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梅
摘 要:为了揭示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奥康纳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建立了关于生产方式与生产条件之间的第二重矛盾理论,重点分析了生产条件的属性和运行规律。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与生产条件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生产条件具有客观自主性,其配置和使用应当遵循使用价值实现的规律。资本主义社会把生产条件作为商品看待,按照交换价值实现的规律对其进行配置和使用,造成生产条件的破坏和发展的不可持续。社会主义社会可以实现生产条件的客观自主性,按照其客观运行规律对其进行管理和使用,实现可持续发展。虽然奥康纳关于生产条件良性运行的理论存在一定的缺陷,但其对生产条件属性和运行规律的分析可以为我国当前的供给侧改革的实践提供有益启发。生产条件的良性运行与供给侧改革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生产条件是供给的基础和保障,其能否良性运行关涉供给侧自身的供给问题。因而,供给侧改革必须要维护好生产条件的良性运行,提升生产的“个人条件”,为供给侧的高效产出提供主体保障;保护生产的“自然条件”,为供给侧的持续产出提供物质基础;改善生产的“公共的、一般性的条件”,为供给侧的顺利产出提供设施支撑。
关键词:奥康纳;生产条件;可持续发展;供给侧改革
西方国家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来,在资本逻辑的驱使下,消费急剧增长,生产无限扩大,造成了对生产条件的严重破坏;其结果是资源迅速枯竭,环境严重污染,生产不可持续。生态馬克思主义学者奥康纳立足历史唯物主义建构了资本主义的第二重矛盾理论,对生产条件的属性和运行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条件良性运行的难题。在此基础上,他提出生态社会主义的构想,目的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生产条件的良性运行,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虽然其理论存在一定的缺陷,但其对生产条件属性与运行规律的分析以及对社会主义维护生产条件良性运行优势的揭示,对我们当前进行的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产条件的属性和运行规律
为了揭示生态危机产生的社会根源,奥康纳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建立了关于资本主义的第二重矛盾理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的生产条件,或者说‘社会再生产的资本主义关系及力量之间的矛盾” [1]257。其中,奥康纳着力阐释了生产条件的属性与运行规律。
奥康纳发现马克思的论著中已经明确表述了几种生产条件:马克思把工人的劳动力称为生产的“个人条件”,土地、矿产、河流等自然资源被视为生产的“自然条件”,生产得以进行的物质性基础结构包括道路、交通运输设施、城市空间等被视为生产的“公共的、一般性的条件”。奥康纳指出,马克思虽然区分了三种生产条件,却没有对其属性和运行规律进行深入探讨。他认为,在生态环境问题凸显的今天,深入探讨生产条件的属性和运行规律对于理解当代的资本主义是必不可少的。经济危机仍在困扰着当今的资本主义,马克思的第一重矛盾理论也已对此作出了深刻的阐释。而与此同时,在资本主义2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对生产条件造成了严重破坏,导致生产的不可持续,面临严重的再生产危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调整已经不能完全解决资本主义发展面临的困境,生产条件的限制成为阻碍资本主义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深入探讨生产条件的属性和运行规律,对于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矛盾以及寻找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显得非常必要。
奥康纳认为,认识生产条件的属性要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入手,因为生产条件本身既具有“力量”的客观性维度,也具有“关系”的主观性维度,自然因素和文化因素渗透其中,特定社会的生产条件是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辩证统一。作为“力量”的生产条件是指劳动力、自然资源、基础设施以特定的方式统一起来,在生产过程中形成一定程度的生产能力。作为“关系”的生产条件是指特定的劳动力、自然资源与基础设施在一定的社会制度模式中生产和再生产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固化于其中,并能再生产出特定的社会关系。奥康纳指出,自然属性与文化属性内在统一于生产条件中,忽略其中任何一个维度,都会造成对生产条件属性的片面认识。从自然和社会两个层面认识生产条件也一以贯之地体现在其对生产条件的分析和论述中,其对生产条件范畴的理解“是从社会和物质的双重维度来理解它的内容,即不单单指自然资源,而且还指实际运用这些自然资源的社会关系”[2]。
奥康纳指出,生产条件具有客观自主性。他认为,从词源学角度看,古希腊语中的“条件”本身就具有一种“客观”的内涵,而马克思也赋予了劳动力、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等范畴客观性的特征。与此同时,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三种生产条件均表现出一种自主性:劳动力既是劳动塑造出来的客体,也是承担具体劳动的主体;自然界是一种作为对象的资源,但具有自主性的发展“规律”;基础设施既是政治与市场建构产物,也影响着资本的配置和流转。因而他认为,分析生产条件必须充分认识其客观自主性:“任何一种对生产条件的阐释都不能忽视外在自然界具有其自身的、自主性的‘规律或发展原则这一事实。”[1]234-235基于生产条件客观自主性的存在,奥康纳认为应该赋予生产条件主体性,不能单纯将其看成一种完全由人主观摆布的对象物,对生产条件的配置和使用要遵循其自身运行的规律。一旦脱离生产条件的客观自主性认识和使用生产条件,生产条件的功能就得不到充分发挥,甚至遭到扭曲和破坏。
