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世艳 董波
[摘要]综合创新论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化哲学论战中产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再次亮剑,在新时代又取得新的发展。综合创新论认为中华民族文化只能走“马魂中体西用”的融合创新之路,在学理上与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殊途同归,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毫不违背,它从哲学的高度洞察到中华民族文化的世界性兴盛是必然趋势,对于构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但一直以来都没有引起理论界的足够重视。综合创新论的发生学、过程论和方法论三重视角,从理论上指明了构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方向和路径。在实践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之基,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动力之源,以“西方文化”为它山之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会中华民族共同理想,系统构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关键词]民族文化认同;综合创新论;“马魂中体西用”;唯物辩证法
中图分类号:C9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19)05-0046-10
基金项目: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18JDSZK11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文科科研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项目)“‘永恒论批判研究”(268WMKS05)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覃世艳(1978-),女,湖北荆州人,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四川 成都611756董波(1975-),男,湖北京山人,中共成都市委党校(成都行政学院 成都市社会主义学院 )党史党建教研部(党性教育研究中心)教授,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文化哲学等。四川 成都610110综合创新论是张岱年先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化哲学论战中提出的文化哲学理论,它倡导中华民族精神,以明确反对全盘西化、复古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坚持“今中为体,古洋为用”而在文化领域独树一帜,在各个时期都得到了广泛认同和新的发展,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和思想方法,是指导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建设的重要指南。在新时代,方克立先生将综合创新论进一步发展为“马魂中体西用”的文化哲学,并且认为习近平同志“既不是保守主义的尊孔崇儒派,也不是激进主义的反孔批儒派,而是‘馬魂、中体、西用有机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综合创新派。”[1]
综合创新论一直被学界所关注,但鲜有学者从综合创新论视角去审视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截止到2019年6月8日,在中国知网以“综合创新”为文献主题进行精确搜索,共找到6145条结果,其中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论文有1276篇。以“综合创新论”为主题进行精确搜索,共找到208条文献,其中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论文有55篇。然而,若把“综合创新论”和“民族文化认同”或“文化认同”同时作为主题词或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搜索,结果却都为“0”。这说明,学界对民族文化认同的研究缺乏综合创新论的视角。这一方面是由于研究民族学领域的学者对综合创新论这一中国本土文化哲学关注较少,另一方面也说明综合创新论的重要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尚未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
民族文化认同是指不同民族主体之间以及同一民族主体内部在文化层面和而不同的共识。“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2]253民族文化认同是近年来学术研究的热点。在中国知网中以“民族文化认同”为主题进行搜索,可以找到2664个结果,其中期刊论文1310篇,硕博论文1230篇,会议44篇,报纸46篇。若以“民族文化认同”为篇名进行精确搜索,有期刊论文216篇,其中中文核心和CSSCI期刊(含扩展版)论文共有61篇,硕博士论文30篇。若以“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为主题词和篇名进行精确搜索,结果更少,文献分别有1888篇和25篇。从学术趋势来看,近20年来,“民族文化认同”的主题研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17年达到157篇收录的最高记录,从2013年至今每年都有超过100篇的论文发表。不少学者关注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如张锦鹏从发生学的视角论述了中华民族文化认同[3],吴慧从维护语言安全的角度探讨了少数民族和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问题[4],丁和根从华语传播和华文传媒的视角研究了华人华侨的民族文化认同[5],李晓光提出要在殖民扩张、文化全球化的西方文化霸权的语境下加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6],唐晓燕论述了大学生加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性[7]。张咏欣在其硕士论文中研究了端午节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价值[8],王彦婷从多元文化背景研究了中华民族文化认同[9]。也有学者关注了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如王文婷的硕士论文以云南大理白族学生为个案研究了少数民族文化认同[10]。雍琳的硕士论文通过问卷调查了影响藏族大学生藏、汉族文化认同的因素[11]。李继利以问卷形式研究了汉族、藏族和回族大学生民族认同[12]。