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耕
[摘 要]党的十九大指明了我国发展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新时代要求提高人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的文明程度。社会公德是最基本的社会道德,只有把社会公德建设好了,才能夯实道德建设的基础。从理论上讲,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从历史上讲,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是新时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是新时代社会变迁和社会生产方式变革的需要;从现实性上讲,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是应对新时代公德观念淡漠、道德功能部分弱化这个现实的需要;从國际交往上讲,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是新时代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需要。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公德
[中图分类号]B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19)06-0058-0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重点课题“法治文化视角下社会公德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7ZD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1]P10一个国家强不强,不仅体现在经济、科技、军事上,更体现在文化上,文化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正如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1]P42。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在整个道德体系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关头,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公民整体道德素质、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特别注重社会的公德建设并把社会公德作为各民族间联系的纽带。早在1864年马克思在《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中就讲到,要“努力做到使私人关系间应该遵循的那种简单的道德和正义的准则,成为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中的至高无上的准则”[2]P607。马克思在这里讲的“简单的道德和正义的准则”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即社会公德,并指出了社会公德在各民族间交往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样,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阐述未来社会的时候也指出,因为它是一个“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旧社会的痕迹”[3]P304。这一方面表明按照马克思的设想,社会主义在道德水准上一定是一个比资本主义更高水平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也表明要实现社会主义,在精神和道德方面要消除旧社会的痕迹,即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道德规范。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指出,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法治建设的迫切性日渐凸显,但这并没有降低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与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结合的市场经济。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现实也表明,无论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多么完善,都不可避免地会带来精神和道德方面的消极影响,同样需要道德的建设。
加强社会公德建设也是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相一致的。如果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角度考察社会主义的道德现象,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必然建立在集体主义道德原则之上,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人际关系的重要调节器。而按照集体主义原则,在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就要求个人从属于社会,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保障。正如刘少奇所说:“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不能离开个人的利益,我们的国家充分保障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这些公共利益正是满足人民群众的个人利益的基础。”[4]P161-162同时,集体主义也是在社会主义社会评价善恶、美丑、荣辱的标准。由此可见,加强社会公德建设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是相一致的。
加强社会公德建设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也是社会主义社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最基本的、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它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是无产阶级在革命战争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强调军队是人民的军队,要求军队尊重人民、爱护人民,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说话和气,买卖公平,不打人骂人,不调戏妇女等。对放下武器的俘虏不虐待、不打骂、不搜腰包。这些革命的人道主义在建国后逐渐演变为人和人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友爱的关系。另外,党和国家还制定了一系列医疗卫生和福利政策来保护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从各方面关心他们的尊严、荣辱及幸福。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就指出:“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要大力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尊重人,关心人,特别要注意保护儿童,尊重妇女,尊敬老人,尊敬烈军属和荣誉军人,关心帮助鳏寡孤独和残疾人。要遵守公共秩序,讲文明礼貌。要提倡人人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环境和资源,自觉履行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在国家安全受到威胁,社会公共安全受到危害的时候,要挺身而出,英勇斗争”[5]P128。