在奥康纳看来,生产条件作为生产得以进行的支持系统,应该按照使用价值实现的规律运行。首先,奥康纳明确指出生产条件的本质属性不是商品。“它并不是作为商品,并根据价值规律或市场力量而生产出来的,但却被资本当成商品来对待的所有东西。”[1]486生产条件本身有其内在特点,比如劳动力的人文与道德特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环境的自我修复限度、基础设施的公共服务功能等;而生产条件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其本身既不是一种商品,也不能被作为一种商品对待。其次,奥康纳反对将生产条件按照交换价值实现的规律进行配置和使用。他从生产条件和资本的关系出发,揭示出生产条件是资本增殖的前提,但不一定是其目的所在。“自然是资本的前提,但并不必然是它的目的之所在。”[1]326而当把生产条件作为商品看待的时候,生产条件就要按照交换价值实现的规律运行,脱离了其自身的属性与运行特点,成为资本增殖的目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不断扩张的代价是自然条件的破坏。”[3]即便是使用者在交换价值实现过程中关注生产条件,其目的也不是面向生产条件自身的维护和良性运行,而是为了通过交换获取更多的利润。最后,奥康纳指出生产条件应该按照使用价值实现的规律进行配置和使用。生产条件本质上是生产活动的支持系统,如果将其作为资本增殖的工具来使用,必然造成劳动力的异化、资源的枯竭、环境的破坏和基础设施的供应不足。既然生产条件有其客观自主性的内在发展规律,就不能将其仅当成一种实现交换价值的载体,而是要尊重其客观自主性,从使用价值实现的角度认识生产条件的运行,并按照使用价值的内涵与特点来支配和使用生产条件。
二、资本主义生产条件运行的难题
奥康纳认为,马克思的第一重矛盾理论揭示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问题,其第二重矛盾理论则揭示的是资本主义生产不足的问题,而生产过剩与生产不足的结果同样是生产的不可持续。他认为资本主义造成生产不足的原因在于其生产关系(及生产力)与生产条件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冲突,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及生产力)必然对其自身生产条件造成严重破坏,导致生产活动的不可持续。他具体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造成生产条件破坏的原因与机理。
奥康纳指出,生产条件的商品化是资本主义社会对生产条件造成破坏的根源。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条件包括劳动力、自然资源、基础设施都被赋予了商品的内涵,导致了“资本主义从经济的维度对劳动力、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空间,以及外部自然界或环境的自我摧残性的利用和使用”[1]284。本来,生产条件的使用有其自身的客观自主性,不能完全按照市场或价值规律运行的要求进行支配。但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条件完全作为商品来看待,按照市场和价值规律的要求运行,即哪种使用方式能带来更高的利润,生产条件就被按哪种方式运行。对于劳动力本身来讲,人们围绕福利的多少展开斗争,而不考虑社会的整体发展。“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需要,而是为了追求利润。”[4]对于自然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人们更多地思考如何开发和建设才对自己更为有利,而不管自然环境的保护以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生產条件的商品化必然导致资本的介入与利益之争,造成生产条件的政治化。奥康纳指出,劳动力、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等生产条件不完全是为了资本而被生产出来,因为这些条件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也是存在的。资本主义国家促成了资本和生产条件的结合,生产条件才为资本所买卖和利用。而在买卖和利用生产条件的游戏规则制定上,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各种力量之间充满了矛盾斗争,这就导致了生产条件的政治化。生产条件的政治化不是指生产条件被政治力量占有和垄断,而是指生产条件的样态和运行是由各种力量之间的斗争决定的,即生产条件以什么样的质量和数量、在什么时间和地点集聚都取决于资本的政治力量、社会运动的力量、政府机构的调节或审查等因素的相互作用。资本主义国家掌握了对劳动力、土地以及原材料等生产条件的管控权,根据各种力量的斗争结果给商品交易活动制定游戏规则。
由于资本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主体性,归根结底是资本的政治力量斗争决定了生产条件的配置和使用;在这个过程中,生产条件自身的维护和再生产问题被忽视了。资本内部矛盾包括两种:一是个体资本利益与总体资本利益之间的矛盾;二是个体资本利益或资本派别利益之间的矛盾。个体资本仅仅将生产条件作为增殖的条件使用,不考虑生产条件自身的维护问题及其对于总体资本的价值,只着眼于生产条件一次性、短期使用带来的个体利益和眼前利益,忽略了生产条件的整体价值和长远价值。与此同时,在私有制条件下,个体资本利益之间也存在矛盾冲突。因而在对利益的追逐过程中,个体资本会尽量降低成本,就可能造成对生产条件的破坏性使用,忽略对生产条件的维护。
而从生产条件良性运行的要求来看,必须从总体资本利益的角度对个体资本的行为加以规范,使其对生产条件的使用符合总体资本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然而,在奥康纳看来,这对于资本主义国家来讲是做不到的。首先,个体资本不可能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协调下按照总体资本利益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行事。因为当私人资本按照符合总体资本利益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条件运行模式运营时,其生产的成本会增加,获取的利润会降低,个体资本绝不会通过增加投入和降低利润去保护其生产条件。可见,个体资本增殖要求与总体资本利益、可持续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资本主义国家是无法得到根本解决的。其次,资本主义国家本身也不可能真正对个体资本与总体资本进行合理协调。表面上看,资本主义国家好像也是按照这样的要求对资本进行管理的,这是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机构不可能公开站在资本或资本家集团利益的立场上行使其职能,而必须披上合法的外衣,将其行使的职能建立在全体公民的“一般利益”之上。事实上,由于资本主义国家决策机构与人员分别代表了不同群体和资本家集团的利益,出于对所代表的个体利益实现的追求,在他们之间也难以协调统一,其结果便是资本主义国家总不能按照总体资本利益的要求对其生产条件进行管理和维护。奥康纳明确指出:“没有理由相信(资本主义)国家在劳动力的供应条件、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空间以及环境等方面的政策,会以一种面向总体资本的再生产的方式被构建起来。”[1]247鉴于以上原因,奥康纳认为生产条件的良性运行成了资本主义国家无法解决的难题;这也导致生产条件的不合理配置和使用,后果便是劳动力、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的破坏和发展的不可持续。
