输入而引发脊灰病例的风险,尤其是与脊灰野病毒流行国家接壤的地区的风险更值得关注。因此,在全球彻底消灭脊灰之前,我国仍需加强脊灰常规免疫和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工作,加強脊灰实验室能力建设,开展风险评估和应急演练培训等,确保无脊灰状态。
多种疫苗可预防疾病得到显著控制
崔富强研究员介绍,天花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天花流行猖獗。1949年至1952年全国种痘5 亿多人,天花病例大幅度下降,由1950年的43 286例降低到1954年的847例,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初消灭了天花,较世界卫生组织1980年宣布全球根除天花提前了10多年。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传染性、有明显季节性的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威胁儿童生命和健康。我国从1965年开始大规模使用液体麻疹疫苗,为提高疫苗病毒滴度的稳定性于1986年改用冻干型麻疹疫苗。2007年我国开始实行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预防接种由原来的麻疹单价疫苗改为使用含麻疹成分的联合疫苗。2000年以来,全国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均在97%以上。2004年到2009年,全国27个省(区、市)先后开展了对目标儿童的麻疹疫苗补充免疫活动,共接种约1.86亿人次。2010年9月,全国又开展了一次对适龄儿童的麻疹疫苗补充免疫活动,实际接种约1.03亿人次。
数据显示,1959年我国麻疹报告发病率高达1432.4/10万,1965年启动接种液体麻疹疫苗后发病率开始下降,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病率为200/10万~600/10万。1978年,我国开始实施儿童计划免疫,麻疹发病率继续下降,1986年发病率降至20/10万以下,1998年,中国提出加速控制麻疹规划,当年麻疹发病率为4.54/10万,随着全国消除麻疹策略措施的进一步落实,2009年全国麻疹发病率降至3.95/10万。2010年全国开展麻疹疫苗补充免疫活动,2012年全国报告麻疹6183例,报告发病率0.46/10万,为历史最低水平。麻疹由发病数由最高的1959年的9 444 659例,降至2018年的3940例,下降超过99%。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新生儿破伤风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提出到2010年消除新生兒破伤风。20世纪90年代以来,卫生部门在新生儿破伤风高危地区开展了育龄期妇女破伤风类毒素(TT)接种、推广住院分娩等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策略。1995年,全国542个县开展了针对育龄期妇女的TT突击接种,约2300万妇女得到免疫。1998年,在世界卫生组织等的支持下,甘肃、内蒙古等新生儿破伤风高发地区,先后实施了育龄期妇女TT强化免疫接种活动。2000年以来我国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工作取得较大进展,2000年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共报告新生儿破伤风3293例,发病率约为0.2‰;至2009年报告病例降至1412例,发病率0.08‰;2010年报告病例为1057例,2011年报告病例785例,这一年中国大陆所有市(地)均达到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控制目标,及以县为单位发病率低于1‰。2012年10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消除孕产妇和新生儿破伤风。
崔富强研究员建议,依托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和疫苗全程追溯系统建设,加快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早日实现疫苗管理、预防接种管理、冷链管理和AEFI监测管理的信息共享,国家平台与省级平台对接和数据交换,跨省异地预防接种信息交换,与全员人口数据库和居民健康档案共享,同时加快大数据分析平台和免疫规划信息展示平台建设。
崔富强研究员最后表示,传染病防控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卫生健康事业取得巨大成和影响最为广泛的工作之一,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由1970年的7000/10万下降到2018年的559.4/10万,死亡率从20/10万下降到1.68/10万。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法定传染病病例从诊断到网络报告的平均间隔时间缩短到4小时,实现传染病动态监测,传染病漏报率明显下降。但随着全球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以及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等不断变化和疾病谱的改变,来自新老传染病的威胁仍旧存在,传染病防控仍面临巨大挑战,我国免疫规划工作任重道远。未来,企业要研制更多的新疫苗和高质量的疫苗,以满足人民群众防病需要;新疫苗也要能及时纳入国家免疫规划,让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到新疫苗带来的好处;疾病预防要与医改和家庭医生签约相互融合,将儿童免疫规划扩展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免疫规划。
“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预防接种服务应是我们工作的动力”,崔富强说。
专家简介
崔富强,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任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乙肝专家委员会委员,全球消除病毒性肝炎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联合国咨商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专委会专家。任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性疾控防控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分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管理分会常委、卫生检验分会常委、疫苗和免疫分会常委等。曾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副主任等职。长期从事病毒性肝炎和疫苗可预防疾病的流行病学、免疫预防、乙肝病毒的母婴阻断、高危人群免疫等研究。承担国家“十五”攻关、国家传染病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课题等课题多项,获中华预防医学科学技术二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