赵丹总结了社交媒体条件下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引导和管理路径。[13]王万宏通过研究发现藏族网民在网络文化的使用习惯、特点和网络文化认同上为传播和保护藏族文化带来新机遇。[14]李永政等学者以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融合与认同为视角进行了研究。[15]高晓锋研究了新疆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的困境与对策。[16]一些学者还研究了哈尼族及彝族、蒙古族、朝鲜族、黎族等少数民族文化认同问题。还有学者从中国思想史的视角对民族文化认同进行了研究。如,李武装通过对梁启超思想转变历程的思考研究了中国民族主义思想史[17]。还有不少学者用国外文化认同理论和文化政策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进行诠释,如林丹以吉登斯的自我认同理论为分析框架探讨了我国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与创新路径。[18]邓文君以法国的文化政策为例探讨了民族文化认同与文化政策之间的内在关联。[19]姚磊运用西方场域理论解读本土民族文化认同。[20]谭庆莉通过对美国印第安人教育与文化认同历程的研究启发少数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方式方法。[21]熊庭、何平以英国为参照研究民族文化认同[22]等。还有一些学者关注了某一特殊文化形式如音乐、武术等在民族文化认同中的价值,另有一些学者关注了法制、教育、宗教、价值观、历史、语言文字、传播、旅游等方面的民族文化认同,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总之,学界对民族文化认同的研究成果很多,然而可惜的是,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学理依据和理論研究尚待深化,过分依赖西方文化理论,对中国本土的文化理论重视不够,特别是对综合创新论这种经受过历史考验又在不断创新发展的中国本土文化哲学的启示价值缺少关注。民族文化认同需要既经得起历史考验,又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文化哲学为之导航。在革命时代的文化战场,综合创新论脱颖而出;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文化论争中,综合创新论勇于亮剑;在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全球化背景下,综合创新论更应当有所作为。综合创新论对于切实贯彻新时代党的民族政策,“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3],形成民族文化融合创新的新态势,具有不可替代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综合创新论产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理论界爆发了一场关于“中国文化到底向何处去”的大论战。胡适、陈序经等“西化派”主张全盘西化,不认同中华文化传统。梁漱溟等“国粹派”主张复古的文化保守主义,反对西化。王新命等“中国本位文化建设派”主张中国本位文化,反对全盘西化和社会主义文化。以张岱年为代表的“综合创新派”则提出社会主义的文化创造主义,反对全盘西化和文化保守主义。1935年3月,张岱年撰文批评王新命、陶希圣等十教授的《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流于“空言”和“笼统”。张岱年的观点是:“一方反对保守旧封建文化,一方反对全盘承受西洋已在没落的资本主义文化,而主张新的社会主义的中国文化之创造。”[24]260张岱年当时称之为“创造的综合”,即综合创新论的前身。综合创新论在此次及以后的文化哲学论战中多次击败对手并最终胜出,这一历史结果证明,该理论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对于当今解答中华民族文化认同问题具有不可多得的借鉴价值。
张岱年及其后继者秉承综合创新论,以唯物辩证法为武器,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再次与全盘西化论、文化保守主义等思潮展开文化哲学论战。张岱年于1987年曾提出,在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中,既要继承和发扬我们自己的优良文化传统,又要汲取西方文化精华,逐步形成社会主义新文化体系,“这个新的文化体系,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的指导下,以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来综合中西文化之所长而创新中国文化。它既是传统文化的继续,又高于已有的文化。”[25]253-254这一时期,张岱年明确提出并阐释了“文化综合创新论”的概念。综合创新论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对当时文化界的错误思潮予以坚决批判,得到学界的广泛赞誉,“综合创新”一词也得到更广泛的传播。2006年,方克立先生进一步概括出“马魂中体西用”的综合创新论,为当今中华民族文化认同问题提供了时代方案。
综合创新论的核心是“今中为体,古洋为用”,“兼综东西”“融合为一”,“扬举抛弃”“综合创新”,“马魂中体西用”,反对文化全盘西化论、实用主义和保守主义;其实质是坚持唯物辩证法。张岱年指出,“综合”不是杂糅,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兼收并蓄,有机融合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在当代,综合创新论启示我们既不要盲目排斥外来文化,也不要生硬地与传统文化决裂,而应该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虚心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的同时,在“艺术方面兼采民族形式”[25]129,综合发展民族文化。综合创新论在学理上与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殊途同归,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契合,都主张借鉴古代和西方优秀文化,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世界性范围内的兴盛充满信心。
二、从综合创新论的三重视角理解中华民族文化认同
综合创新论的发生学强调问题的发生与解决,综合创新论的过程论视角重视过程与发展,综合创新论的方法论秉持“兼和”方法,这三重视角从理论上指明了构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方向和路径。
(一)发生学:中华民族文化认同要解决现实中发生的问题