二、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是新时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列宁曾说社会公德是“数百年来人们就知道的、数千年来在一切处世格言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6]P247。也就是说,社会公德是千百年来人们在共同生活中逐步积累、不断完善、发展起来的经验结晶。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标志之一。同样,习近平也指出:“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7]P160。
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也是延续的。不继承传统就没有根基。中华文明五千年,延续下来的德治思想确实有其弊端,但其中更有积极因素值得现代人吸收和借鉴。恩格斯曾指出,古代的联合体都将“意识形态的附带目的”“奉为神圣”,“只有资本主义的商业社会才是完全清醒和务实的,然而是庸俗的”;“未来的联合体将后者的清醒同古代联合体对共同的社会福利的关心结合起来,并且这样来达到自己的目的”[8]P447。也就是说,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设想的未来社会既有现代社会的“务实”和“清醒”,也继承了传统社会的德治精神。我们千万不要忽视德治精神,中国正是依靠德治精神创造了世上少有的古代文明。古代圣君尧就特别重视用对民众的伦理教育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主张父子要讲究亲情,君臣要讲究道义,夫妻要讲究内外有别,兄弟要讲究长幼有序,朋友要讲究言行有信。中国儒家文化更重视道德教育,既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为政之德,也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际交往原则。到了近代,放眼看世界的先驱们如严复、梁启超、蔡元培等人在对传统社会公德审视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公德意识,强调人们应该具有公共责任心。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则确立了人人平等的无产阶级道德,建国后又培育出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高尚社会风尚。这都是中华民族在道德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由于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人们在强调经济利益、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往往忽略了道德的构建和重塑。早在1983 年,邓小平就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9]P144。
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是法治经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一定要遵循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社会主义性质。从历史传统上来讲,中国和西方不同。在西方,政治生活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后,道德教化与政府治理是分离的,道德教化是宗教的事情,政府无权干涉。在中国的历史传统中,政府不但担负着社会治理的责任,而且肩负着道德教化的任务。并且,政府往往通过道德教化来实现对社会的治理。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要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结合起来。从社会主义性质来讲,我们所建设的法治国家和传统社会的法律政令也有根本区别。传统的法律政令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制定的,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是镇压人民群众的暴力工具。社会主义法制是在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由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反映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体现的是人民群众的意志,保障的是人民群众的权利。这就使得人民群众能够自觉自愿地维护国家法律,按照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当然,由于历史的惯性,按照法律来规范自己行为的意识还有待于培育,培育这种意识也是法治与德治的结合点。
随着现代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重建社会道德体系,尤其是社会公德体系至关重要。社会公德建设可以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动力支持。我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P11,“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1]P29。而社会公德,作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不但可以为其它道德的培育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还可以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给整个社会带来良好的精神风貌,为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注入热情和动力。
三、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是新时代社会变迁和生产方式变革的需要
任何社会道德规范都体现着一定的社会关系,并调节和整合着这个社会。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10]P143-144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在传统时代,以家族为单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群体本位的社会结构所产生的道德规范体系使人们过着一种单纯、亲密的生活。那时的道德规范讲究“父子有亲、君臣有义、长幼有序、男女有别”,层次明显,等级分明。长期的革命战争和计划经济时代,虽说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血缘本位,但人员流动并不充分,尤其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城乡二元结构限制了人员流动。城市和国有企业的人群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长期以來人们固定在一定的区域内,相互之间也都非常熟悉,也就是说,同样处在熟人社会之中。这时所追求的是以义务为本位,强调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道德规范,倡导“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舍利取义、大公无私”。改革开放之后,计划经济转变为商品经济,可以说这是我国历史上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一是打破了以血缘联系纽带使个人处于无亲情和血缘的共同体之中;二是打破了传统的等级关系使个人处于平等的独立的社会地位;三是要求尊重个人权利,彰显个人价值,只有在尊重个体利益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促进集体利益的实现。这些变化就使得社会道德规范体系不再是传统社会的尊卑有礼、等级分明,也不再是计划经济时期的那种只注重个体对社会和群体义务的“公而忘私,舍己为人”,而是更加注重“合理求利”“人我两利”“以义取利”“诚实信用”“契约文明”以及“个性自由”“人格平等”“政治民主”“规则公平”“程序公正”“分配正义”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之间的交往也日益频繁,人们相互之间处在陌生人社会之中,这就必须更加强调社会公德建设。在社会化交往中既要求公民遵循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又要求公民投身到社会化的潮流之中,超越个人道德的局限,将目光更多地投注到自身以外的社会之中,积极关注公共事务。中共中央2001年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就从公共交往的视角提出了“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公德规范。但整体来讲,时至今日我国的社会公德建设仍然还处在公民与社会良性互动的创建之中。
