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宁
【摘要】 目的 分析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在肿瘤内科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4例肿瘤内科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7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应用强化护理风险管理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情况及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对照组发生护理风险15例(31.91%), 观察组发生护理风险2例(4.26%),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5.36±0.42)、(92.36±0.75)分,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1.24±1.43)、(90.23±1.14)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肿瘤科患者护理中, 可提升护理质量, 增强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护理风险管理;肿瘤内科;满意度;护理质量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1.082
护理风险管理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通过收集、评估、监测和处理临床治疗和护理中可能发生的所有不安全事件, 从而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 将不正确的护理方法对患者身体所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肿瘤疾病患者的病情容易出现反复变化, 需要反复长期进行化疗。部分年龄大的肿瘤患者, 疾病发生后身体会长期处于虚弱状态中, 并且心理也会产生焦虑, 极易引发患者发生静脉血栓, 且不利于留置针穿刺工作的高效实施及开展, 容易发生自杀等风险, 会增加护理纠纷的风险, 影响患者的康复。在此背景下, 如何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降低护理风险, 成为护理纠纷的重要内容。本研究旨在分析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在肿瘤内科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肿瘤内科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23例, 女24例;年龄22~70岁, 平均年龄(52.6±10.2)岁。观察组患者中, 男25例, 女22例;年龄23~68岁, 平均年龄(49.3±8.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强化护理风险管理方法, 具体内容如下。
1. 2. 1 培训 将护理风险相关知识作为主要培训内容, 使护理人员了解自己的职责, 不断优化工作流程, 制定有效的护理风险计划, 以便能够快速、有效的处理护理风险事件, 并提升风险监测效果。
1. 2. 2 落实责任制度 建立以护士长为首的护理风险管理团队, 收集相关数据, 分析潜在护理风险, 对患者在临床上所表现的数据及相关的临床情况, 为患者制定出完善的风险案, 要求每位护理人员必须要按照预案中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清晰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能, 保证各项工作能够贯彻落实到位[1]。
1. 2. 3 护理风险识别 识别潜在风险的肿瘤患者, 如观察病情的变化, 为患者合理选择药物, 明确了解患者放疗和化疗反应、认知状态, 教会患者自我保健评估方法, 并且需要将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导管滑脱均作为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对患者的全身做系统的检查, 了解患者除了肿瘤疾病外, 是否还存在其他疾病, 从而有效识别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 促进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的合理制定。护理人员通过充分运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及临床护理方法对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进行全面的监测, 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几率[2]。
1. 2. 4 优化流程 肿瘤科护士工作量大, 因此, 优化工作流程、不浪费人力资源是十分必要的。开展护理工作, 要贯彻责任护士优先原则, 对每例患者及其家属進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在交际过程中, 其可以缓解消极情绪, 消除陌生感和困惑等。特别要做好节假日工作分工。每节课(每天)需要一名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对风险事件进行评估, 优化工作流程, 促进患者工作水平能够得到大大的提升。
1. 2. 5 科室制定突发事件预案 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开展急诊培训, 提升其对肿瘤患者病情突然变化、跌倒、化疗药物渗出、导管滑脱等安全风险防范措施的应急能力。
1. 2. 6 增强专科能力 由于肿瘤科患者的情况各不相同, 有必要定期培训护理人员, 如放疗患者的护理、化疗患者的用药前评估、用药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的预防和管理等。通过对肿瘤患者的急救技术、爆发性疼痛的评估和管理、危重患者的监护等方面进行护理查房、疑难重症病例讨论等, 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生命体征数据的早期预警价值, 避免护理风险事件, 影响生命安全。
1. 2. 7 加强风险监控工作 在开展护理工作中, 要落实相关的规章制度, 如正确编写护理文件, 及时采取措施, 记录患者风险评估数据, 做好评估和转移工作。护士长和质控护士定期加强对存在风险的质控评估, 对护理工作的整体实施及开展效果进行评估。护理小组的成员为了能够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应及时与其进行沟通, 对患者能够清晰的了解风险及隐患进行引导, 加强陪伴, 配合护理工作。此外, 每个月召开1次患者和监护人会议, 收集患者和家属的意见, 对意见进行整理。负责护士将定期汇总意见和建议, 对意见和建议的整体内容进行分析和反馈, 及时发现隐患, 不断提高护理质量[3]。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情况及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评分满分均为100分, 分值越高说明患者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越好。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发生护理风险15例(31.91%), 观察组发生护理风险2例(4.26%),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肿瘤科的疾病过于复杂, 且不确定因素较多, 对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医护人员除了应具备较强的医疗服务能力外, 还应具备较强的责任感, 对于出现的风险能够及时进行解决。风险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①护理人员不知道法律, 不能运用法律武器来约束自己的行为;②护理人员本身所掌握的护理操作技术及专业知识能力不强, 职业素养普遍不高;③护理人员不能针对病情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 对患者病情了解不足, 风险规避效果不好;④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 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未能及时进行解决。做好护理风险的降低工作, 确保患者的安全已成為医务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肿瘤内科主要从事各种良恶性肿瘤的内科治疗。由于疾病在治疗期间, 会使用大量的药物, 引发药物出现严重的毒副作用, 给患者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增加了患者病情的复杂性, 引发护理风险的出现。因此, 加强对肿瘤科护理人员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具有必要性[4-7]。本文主要对肿瘤内科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肿瘤内科患者护理中加强护理风险管理, 可显著提升其护理质量, 增强患者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黄静静, 胡小燕. 肿瘤放化疗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引导式交接班的作用.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8, 26(21):127-129.
[2] 钱瑜. 肿瘤内科护理风险分析及应对管理措施. 中国卫生产业, 2017, 14(26):138-139.
[3] 郭瑞萍. 肿瘤介入治疗中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应用价值. 河南医学研究, 2017, 26(7):1306-1307.
[4] 郭丽贞, 林春芳. 安全管理在肿瘤内科患者预防护理风险事件中的应用价值. 医疗装备, 2016, 29(23):160-161.
[5] 孙霞. 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在肿瘤内科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中国卫生产业, 2017(36):58-59.
[6] 赵凯歌, 马鹤, 胡媛媛. 护理风险管理在肿瘤内科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 26(8):156.
[7] 田敏. 护理风险管理在头颈肿瘤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3(8):167.
[收稿日期:2019-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