哲学发生学认为:“思想及至整个哲学史都是在提出和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发生、发展起来的。”[26]综合创新论发生于文化哲学论战之时,长于解答时代难题。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化哲学论战十分激烈,要全盘抛弃中华传统文化者有之,要全盘接受西方文化者有之,要全盘复活古代文化者有之。正如费孝通所言:“20世纪前半叶中国思想的主流意志是围绕着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而发展的。”[27]486各种西方文化都想在中国大地上开疆辟土,抢夺地盘。维护还是抛弃中华文化传统,事关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国民党的官方代表王新命等十教授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中国已成了各种不同主张的血战之场。”[28]但他们提出的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倡议空洞无物,除了反西反马之外全然提不出真正有建设性的主张,沦为国民党政治的传声筒。“全盘西化论”深得外国势力以及买办阶级的支持,因此,一段时间内竟然“形成了一种社会思潮”[29]。这种数典忘祖、自取灭亡的论调,很快就受到了张岱年等爱国知识分子的反对。张岱年在青年时代就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危机感同身受,“萌发了爱国的激情,努力谋求救国之道。”[24]2张岱年受其兄张申府的影响,对古今中外的哲学都有研究,自从接触了马克思主义之后,被唯物辩证法所折服。就当时中国的文化走向问题,张岱年运用辩证思维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综合创新论。综合创新论要解决中国文化建设的方向、方法和路径问题,解决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问题,即到底还认不认同中华民族文化的问题。在文化建设问题上,综合创新论既不一般地排斥一切外来文化,又不一般地主张恢复古代文化。而是采取一种当时称为“奥伏赫变”即扬弃或辩证否定的态度,力避文化上的极端倾向,以解决当时中国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最终获得了广大有识之士的认同。
革命时代诞生的综合创新论,对解决建设时期的文化认同问题同样有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西方文化思潮在国内泛滥,“全盘西化论”再一次汹涌袭来。与时同时,主张“复兴儒学”的文化复古主义也开始抬头。为了厘清文化建设中的这两种错误倾向,张岱年再次亮出综合创新论这把锐利之“剑”与之展开论战。张岱年主张“今中为体,古洋为用”,即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为主体,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和有益的西方文化,融合创新以求发展进步;既反对抛弃“今中之体”依附于西方文化的“全盘西化论”,又反对拒绝“古洋之用”夜郎自大的文化保守主义。文化保守主义与复古主义一样,是倒退与窒息,不利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搞保护主义如同把自己关进黑屋子,看似躲过了风吹雨打,但也隔绝了阳光和空气。”[30]
综合创新论对解决当前中华民族文化认同问题仍然具有现实意义。面临来自世界范围内的新自由主义、文化原教旨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和保守主义以及逆全球化等思潮的冲击,各种分离主义势力试图攻击和占领我国一些民族或地区的文化阵地。比如港独分子近期在香港制造的暴乱事件,使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在香港面临危机,人们普遍呼吁不能使香港、台湾、西藏、新疆等地成为中国境内民族文化认同的飞地。这就需要与上述思潮进行坚决的理论斗争,而作为屡次在论战中胜出的文化哲学,综合创新论负有重要的历史责任。综合创新论是一种包容性和批判性共存的理论,能在理论斗争中达到纯粹政治手段或纯粹经济手段等不能达到的效果。综合创新论可以综合各方面的诉求与有价值的理论,并进行融合创新,进而凝聚共识,达成文化认同。这种文化认同是有差异的认同,是求同存异,是和而不同。能使各民族或群体差异化的文化诉求在和平融通中实现综合创新,最终达成共识,促进各民族文化多元共存和共同发展。
(二)过程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是一个综合创新的过程
关于事物发展的过程,恩格斯指出:“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認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31]298综合创新论也不是从天而降的既成事物,它在救亡战场上萌芽,在改革开放中成长,在新时代发展。其发展历程风云变幻,民族危机和文化危机时隐时现,理论斗争和文化交锋充斥其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张岱年已从唯物辩证法这种“勇猛宏毅能应付危机的哲学”[24]3中看到中华民族转弱为强的希望,看到“危可以救,安可以亡”[24]242,他吸取唯物辩证法的精髓,在论战中提出“综合创造”的“文化创造主义”。在八十年代的文化论争中,张岱年明确提出并完善了“今中为体,古洋为用”的“文化综合创新论”。新世纪以来,方克立进一步发展了综合创新论,突出了“马魂”的首要地位。综合创新论的发展历程,既是不断创新的过程,又是传承唯物辩证法的过程,还是与国家发展同命运的过程。
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也是一个不断综合创新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既有斗争又有融合。既要看到,经过历史上的多次民族冲突与民族融合,中华民族迎来了难得的平等和谐和平共处。又不能忽视,由于内外因的交互影响,民族间的文化抵触乃至矛盾激化现象仍有可能发生。在处理民族文化矛盾或冲突时,以唯物辩证法为核心的综合创新论警示我们,要分清内因外因,区别不同性质的矛盾,找准主要矛盾,综合平衡各方利益诉求,创新对策,精准施策。与此同时,还要反对保守主义、全盘西化、大汉族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避免片面鼓吹个别民族文化的优越性,损害其他民族文化形象,阻碍相互沟通和相互认同。
过程论主张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作为一个过程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不是一潭死水,也在不断发展;不能一蹴而就,也会因时而变。在构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过程中,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批判创新,既充满竞争又充满合作,既有冲突的危险,又有创新的机遇。如何在创新过程中实现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离不开综合之法,综合不是简单相加,而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综合他民族文化为我所用,既要综合中西,又要综合古今,还要综合内外,实现各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三)方法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呼唤“兼和”方法