再者,随着社会的变迁,社会道德产生的机制也发生了变化。在传统社会,道德的产生机制是由内而外的,通过修身、养性来规范自己的外在行为,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只有通过修身、养性使自己的道德境界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有大的作为。而现代社会道德产生机制则是由外而内的,需要通过社会的要求和强制使每个人都意识到在各种社会活动中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正如康德所说:“道德法则对于绝对完满的存在者的意志是一条神圣性的法则,但对于每一个有限的理性存在者的意志则是一条职责法则,一条道德强制性的法则,一条通过对法则的敬重以及出于对其职责的敬畏而决定有限的理性存在者的行为的法则。”[11]P82一是因为在市场经济运行条件下,市场主体必须对其产品和经营行为负责,否则消费者就不敢也不会消费其产品;二是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同时也会带来诸如环境污染等负面效应,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三是虚拟社区的产生使人们所面临的环境复杂多样并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有时很难对一个人的行为作出正确与错误、善与恶的判断,甚至原来被认为错误的或恶的行为现在有的也变得不那么错误或恶了,这就要求“在每个‘当下存在的时刻或‘独断的境遇中,人们都必须依据当时当地的境遇本身,提出解决道德问题的办法”[12]P13。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这种境遇时,人们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往往会否定共识性法规和规范。尤其是在当今的中国社会,社会公德还在公民与社会良性互动的创建之中,责任伦理还没有建立起来,更易出现这种现象,否则就不会出现那么多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更不会有三鹿奶粉和劣质疫苗这种伤害人身的食品药品出现。
四、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是应对新时代公德观念与道德功能弱化的需要
从历史上看,中国封建社会长期以来是一个人治社会,道德在社会事务和处理社会关系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虽说在传统社会也颁布了一定的法律法规,但道德准则在小农社会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对彼此的行为进行调节和规范,起着扬善抑恶的作用,失德行为几乎是不可容忍的,往往会遭受长期的唾弃和鄙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如果从市场经济本身来讲,参与市场经济的主体是独立、自由、平等的人们,受竞争规律的制约,最直接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道德在这一过程中往往成为容易被忽视的东西,也就是从这一角度来讲,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是法治经济,市场主体必须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来运行。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遵循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才能显示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建设显然远远落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身的发展。一方面由于传统道德观念和道德机制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体系,尤其是公共领域的道德体系又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以至于道德建设越来越处于一种严重的边缘化的境地而不被人们重视。当前,我国社会就有些人认为,只要是不违反法律和硬性制度规定的行为都是可以容忍的行为,人们的行为似乎不再需要思考是否符合道德,从而导致了人们对道德的疏离感增强和道德本身功能的下降。这样,为了正常的社会运行就必须制定更加严格详细的硬性制度,而这又进一步弱化了道德的功能。而法律无论如何健全也不可能涵盖人们的所有行为,而且法律本身在某些领域、某些时段往往具有滞后性。更何况,就我们国家来讲,法律还不健全,仍然处在法治国家的建设过程中,更需要发挥道德的调节作用。
再者,现代化的生产方式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道德功能减弱。马克思曾说:“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直到交往的最遥远的形态——所制约。”[13]P72现代化的大生产一是表现为技术含量高,生产规模大、产量高,生产速度快;二是表现为各生产部门之间联系密切,社会分工细化,协作性强,生产具有连续性和节奏性,如果有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导致整个生产中断。三是经济全球化。一件产品往往需要几个国家才能完成。因此,为了保证生产的有序进行,就必须有相应的更加详尽、完备、合理的硬性制度而非软力量的道德来规范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这又导致了人的能动性的丧失,进而使道德失去作用,甚至消融于制度之中。
现代化的生产方式也带来了社会交往的扩大化和普遍化。在传统社會,人们的交往在一个狭窄的范围中,每一个人的行为都处在一个透明式的监督之中,践行美德就容易获得美誉,失德行为往往会给自己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而现代化的生产方式使“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13]P86。行为主体周边通常是陌生、流动的人群。正如马克思所说:“单个人随着自己的活动扩大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越来越受到对他们来说是异己的力量的支配,受到日益扩大的、归根到底表现为世界市场力量的支配……。”[13]P89交往对象的不确定性、随机性和偶遇性,使得个人处在一个陌生人的环境当中,对道德的评价没有传统社会那么及时而有效,甚至在很多时候显得十分无奈。比如,在一个陌生人社会里,对失德行为很少有人站出来制止,最关键的是怕给自己带来麻烦,甚至受到伤害。本来工作压力就大,谁还愿意因为一点小小的失德现象给自己带来麻烦,有时还会受到伤害呢?现代交往的这种特征也使道德的惩罚显得无力,人们不得不求助于强有力的法律和制度。另外,虚拟化的交往方式的出现使情况变得更加复杂,互联网作为新的信息传播渠道大大地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对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传播先进的价值观、人生观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但互联网是非面对面、不受地域限制、更加陌生的交往方式,而且还可以“隐姓埋名”,因此,更难以受到道德的约束,也几乎不用对失德行为承担责任。互联网上充斥的花边新闻、黄色信息、暴力行为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和道德成长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这一新的交往领域必须要求新的道德规范的创立并发挥其调节作用。
现代化的社会也是高度技术化的社会,高度技术化的社会同样是一个充满风险的社会。高新技术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物质财富增加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生态破坏、气候恶化、资源枯竭已经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严重威胁,这是不争的事实。克隆等生命技术更使传统道德陷入“死角”,若得不到伦理规范必然会引起道德混乱。因此,人类在享受科学技术带来的好处时还必须强调科学技术对社会的责任,科学技术的副作用要求构建新的伦理规范来调节和约束人们的行为。
