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当前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改革创新问题

2019-12-16 01:42何晓宇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9年22期
关键词:人才

何晓宇

[摘 要]教育是兴国之本,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由此可见人才的重要性。基于此,上海市青浦区确立了“科教兴市”的目标,势必用人才强市,用创新驱动发展,本文对于上海市青浦区教育支出现状进行了资料分析,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研究发现财政支出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政府的政策和国家大角度出发提出相应政策,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中国梦,夯实人才基础,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明确人才主力军地位。

[关键词]人才;教育支出;上海市青浦区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22.068

[中图分类号]G526.7;F81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9)22-0-02

0     引 言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教育方面的支出成为必不可少的支出,因为人才的重要性,国家需要加大教育支出,为人才的成长“搭台子、铺路子”。此外,教育质量也是一个大国的素质体现,现在这个全球化发展的时代处于信息化新时期,要想国家强大、民族富强,就要努力做好教育。近年来,正因为国家的财政投入加大,我國的教育行业从设施到学习氛围都有了很大改善和提高,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也有所减小,拉动了整个民族素质的发展,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能忽略的问题,需要提出教育财政支出建议对教育支出进行优化。

1     上海市青浦区财政教育支出现状

1.1   上海市青浦区财政性教育支出的规模

通过调查上海教育支出可以发现,2015年,我国的教育总支出占GDP的8%,相比于2008年增长了9倍,由此可以看出,在7年时间里,我国对于教育的财政支出力度加大,也能间接反映出我国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并且近几年上海市的教育支出相对稳定,在15%左右,相比2015年又有所增加。

1.2   上海市青浦区财政性教育支出的结构状况

上海市青浦区结构情况采取近几年以农村教育支出为主的形式,但是由于目前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前几年的城市教育投入与现在的农村教育投入有很明显的差别,使教育投入发展不均衡,虽然义务教育还是以乡镇为主,但是两级管理尺度要控制好以免造成分配结构不合理,总体上对于上海市的教育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     上海市财政教育支出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财政教育支出总量不足

由表1可以看出,上海市教育经费的支出逐年增加,但是总体来看,总支出也不是很乐观。2013年,占总GDP的比值的4%,且近几年的占比相对比较稳定,4%的占比很小,这就说明在经济繁华的上海,教育总支出仍然与上海的经济实力不相符,教育经费支出比例过小。

2.2   财政教育支出结构不平衡

由表2可以看出,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投入存在明显差距,并且根据相关统计可知,2018年上海市青浦区中小学与城区的差距较大,尽管上海市加大了县城投入,但是总体来看和城市的差距还是很大,要啃下教育城乡差距这块硬骨头实属不易,需要经过长期的经验摸索,从而努力让孩子享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

2.3   硬软件建设之间不平衡

由表3可以看出,2018年上海市青浦区专任教师的学历情况不理想,大部分集中在大学专科学历。事实上,想要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教育,良好的师资团队也是一种保证,而上海市青浦区对于教师资历的要求过于松散,据相关调查统计,当地教育培训不是很频繁,教师教授方法老套,没有接触新型的教育模式。因此,当地有必要定期开展教育培训活动。上海初中教师中仍有22.3%的人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初中教师的水平对于学生的影响堪忧。

3     优化上海财政教育支出的对策

3.1   转变教育投资理念

3.1.1   树立“公平理念”

众所周知,教育是社会公平的温度计,只有教育公平,社会才能更加公平,所以应转变理念、观念,促进教育公平。发达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公平性,小学、初中、高中都有比较均衡的教育投入,小学是学生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初中是人生转折的重要环节,高中是决定人生未来走向的重要时期,每个时期都非常重要,没有应该对哪个时期加大教育财政投入,“不患寡而患不均”,注意统筹教育,协调发展,努力实现教育公平。

3.1.2   确立“绩效理念”