“兼和”是张岱年综合创新论的基本方法,兼和即和而不同,即综合创新。若用唯物辩证法去理解,既可以看作“扬弃”或辩证的否定,又可以看作对立面的统一,即“一体而矛盾,矛盾而一体”[24]73;若用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去理解,“兼和”如同力的平行四边形作用原理,历史发展方向必然朝向各种力的综合,兼和的方向必须是众之所长和众望所归。兼和方法带有鲜明的中国哲学印迹,同时又与唯物辩证法深度交融。张岱年曾赞誉新唯物论优于其他西方哲学,“是当代最伟大的哲学”[24]3,指出“新唯物论之特长,尤在其方法,即唯物的辩证法。”[24]132在张岱年看来,唯物辩证法“是解蔽之术,是综合之方。”[24]242“能看清知识与实践的联系”[24]73,能“弭除现代哲学中的一切对立”[24]73,“消弭一切无谓之争”[24]132。兼和是一种综合方法,综合不是“杂糅”,而是有机融合。综合创新论本身就是将唯物辩证法、逻辑解析法和中庸之道等有机综合之后的创新。
兼和是一种辩证思维方法,辩证地看待主客、天人、知行之间的关系,不主观偏激,可以帮助解决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中出现的矛盾、对立或无谓之争,继而化解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危机。兼和或“和而不同”是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认可的文化融合方式,因为兼和思想包含着民族平等、相互尊重、包容和谐等内容。但是,兼和并非无原则地“和”,而是在摒弃了错误理论和错误方法之后的“和”。“和而不同”的反面是“同而不和”。要么貌合神离,要么强求一律的“同而不和”,并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认同”。中华民族文化认同问题上的“同而不和”,表现为丧失平等的全盘西化,封闭倒退的保守主义,排他对抗的原教旨主义和暴力恐怖的极端民族主义,以及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境况只能被理解为西化主义,仍旧表现为“同而不和”。由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中国共产党力主推行的“一国两制”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兼和思想或“和而不同”真正现实化的典范。
综合创新论的三重视角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文化认同要解决不同时代的不同问题,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华民族文化认同问题上的斗争与融合,要用“兼和”即和而不同的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三、新时代以“马魂中体西用”的综合创新论构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23]综合创新论主张在文化建设上统会理想、问题指引、兼和创新,为实现文化强国和构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提供新时代的路径支持。“马魂中体西用”的文化方针是方克立先生的主张,是对综合创新论的最新总结。在实践中运用综合创新论,就是要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三流合一,综合创新”[1]。其中“马魂”是思想之基,“中体”是动力之源,“西用”是它山之石,最终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会中华民族共同理想,系统构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一)以“马魂”为思想之基构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
“文化的综合创新有一个理论基础,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32]628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构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并不是要强迫各民族都信仰马克思主义,而是要在构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实践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是无神论,很多少数民族同胞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坚持“马魂”并不是让信教群众都放弃信仰,而是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去建构信教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比如,在民族团结工作问题上,就要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组织“精准扶贫”,坚持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提高民族地区科技水平,坚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坚持群众史观走群众路线为各民族群众办实事。如果不关心和解决民族地区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方面的困难,做脚踏实地的群众工作,而是纠结于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问题,作纯粹意识形态的斗争,不仅不能达到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效果,反倒会起反作用。只有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和方法,让各民族群众看到马克思主义与本民族经济文化发展并不冲突,他们就会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好感,虽不一定信仰但一定会认同马克思主义。
在中华民族文化認同实践中,共产党员要铸造“马魂”。广大党员干部要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真懂真会真用。只有让各民族人民产生了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才能最终认同马克思主义。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宣传队和播种机,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民族地区的共产党员尤其要注重党性锻炼,要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去处理民族文化事务。在夹金山硗碛藏寨红军园,至今还流传着许多当年红军战士与当地藏民鱼水情深的真情故事,比如红军帮藏民做事,不拿藏民一针一线,藏民马登红为红军引路等,这些故事传递出当地藏族同胞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信赖与认同。今天,这样的故事不仅应当继续讲下去,而且还应当用新的方式做下去。赢得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可就是赢得民心,赢得民心就能赢得各族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正因为如此,铸造“马魂”是每一位共产党员毕生都要去完成的功课。