三、生产条件良性运行的实现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遭遇生产不可持续的问题之后,也非常注重对生产条件进行保护,试图维持其生产条件的良性运行,奥康纳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这些措施概括为“保护第一”。表面上看,这些对生产条件的保护措施也取得了一些成效,资本主义国家生产条件恶化的趋势得以延缓,生产方式与生产条件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和,但在奥康纳看来这只是一种表象,因为问题的关键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的逐利本性。资本逐利的本性决定了其不可能对生产条件进行有效保护,不扬弃资本,生产条件的维护和良性运行近乎空谈。因而,奥康纳认为,要想实现生产条件的良性运行,就必须改革现有的社会管理与运行机制。
奥康纳认为,扬弃了资本的社会主义可以改变生产条件完全商品化的状况。但是他指出,以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没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包括前苏联在内的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在现实中并没有充分利用其制度优势去促进生产力的再生产、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合理配置公共基础设施,其生产条件也同样受到了严重破坏。与其他学者因为以前的社会主义没能很好地维护生产条件而对其失去信心不同,奥康纳将此看作实践的偏差,而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固有问题。奥康纳认为,以前的社会主义实践对生产条件造成破坏的原因在于其把主要任务和精力投入到了社会资源的平等分配方面,忽视了对生产条件进行有效保护,但他对社会主义制度保护生产条件的功能依然充满信心。“我们需要‘社会主义,至少因为它使生产的社会关系变得清晰起来,终结市场的统治和商品拜物教。”[1]439 为了克服以前社会主义实践的弊端,奥康纳希望重新界定社会主义的任务和功能,恢复生产条件的客观自主性,改变生产条件完全商品化的状况,在生产条件的使用和维护中交换价值服从于使用价值。“在这个社会中,土地和劳动力被非商品化了,而且交换价值是从属于使用价值的。”[1]439-440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对社会方方面面的运行机制起到了统摄作用,包括本应该具有客观主体性的生产条件也受到其摆置。而到了社会主义,资本在一定程度上被扬弃,不再具有统治一切的地位;虽然其还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发挥作用,但对生产条件的负面影响将得到一定抑制,生产条件的客观自主性得到尊重。
奥康纳特别看重社会主义国家对生产过程的宏观调控功能。虽然资本主义国家也有一定的宏观调控手段,但由于其难以协调不同群体利益之间的冲突,所以不能按照总体资本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生产条件的维护和良性运行进行管理。而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人与人之间在资源分配和使用上的平等,不同利益群体之间较为容易在此基础上达成统一。在公有制基础上,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手段和功能较资本主义国家更为有力,可以克服资本主义国家中存在于不同资本之间,国家和市民社会内部,资本、国家和市民社会之间的各种冲突;在资本增殖与其生产条件的维护之间实现平衡,按照生产条件自身属性和运行规律进行劳动力的再生产、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奥康纳认为,社会主义为生态学在社会中的实现提供了制度基础,生态学为社会主义生产条件的管理和使用提供了保障,两者的有机结合就是其生态社会主义的理想。
奥康纳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条件良性运行的预期是合理的,但其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仅仅停留在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组织和管理批判的层面上,而没有触及导致生产条件破坏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其目的是通过生态改良运动改变资本主义的技术样态、劳动关系,从而实现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修正,使其具有社会主义的部分属性,即所谓其重新界定了任务和功能的生态社会主义。然而,不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条件的完全商品化现状就难以改变,国家通过宏观调控从整体上维护和再生产生产条件的功能也会大打折扣,实现生产条件的良性运行也只能是一种乌托邦。而只有以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真正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破解生产方式和生产条件之间的矛盾冲突,促进生产条件再生产的良性进行。
四、供给侧改革要关注供给侧自身的供给