五、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是新时代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需要
提升国家形象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追求的目标。国家形象是人们对一个国家的综合评价和整体认知,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也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具有二元性,包括自我认知和他人认知。影响国家形象的因素特别复杂,既有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军事因素,也有自身利益偏好、价值观取向和舆论导向等。应当说,在自我认知上,我们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定位是明确的。习近平指出:“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7]P162而外部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但不同地区、不同性质的国家对我们国家的认知不一样,就是同一性质、同一地区的国家用“望远镜(从远处看中国)”和用“显微镜(从近处看中国)”看中国的形象也有很大的差别。并且,外国人看中国往往把中国人个体的行为同国家整体联系起来,因此,个体的行为对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有很大的影响,也就是说公民形象在塑造国家形象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当前的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国际社会越来越开放,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地球村,人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和整个社会发生着密切联系。一个国家的公民素质、道德水准如何会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形象。正如习近平所说:“夯实国内文化建设根基,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从思想道德抓起,从社会风气抓起,从每一个人抓起。”[7]P160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才能在国际交往中树立文明大国形象。
由于各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宗教信仰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各个国家人们的价值观念有很大的不同,需要交流和融合。但社会公德作为最基础的人类道德规范则有很大的一致性或通用性,没有哪个国家的人们会认为见利忘义、以权谋私、造假欺诈、大声喧哗、随地吐痰、破坏环境是好的道德风尚。因此,社会公德是在国际交往中树立国家良好形象的重要方面。“当前,国际交往已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参与国际交往的人也越来越多,人们透过公民在交往中的行为举止和品德修养,去认识和评价一个国家。”[14]也就是说,公民在国际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良好公德素质可以促进国家形象的自我完善和修正。更何况当今国外一些人对中国仍然存在偏见,因此,从自身做起,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提升国民的道德素养,在国际交往中尊重别国的风俗习惯,讲信誉、懂礼貌,对树立我国文明大国形象、争取世界舆论的理解和支持,消除国际社会对我国的误解和偏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中国由大国走向强国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汇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6]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9]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11]〔德〕康德.实践理性判断[M].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2]〔美〕约瑟夫·弗莱彻.境遇伦理学——新道德论[M].程立显,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4]李晓兰,刘凤杰.公民道德素质与国家形象的塑造[J].理论探索,2013(5).
A Multidimension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Inevitability of Strengthening Social Morality Building in the New Era
LI Chun-gen
(Department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China Executive Leadership Academy Jinggangshan,Jinggangshan,Jiangxi 343600,China)
Abstract:The report to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points out a new historical orientation of Chinas development: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entered a new era.This new era calls for raising the ideological awareness,moral standards and civilization accomplishment of the people and the level of civiliza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Social morality is the most basic social ethics.Only when social morality is well constructed can the foundation of moral construction be consolidated.Theoretically speaking,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morality is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Historically,strengthening social morality is the need of inheriting the fin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the new era.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development,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morality is the need of social evolution and the change of social production mode in the new era.In terms of reality,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morality to cope with the peoples indifference on social morality and the weakening of the moral function in the new era.In terms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trengthening social morality construction is the need to build a good national image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new era;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social morality
(責任编辑:徐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