处理民族文化问题,仍然要坚持“马魂”。赢得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一条有效路径,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文化政策、民族政策以及唯物辩证法去处理民族文化问题。张岱年指出:“文化问题只有用唯物辩证法对待,才能妥善地处理。”[24]157注重辩证统一的唯物辩证法与主张兼和的综合创新论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是和而不同,是有差异地和谐共生,在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构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不是追求民族文化的齐一化、同一化。苏联在处理民族文化问题时,采取了取消民族身份,忽视民族差别的方法,结果导致民族问题直接成为国家分裂的导火索。在制定民族文化政策和处理民族文化问题上,苏共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基本方法,采取的不是唯物辩证法,而是简单粗暴的形而上学的方法,其教训极其深刻。
此外,马克思主义还注重一切从实际出发,主张解释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辩证统一,倡导人民群众本位和人民群众价值至上,提倡矛盾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坚持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等,都值得在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实践中运用并发挥其科学效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倡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得到各民族人民的拥护。提升各民族人民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是不无裨益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33]这里的信仰,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
(二)以“中体”为动力之源推动中华民族文化认同
坚持“中体”就是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体,而不是全盘否定自己。针对不同时期人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过分贬低,如“打倒孔家店”、片面强调民族劣根性之类的观点,张岱年说:“中国文化发展了几千年,在上古、中古时代都居于世界的前列,只有近二百多年落后了,难道对于二百年前曾经居于世界前列的中国文化必须全面否定吗?”[25]261中华文化传统中有不少优秀的成分,比如儒家的仁政,道家的辩证法,法家的法治思想等,中华民族还有勤劳、勇敢、坚韧不屈等“良根性”,我们不应该妄自菲薄。不忘本来,才能创造未来。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应接续优秀民族文化传统,而不是与民族文化传统相割裂。不能犯民族文化虚无主义的错误,即过分贬低乃至彻底矮化丑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虚无主义则试图割断历史,灭我文化。诚然,民族文化中的糟粕比如封建迷信、妇女缠足等应当抛弃,但不能把特定时期国家的落后全然归因为传统文化。五四时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面批判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是基于爱国、救亡与自强的大前提之下的自我反思,其本意在于改造社会,提高国人素质。与当今一些网络“大V”“公知”动辄恶搞文化经典、歪曲历史事件、丑化民族英雄、美化汉奸卖国贼等险恶动机不可同日而语,更不能因此而全盘否定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爱国精神。
张岱年认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这种奋发向上和积极进取的动力孕育和蕴藏在中华民族内部,推动着中华民族持续不断地发展和进步。“认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中所蕴藏的进步契机,乃是完全必要的。文化进步不可能是传统的全面否定。”[25]262综合创新论之所以能在别人看不到希望的时候看到希望,在别人自暴自弃的时候敝帚自珍、自我激励,说到底也是来源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新时代,要用辩证客观的态度看待、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传统,要辨别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使各民族产生真正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各民族兴起了抢救、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遗热”“保护热”和“研究热”,这些活动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
坚持“中体”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还要创新传统文化,让优秀民族文化走入当代。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传统文化如果不推陈出新,的确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比如,京剧艺术,就必须适应屏幕化的场景布局与当代语言节奏诉求。有一些民族地区传统技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比如云南哈尼族通过口耳相传的史诗已经传唱乏人,广西钦州的采茶剧对年轻一代已经失去吸引力,一些彝文古籍已成为无人知晓的“天书”。综合创新论认为:“创新决不是传统文化的‘断裂,而是优良传统的继续和发展。”[25]254很难想象没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能形成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文化认同虽然有时代的差异性,但要警惕传统文化的断代。当代青年对西方节日如情人节、圣诞节趋之若鹜,对中华传统节日如七夕节、重阳节冷淡无感,这种倾向的背后是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远离,需要引起重视的不仅是民众,更是民族共同体的代言人国家和政府。