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飞
近年来,民进宁波市委会围绕教育扶贫开展了一系列扎实行动。从贫困乡村到偏远海岛,从革命老区到西南山区,市委会通过全链联动、校校联结、产学联通、广泛联谊“四联”并举,切实为山乡学子搭建了一座连接优质教育资源的彩虹桥。
“全链联动”促进均衡发展
初春时节,民进宁波市委会迎来了一批来自延安的“老朋友”:15位甘泉县的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他们此行专程到闻裕顺幼儿园、宝韵音乐幼儿园等参观学习。几天时间里,宁波的园长们聚焦课程建设、园所创设、教学管理等内容向延安同仁介绍经验,既有深度又接地气。
两地幼儿园的友好合作源自于民进组织的牵线搭桥。2019年是民进宁波市委会教育结对帮扶延安的第15年,如何使帮扶在不断深入中达到更好效果、发挥更大作用?市委会决定从教育结构破题,一方面积极整合资源要素,组建宁波民进“名师团”,根据学科学段建设教育专家库,精准对接帮扶需求。另一方面以“名师团”为轴心带动各方力量参与,形成资源要素的大联动,在以往持续开展的义务段教育帮扶基础上,强化对学前教育、高中段教育的帮扶力度,打造全学段覆盖、全学科培育的“全链式”教育帮扶共同体。目前,市委会对陕西延安和余姚大隐的教育帮扶均已实现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链覆盖。每年,市委会都会安排“名师团”成员开展送教交流活动,安排帮扶地区选派的中小学及幼儿园骨干教师到镇海中学、蛟川书院、闻裕顺幼儿园等进行一周以上的挂职锻炼和培训,着力推进帮扶地区各级各类教育的平衡与协调,带动教育水平的全面提升。
“校校联结”对接差异需求
2019年高考过后第二天,黔西南州安龙县一中校园内一派盎然景象,7位来自宁波市镇海中学的教师正在该校高二年级7个班级上课。看似平常的教学内容,在他们纵横驰骋、条理分明的演绎下精彩纷呈,深深地感染了安龙县的学生及老师。这是民进宁波市委会推进校际合作的一个缩影,而合作的基础是能力和需求的精准对接。
近年来,为使教育帮扶在巨大的区域差异面前更有实效性,民进宁波市委会除不断加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还充分考虑个体学校的教育需求和发展潜力,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采取“名校”带“头校”、“强校”带“弱校”的点对点结对形式,增强优质学校的带动效益、倍增效益。经过努力,市委会在延安、黔西南州等地联系建立了10组友好结对学校,双方立足实际制定发展规划,开展教师委培、学生代培、教学研讨等各类活动,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机制。2019年,宁波市镇海中学还在黔西南州安龙一中开办了4个“镇海中学班”,引入镇海中学教学管理模式,实施系统的导师制管理,力求通过针对性辅导打造一所示范性学校,牵动全域教育事业发展。
“产学联通”扩大帮扶张力
在余姚市姚江旅游学校,有一个民进人组成的协商帮扶领导小组,组长由民进余姚市基层委员会主委担任,组员都是民进骨干会员。成立以来,小组以“协商式”参与的形式为学校建设出谋划策,不仅发挥组织优势,开展了师徒结对、专家辅导等社会服务活动,帮助提升教育质量,还参与制定了课程改革方案和学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使姚江旅游学校顺利向姚江职业教育集团迈进,专业也从单一的酒店服务与管理向形象设计、高铁乘务等多元化服务类专业延伸。
职业教育一直是民进宁波市委会开展教育帮扶的重点。在黔西南州,市委会采取的则是“互联网+”路径,通过吸纳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校、黔西南州英才职业技术学校、黔西南州神舟職业技术学校等8所职业学校加入会员企业“校企通平台”,为当地搭建职教信息交互网络,为学校课程管理和教学质量评估提供科学数据,为学生提供技能人才实习实训和就业渠道。
除了职业学校,民进宁波市委会关注的重点,还包括对贫困学子职业观的塑造和培养。在余姚市鹿亭乡、象山县鹤浦镇等周边相对薄弱地区和市区民工子弟学校,市委会积极开展了“开明讲堂进校园”活动,组织民进会内劳动模范、行业精英走到学子们身边,用亲身奋斗经历传递信心与力量,引导学子认识职业教育,转变就业观念,为他们顺利就业、实现梦想打下坚实基础。
“广泛联谊”共建美好环境
广泛联谊是民主党派的优势和特色。为加强对外联系合作,民进宁波市委会强调以真挚的情感、务实的作风、规范的流程让每一分善款都能善用,每一个善举都有反馈。2019年,市委会还专门制定了“民进之友”工作机制,对为宁波民进自身建设、履行职能和扩大社会影响作出突出贡献的会外各界人士授予“民进之友”称号,并给予列席市委会全会和其他重大会议,参加市委会重大活动、庆典、重大调研,尽力协调帮助解决生活工作困难等礼遇。
聚焦脱贫攻坚时间表,民进宁波市委会的教育帮扶探索还在继续,目标更加清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地方组织,民进宁波市委会将充分发挥界别优势和作用,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共同见证教育帮扶的“花开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