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焰
一切,从一个谎言开始。
碧莉回国,参加表弟的婚礼,但实际上,是为了见身患癌症的奶奶最后一面。25年未曾团聚过的一家人,各自从美国、日本回到中国长春。只有奶奶一人被蒙在鼓里,她不仅不知道自己的病情,还欢天喜地,非要亲自筹备一场喜宴。
这是电影《别告诉她》讲述的故事,改编自华裔导演王子逸的真实经历。
这部电影非常奇怪,它小成本独立制作、全亚裔阵容,用中文讲述中国家庭的小故事,在北美首映的成绩却非常亮眼—初期口碑和上座率,双双打败同档期的《复仇者联盟4》,从7月首映到如今,在烂番茄影评网站上,好评率仍保持在99%。它甚至被看好冲击2020年“奥斯卡”,导演王子逸也因此被称为“最接近李安的华人导演”。
但另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11月中旬,《别告诉她》在中国大陆点映,口碑争议却很大。
有人取笑它是“左宗棠鸡”,红遍美国,中国人却没见过,吃不惯;但有另一大批人,对这部电影不吝好评,让这部电影的豆瓣评分维系在7分之上。其中包括一些留学生、海外工作者。
“奶奶患了癌症到底要不要告诉她”这个问题还是太小了,我们中国人不会大张旗鼓地谈论它。只有当它被一位海外游子捡了起来,借此审视故土之后,这个小小的问题,才变成一把柳叶刀,给中国人的死亡教育,剖开了一道口子。许多人由此意识到,对待死亡的态度,可能会影响生命的质感。
“别告诉她”,当然不是所有的中国家庭都会这么做。但如果有家庭在老人被诊断出绝症时,选择隐瞒,肯定是不稀奇的。
这只是一个普通的谎言—在中国家庭里。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我们心里有一个“经验”:如果你告诉一个老人她得了癌症,她就会死得很快。在电影里,碧莉的妈妈也是如此告诫她。一个被宣布癌症晚期的人,宛如一个死刑犯,恐惧像是一把刀,它比疾病更坏,年迈的奶奶将无法承受这份死亡将至的恐惧。
所以,“别告诉她”。
碧莉不懂。在美国,这个谎言并不普通,它甚至是犯法的。每一个人都有获知自己真实病情的权利。“时间不多了,不是更应该告诉她吗?”“如果奶奶还有事要做呢?如果她想和谁告别呢?”她一面配合家人瞒着奶奶,一边忍不住地追问。
年轻的医生说,这是一个善意的谎言,他自己的奶奶去世之前,也是这样做的。
小姨说,为什么要告诉她呀?奶奶她没什么事要做的,而且,说再见太痛苦了。
只有大伯说的话叫碧莉动摇:“你要告诉奶奶,是因为你不想承担责任,你告诉她,你就解脱了。你不告诉她,才是对她的爱,对她的负责任,对她的报答。”大伯传递的信息是,当死神来了,小辈应该在老人身边营造起一种氛围,让一切如常,来帮她承担恐惧。
碧莉是一个“香蕉人”,她的黄色皮肤里装着一个接受西方教育的白人灵魂,但故乡长春、爷爷和奶奶,又确实存储着她最幸福的幼年时光。所以她一再温情又倔强地发问:为什么不告诉奶奶?
为什么不告诉奶奶?碧莉的特殊身份,她的执拗,让这个提问显得从未有过的郑重。它需要解答,无法意会,不能糊弄。
在西方,生命是个人的,但在东方,生命是集體的。如果奶奶要去世了,那不是她一个人的死亡,而是这个家庭里面有人将要死亡。
最后,答案回到了东方和西方的差异上。在西方,生命是个人的,但在东方,生命是集体的。如果奶奶要去世了,那不是她一个人的死亡,而是这个家庭里面有人将要死亡。为了孝顺,在生死关头,家人应当出来帮她承担责任。这份恐惧要隐藏起来,这份悲哀要均摊下去。
但电影并不是在推崇这个想法,因为“别告诉她”的本质,始终是欺骗,以及对个体权利的侵犯。当王子逸把这个故事拍成电影,她就不仅仅在问自己的亲人“为什么不告诉奶奶?”她问的是另一个话题—为什么我们中国人不把坏事告诉亲人?
她问的是整个民族的生死观,中国家庭的相处之道。
其实电影里大部分选择隐瞒的人,只是随波逐流。就像小姨说,为什么要告诉奶奶呀?她没什么想做的,说再见太痛苦了。医生说,大家都这么做,这是一份善意的谎言。就是这样,自然而然地把“欺骗”继承了下来。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别告诉她”的理由可能更多一些。担心老人的倔强,担心她想得太多,担心她不配合治疗……所以干脆把她蒙在鼓里,让她处在一个被动的、被呵护的位置上。
但所有隐瞒的原因,归根结底都是一个:为了她好。
仔细一想,“为了她好,不告诉她”,所针对的,又何止是老人,何止是绝境。这句话,简直是我们大多数人生活中的常客。
当你裸辞了、没钱交房租,你告诉父母吗?父母在家摔了一跤,他们告诉你吗?你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梦想,为什么不结婚,告诉父母了吗?爷爷奶奶病危了,他们通知你回去见最后一面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