加强民族传统文化宣传和形式内容创新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坚持“中体”以构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并非排斥差异性,而是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相互欣赏、美美与共。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绝不是同化主义,不是取消民族文化差异性。恰恰相反,只有相互尊重对方的文化传统,才能赢得对方对自己文化的认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民族之间应加强相互了解和交流,了解和交流得越深入,相互认同和取长补短的可能性才越大。比如,有学者调查发现,“70%-80%的藏族网民最喜欢的是本民族的歌曲,其次是汉语流行歌曲。”[14]他们在网上大多用汉语交流藏族文化,最喜欢的网络小说语言也是藏语和汉语。汉藏两种文化通过网络的方式得到了奇妙的融合,一方面,藏族文化的价值得到认可和珍视,另一方面,汉族文化在无形中得到普及。这至少说明,少数民族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完全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三)以“西用”为它山之石助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
坚持“西用”就是要学习西方文化为我所用,取长补短,去粗取精,融入世界。少数民族要融入中华民族,中华民族要融入世界,都要通过相互学习。中华民族素有学习精神,“中国人民并不拒绝外来文化,而且善于吸收外来文化。”[25]257“吸收外来文化为我所用,”[25]206改造外来文化并使之与中华文化融为一体。综合创新论告诉我们,学习外来文化既不能盲目吸收,又不能仅学点皮毛,而是要学会用客观的标准辨别精华与糟粕之后,再吸取其精髓。向西方学习还应当增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以开放的心态融入世界,以积极的态度突破自我,以开拓的精神走向国际,以互动的方式相互促进,以平等的势态赢得尊重,使各民族共同融汇而成的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宣扬。在构建民族文化认同中坚持“西用”,还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在构建民族文化认同方面好的方法,比如:欧盟为各成员国进行跨文化素养的培养,使未来公民能快速认同和融入异域文化;德国在魏玛共和国时期对知识分子的重视,使其国家文化认同感教育卓有成效;美国人发挥棒球运动在民族文化认同中的作用;西方仪式理论的可借鉴性等。当然,这些方法在中国运用时不能生搬硬套,需要进行适合中国实际的改造和取舍。同时,对于西方在民族文化认同方面的一些错误理论和做法,则应当坚决摒弃,比如同化主义、种族主义和保守主义等。
坚持“西用”以构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吸取西方文化之精粹,却决不是“全盘西化”。“全盘西化论的主要错误是不懂得民族的主体性,”[25]261丧失民族独立性的“西化”不再是“西用”,而是对西方的依附,是对西方中心论和西方文化万能论神话的顶礼膜拜。“文化的进步需要开放的态度,自我封闭是没有前途的,……文化进步不可能是传统的全面否定”[25]262。“全盘西化”是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全面否定,完全照搬西方文化。迄今为止的世界各国,无论在政治形态上照搬西方,还是在文化形态上照搬西方,都没有取得成功的先例。比如西非国家利比里亚,曾经在政治制度上复制美国,连种族歧视也复制了过去,结果并没有复制美国的繁荣而是陷入各种灾难之中,国内冲突不断。反倒是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人拒绝采用美国人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观,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国情,采取了本国的文化主义教育模式,结果使其民族文化认同教育成就斐然。而美国人在文化上也没有选择德国的康德哲学和法国的罗素哲学,而是选择了本土的实用主义。可见,西方国家都十分重视本民族文化,而不盲目复制它国文化。正如张岱年所言:“当代西方各先进国家都珍视自己的传统。我们向西方学习,却要斩断自己的传统,这是力求向西方看齐呢,还是以劣等民族自居而甘受奴役呢?”[25]262
民族文化认同首先要做到民族文化自主,在这方面不少西方国家反倒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学习西方民族文化认同理论的实质,而不是唯西方文化马首是瞻,丧失自身民族文化的自主性。“吸取西方的先进的文化成果,决不是无原则地颂扬资本主义的文化。”[25]270因此,在文化上完全倒向西方是没有出息,也是没有前途的,中国各族人民更是不可能答应的。
(四)统会各民族共同理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思想作为最高行动指南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各族人民必须坚持“两个维护”。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张岱年就曾指出:“在此时,如企图民族复兴,文化再生,更必须国人对于世界对于人生都有明切的认识,共同统会于一个大理想之下,勇猛奋斗,精进不息。在此时是需要一个伟大的有力的哲学作一切行动事业之最高指针的。”[24]237在新时代,这个“大理想”就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这个能“作一切行动事业最高指针”的伟大而有力的哲学,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现在正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期,时代呼唤能引领中国各族人民“勇猛奋斗,精进不息”的伟大而有力的哲学。当今世界既有实现中国梦的机遇,又有被分裂肢解的危险,还有苏联解体、颜色革命等前车之鉴,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做出慎重的选择。苏东剧变警示我们,民族分裂死路一条,是国家走向灾难的始作俑者。当今中国,没有哪一个党派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高度拥护。“两个维护”是确保国家不分裂、政治不动荡、经济不衰退、文化不敌对的核心力量。全国各族人民要维护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权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思想,方能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共同理想。
