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剑
2019年版的《小丑》无疑是一部伟大的电影。这部片子几乎成了预言,注定成为与这个争议时代相互辉映的代表作品。在影片的结尾,哥谭市陷入一片火海,街头到处是带着小丑面具的暴力示威者,让人恍惚感觉身在伦敦的反脱欧游行,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的独立运动,纽约地铁对抗警察的暴力骚乱,智利街头的致命冲突。吊诡的是,最近爆发骚乱的地方都是比较富裕的社会。乱从何起呢?
要理解这些,就必须了解民粹主义的再次兴起。这股拥护平民掌控政治,反对精英或贵族掌控政治的思潮萌发于19世纪40—50年代的俄国,19世纪下半叶,几乎在北美和东欧同时兴起。19世纪末,美国西南部农民试图控制当地政府的激进主义行为,俄国知识分子和东欧农民对平均地权的强烈要求被认为是第一代民粹主义。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粹主义再度在东西两半球,尤其在东欧和北美,成为人们關注的热点,从而形成民粹主义的又一次高潮。
90年代发生的两件大事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兴起是民粹主义再次崛起的重要原因。经济全球化导致资本、资源、劳动力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再次分配。资本和资源可以通过全球金融体系和商品市场流动,而劳动力的流动是有限的,这就导致了大量低技能的劳动被转移到发达国家之外,这些国家以前的下层中产慢慢沉沦到底层。J.D.万斯的《乡下人的悲歌》就是以此为背景描述美国锈带的白人蓝领阶层是如何消沉与绝望的。互联网的兴起让草根把话语权由精英手中夺了过来,其特点是自媒体当道、大量使用意识形态和话语元素,敌视精英,意图规避代议制民主,依靠领袖魅力(大V、网红),诉诸于道德情感,常用煽情、个性化及夸张直率的话语。这些特征都在最近民粹当道的示威抗议活动中表露无遗:有口号无纲领、有情绪无理性、有发言人无领袖。
当然,各个地方的民粹主义,也有其不同特点。拉美、南欧的民粹主义主要表现在政府的当选承诺改变了大众的福利预期,加大了对政府的依赖,也松懈了自己的奋斗决心,是效果极其负面的腐蚀剂。一旦大众的福利预期得不到满足,社会心理很快发生逆转,并形成蔑视权威、拒绝变革和仇视成功者的强烈氛围。美国的民粹主义特点是反移民、反全球化、反智,从特朗普总统上台之后的一系列外交内政对此体现无疑。而欧洲的民粹主义,是和难民问题息息相关的,最近欧洲大选的民族主义政党的节节胜利就是其明证。
但令人不安的是,民粹主义表面上以人民为核心,实际上却缺乏公民个人尊严与个人基本权利的观念。民粹主义者崇拜“人民”,但他们崇拜的是作为一个抽象整体的“人民”,而对组成“人民”的一个个具体的“人”却持一种极为蔑视的态度。民粹主义者反对权威,但他们又容不得反对派,甚至容不得“旁观者”。俄国民粹派当年有句名言:“谁不和‘我们在一起,谁就是反对‘我们;谁反对‘我们,谁就是‘我们的敌人。从而把暴力手段合理化,蔑视一切反对的声音,甚至不惜诉诸种种非法手段。
《小丑》中的小丑,具有妄想狂和狂躁症的病状,由于政府削减开支,无法获得心理治疗和药物,最后成为罪犯,尚可称得上情有可原;那么不好好学习历史,或是不经思考就走上街头,那就真的要变成“跳梁小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