传统模式下的绩效理念,主要是考虑投入多少,最终回报是多少。现阶段,应该转变这种思想,教育投入是无休止的投入,因为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对于素质的要求从来都不会停止,对于人才的需要也不会因为时代发展而改变,所以不用将教育投入看得那么功利化,将切实投入教育支出放在首位;同时,对于每笔教育支出应该看到相应效果,和所谓的“钱要花在刀刃上”是相同的道理。

3.2   健全法制

3.2.1   将教育转移支付法定化、具体化

上海市青浦区教育系统要建立更加科学化、合理的标准。在地方自治团体的教育费及追加费用增加额部分,可规定为义务教育调换。在各地区的预算内,为了缩小每个学生的教育收入差距,必须向经济后退的地区支付更多的财政教育支出。根据学生每个人的公共支出规范和特别分配的基础,明确规定了教育财政决策程序,如果需要临时辅助预算,不要任意超出或追加新的支出计划,从而确保开放、透明的教育财政决策机制。

3.2.2   加大教育行政执法力度

法律制定要靠人们严格遵守实施,因为法律制定就是要依靠人们的维护,从而发挥实际作用。目前,上海市出现教育经费紧张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法不依,法律的执行力不强,监督工作进行得不彻底。2019年是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一年,应该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行简政放权,简化相关行政部门的手续,减少不必要的支出,优化办事流程,提高政府效能。

4     完善政策

4.1   确保财政教育投入力度

近年来,虽然教育支出逐年增加,但是占GDP4%的占比是一个很低的比例,需要上海市增加教育方面的支出,提高总占比,开辟新的教育方面支出,不仅仅针对学校,和教育相关的投入都可以适当增加,设立一个目标确保中小学以及其他学校的教育设施完善等,改善教学环境,逐渐缩小城乡差距,确保义务教育的连续性和真实性。

4.2   鼓励全社会参与教育投入

拉动社会资源,教育关系国家的发展,同样和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企业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出自学校,因此,政府应鼓励社会参与非义务办学。企业与大学合作不仅能够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同时还能解决企业人才缺乏问题,可以优中选优,对于企业发展百利而无一害,鼓励每个公民积极参与,资助办学,将有意向、有公益心的社会人士组织起来,为当地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制定相关金融措施,鼓励当地的金融机构加大对于教育贷款的优惠政策,享受预算的优惠基金。

4.3   优化教育资源分配结构

调整大、中、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切实为教育工作做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教育投入带来的新气象,同时缩小差距,无论是城乡教育资源差距,还是教育师资差距;还要缩小年级投入差距,以往都是年级越高投入越多,但现阶段应该更加重视小学时期,缩小这方面的投入,达到相对平衡状态,明确教育投入,让学生有学上,还要上好学,扭转教育中的“马太效应”;根据本市实际,确定科学、合理的投入比例。

4.4   增加師资团队培训

教育成功与否的最大影响因素是教师,所以应该对教师团队进行定期培训,增加师资团队的专业性,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可以采取大学生回乡返聘的政策,促进上海当地经济发展,解决师资问题。

5     结 语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教育事业也迎来了新的改革,在这个新的时代具有新的使命。明确教育支出的新征程、新方向,就要改变传统模式下对于教育财政投入的问题,做到不向落后地方倾斜,也不向弱势群体倾斜,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对于教育事业的投入应该逐渐加大,因为未来是需要人才的未来,国家富强也需要人才,没有人才的国家将犹如干枯的树木,需要人才之水灌溉,所以不仅要优化资源分配结构,还要加大对于教育的投入、资金的投入,从观念上逐渐转变,注重统筹协调发展,为上海市青浦区的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为当地教育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青年兴则国家兴”,国家的兴旺系在青年人身上,因此,现阶段应顺应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努力为上海市的教育财政合理化提出相应建议,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解雨巷,解垩,曲一申.财政教育政策缓解了长期贫困吗?——基于贫困脆弱性视角的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9(3).

[2]舒晓飞.福建省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现状及效果[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10).

猜你喜欢
人才
人才云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毛遂自荐
“三高人才”风采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