張岱年认为,能引领中国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使命的思想,必须满足四个条件:一能融会中西之长为一大系统;二能激励鼓舞全国各族人民精神和力量;三能创立新原则和新方法;四能与现代科学知识相结合。[24]23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融通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而自成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号召全国各族人民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将十三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成一股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在当今错综复杂的局势下,提出了一系列新方案新选择新理论新思想新政策,办成了一系列大事,解决了一系列难题。在社会治理、环境保护、发展理念、改革开放、依法治国、文化建设、国家安全等方面都提出了要结合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总而言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全符合综合创新论所提出的四个条件,是能“作一切行动事业之最高指针”的伟大而有力的哲学思想。我们有理由相信,新时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有能力消除影响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不利因素,带领各族人民实现共同理想。
实现共同理想,要坚持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与利益协调并举。“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34]187“‘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35]286在推动各民族文化认同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把文化认同跟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切实满足新时代各民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要一个都不能少地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各民族平等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各民族文化多样性,既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又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诉求。综合创新论坚持民族文化平等对话交流,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中国历史上的元朝实行民族不平等政策,结果导致冲突和覆灭。同化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都违背了民族平等原则。西方人爱把东部发达地区对少族民族地区的支持说成是同化主义。事实上,汉族支持少数民族,东部支援西部,先富帮扶后富,没有任何附加条件。这既是儒家“天下为公”传统的反映,又符合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诉求,也是中国社会全面小康战略的需要,更是各少数民族地区一同奔小康的渴求,与西方的暴力殖民和强制同化完全不同。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动摇,这一制度既不同于西方的文化殖民,也不同于苏联的共和国联邦,而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国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和文化多样性原则而制定的具有创新性的制度,是构建民族文化认同的典型,是实践综合创新论的范本。
实现共同理想,维护民族团结,还要反对民族分裂。当前,“三股势力”潜藏在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最大的敌人,应当予以最坚决的反击。对老少边穷地区,除了在经济上帮扶,在政治上稳定之外,还要在文化上进行支援。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新一轮“精准扶贫”“对口援疆”和“文化援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促进了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同时,还要在舆论宣传上加以引导,加强党对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领导地位,一方面反对文化虚无主义,另一方面也要反对文化保守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要在重点地区大力宣传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使重点地区群众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意识到走回头路并不是出路,“社会主义的方向是不可逆的。”[25]270封建主义的老路、改旗易帜的邪路以及分裂叛国的歧路,在民族地区都是行不通的,除了祸害各民族同胞的生命财产安全,阻碍各族群众实现美好生活的中国梦之外,别无好处。
四、结语
当今民族文化认同是在相互冲突中的相互认同,是在时空转换中不断重构的文化认同,是层次、层面和程度有差异的文化认同。综合创新论认为,优秀民族文化“不只是一个民族的,在本质上是全人类的”,“各民族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将被世界化”。[24]155今天,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只有迎接挑战,才能抓住机遇。新时代民族文化要获得更广泛的认同,就要利用综合创新论这一理论武器,明确反对国内外的文化保守主义、文化虚无主义以及新全盘西化论等错误理论,实现优势互补,避免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片面对立起来。总之,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事关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顺利实现。我们应不忘本来,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面向未来,深化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吸收外来,促进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对话,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推进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36]
参考文献:
[1]方克立. “马魂、中体、西用”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宗纲[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5).