虽然奥康纳关于生产条件良性运行的理论存在一定的缺陷,但其对生产条件属性和运行规律的分析可以为我国当前的供给侧改革的实践提供有益启发。供给侧改革是在经济增速下降、可持续增长遇到巨大压力的情况下进行的,目的是通过供给侧改革解放生产力,提高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而当前供给侧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主要着眼于“增强供给”,探讨加强优质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改善供给结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路径与措施,而较少关注供给侧自身的供给问题,即生产条件的维护与良性运行问题。事实上,生产条件是供给的基础和保障,没有生产条件的良性运行,可持续的供给是无法实现的,这就要求供给侧改革要遵循生产条件运行的规律,维护好生产条件良性运行,才能为可持续的供给提供坚实的基础。
按照奥康纳的观点,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合理维护和使用生产条件的优势,可以实现生产条件的良性运行。从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条件来看,也具备实现生产条件良性运行的潜能和优势。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生产条件完全商品化的状况,可以既关注生产条件的交换价值也注重其使用价值,从而按照生产条件的内在属性调配和使用。同时,国家可以通过宏观调控实现资本增殖与生产条件维护之间的平衡,按照生产条件自身的运行规律进行劳动力再生产、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可见,在我国的供给侧改革中实现生产条件的良性运行,为供给侧自身提供良好供给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首先,供给侧改革要着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提升生产的“个人条件”,为供给侧的高效产出提供主体保障。“生产的个人条件”是供给的主体条件,供给侧改革要通过着重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释放劳动潜能,提升劳动者素质,促进“生产的个人条件”的提升。一是充分释放劳动者的生产活力。创新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改善公共服务,为劳动者提供良好的劳动环境。二是提升劳动者盈利能力。通过减税让利降低交易成本,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提高劳动者收入,充分发挥其劳动潜能。三是激发劳动者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经济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要营造开放、宽容的创新环境,大力支持劳动者技術创新,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供给侧改革的重中之重是为自主研发和创新提供足够的激励。”[5]
其次,供给侧改革要注重资源环境的保护,通过维护可持续生产的“自然条件”,为供给侧的持续产出提供物质基础。当前国内学者关于供给侧改革的探讨较少涉及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的内容,而这恰恰是供给侧改革的科学内涵和重要目标。供给侧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进行的,要求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时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要融入经济建设中。作为经济建设重要举措的供给侧改革要充分考虑生态文明建设,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具体来讲,包括如下内容:一是要尽快化解过剩与落后产能,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就是要释放有效供给潜能,不断扩大有利于刺激新需求的新供给。”[6]二是适应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大力发展教育、医疗的供给,有效减少资源消耗和促进环境保护。
最后,供给侧改革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改善生产的“公共的、一般性的条件”,为供给侧的顺利产出提供设施支撑。多数学者认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属于投资拉动需求的范畴,在供给侧改革的研究中忽略了基础设施建设。然而,作为生产要素配置和劳动生产率提升的条件,基础设施建设毫无疑问也属于供给侧改革的内容。需求侧改革与供给侧改革两者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融合,只不过是以哪方面为重点而已。所以,不能因为以前通过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投入拉动需求而否认基础设施建设属于供给侧改革的内容。当前,我国的公共基础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依然存在总量不足、标准不高等问题,需要在供给侧改革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公共基础建设。
参考文献:
[1] 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唐正东,臧佩洪,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 唐正东.生产条件的政治化与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詹姆斯·奥康纳的资本主义危机论探析[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5(3):5-11.
[3] James OConnor. The meaning of crisis: a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M]. New York: Basil Blackwell Inc,1987:33.
[4] 冯颜利,周文,孟献丽.生态学社会主义核心命题的局限——评詹姆斯·奥康纳“生产性正义”思想[J].中国社会科学,2011(5):114-120.
[5] 龚刚.论新常态下的供给侧改革[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13-20.
[6] 徐康宁.供给侧改革的若干理论问题与政策选择[J].现代经济探讨,2016(4): 5-9.
(责任编辑 张月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