[2]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编.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
[3]张锦鹏. 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之管见[J]. 云南社会科学,2018(6).
[4]吴慧. 全球化场域中的语言安全与中华民族文化认同[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9(3).
[5]丁和根. 海外华语传播与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建构——兼论华文媒体的特殊作用与发展进路[J]. 新闻界,2017(9).
[6]李晓光. 文化全球化、西方文化霸权与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J]. 山东社会科学,2014(3).
[7]唐晓燕. 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缺失与提升[J]. 湖南社会科学,2010(6).
[8]张咏欣. 端午节庆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价值研究[D]. 广州大学,2016.
[9]王彦婷.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问题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2016.
[10]王文婷. 少数民族文化认同与多元一体化教育[D]. 云南师范大学,2006.
[11]雍琳. 影響藏族大学生藏、汉族文化认同因素的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2001.
[12]李继利. 汉族、藏族和回族大学生族群认同与群际归因的跨文化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2002.
[13]赵丹. 社交媒体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引导研究[J]. 民族学刊,2018(3).
[14]王万宏. 藏族网民对网络文化的使用习惯、特点与认同研究[J]. 民族学刊,2017(4).
[15]李永政,庄勤早,甘祖兵. 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融合意识与国家认同[J]. 民族学刊,2018(3).
[16]高晓锋. 新疆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的困境与对策[J]. 贵州民族研究,2014(8).
[17]李武装. 国家形象塑造与民族文化认同:思想史的视角——基于梁启超的思想转变对晚清以降中国民族主义思想所做的审视[J]. 青海社会科学,2019(2).
[18]林丹. 民族文化的自我认同与现时代文化创新路径——以吉登斯的自我认同理论为分析框架[J]. 人文杂志,2016(10).
[19]邓文君. 民族文化认同危机意识下的法国文化政策嬗变机制研究[J]. 情报杂志,2017(12).
[20]姚磊. 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实践的现代选择——基于场域理论的视角[J]. 广西民族研究,2018(1).
[21]谭庆莉. 美国印第安人教育与文化认同的发展演变及反思[J]. 民族教育研究,2016(6).
[22]熊庭,何平. 论民族文化认同与国家文化认同——以英国文化认同的形成与发展为例[J]. 新疆社会科学,2017(1).
[23]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2017-10-28(1).
[24]张岱年. 张岱年全集(第一卷)[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
[25]张岱年. 张岱年全集(第六卷)[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
[26]俞吾金. 论哲学发生学[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1).
[27]費孝通. 文化的生与死[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28]王新命,等. 建设中国本位的文化宣言[J]. 文化建设(第1卷第4期),1935(1).
[29]张太原. 20世纪30年代的“全盘西化”思潮[J]. 学术研究,2001(12).
[30]习近平. 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N]. 人民日报,2017-01-18.
[3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2]张岱年. 张岱年全集(第八卷)[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
[33]习近平.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DB/OL].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2/28/c_1114474084.htm.
[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6]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DB/OL]. 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1061112,2019-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