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扬 包头师范学院
岩画,是原始人类记录生活、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在文字出现之前,岩画便是我们追溯祖先生活和精神的唯一途径。它遍布世界五大洲,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则是岩画分布较为集中的国度之一。
从地区上划分,可以分为欧洲岩画、非洲岩画、印度岩画和中国岩画几个主要区域。
欧洲岩画集中分布于地中海沿岸等地区,在洞窟、岩石遮蔽处、露天崖壁上较多。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早期是始于旧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中石器时代,属于狩猎艺术,主要出现在洞窟中,晚期是由从事复杂经济活动的人群所创造,从中石器时代开始一直延续到有文字的历史时期。也有人称其为混合经济社会的岩画艺术,主要以露天岩刻为主,主要题材是动物,表现的动物形象常处在怀孕期,有的成双成对画在一起,有的动物旁边刻画着女性生殖器,或在附近有天然孔穴裂隙,反映了当时人们祈求动物繁殖的观念。非洲岩画,虽然它不比欧洲史前岩画古老,但比大洋洲史前岩画流传得长久,时间在一万年以上,是世界上岩画延续时间较长的地区之一。根据风格艺术、石垢的色泽、所表现的动物种类、服饰及武器等差别,可分为四个时期:(1)古代水牛时期,以单独动物、大动物群及绝种动物的写实图像为代表,是古代狩猎生活的反映。(2)牧养公牛时期,以大型的写实家畜图像,以风格化的大动物群图像为代表,包括大的公牛图像、有点风格化的细刻线、程式化的大型野生动物图像等。(3)马时期,包括风格化的人物图像、马拉的板车及大型马车、钟形样式的服装、风格化的公牛及其他家畜图像。(4)骆驼时期,在浅刻的骆驼图像中,以概括的几何图案居多,这一时期用简单粗糙技术刻成的小型晚期图像,混合有题记和象征性标记。非洲的撒哈拉岩画,位于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边界不远的撒哈拉中部阿尔杰尔高原,是世界各国学者公认的“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史前艺术博物馆”。印度岩画,主要分布于印度中部文迪亚山脉的丘陵地带。最古的岩画可追溯到距今2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根据风格,印度岩画大致分为五个时期:(1)自然主义的岩画,以描绘单独的野生动物为主,造型古朴写实。(2)风格化的岩画,开始从色块中提炼出线条,用简略粗重的线条勾勒人和动物的轮廓,或者是剪影式的平涂与粗线条的浅描并用。(3)装饰性的岩画,线条趋向装饰化,往往在人和动物的外轮廓线中交织着直线、斜线、蛇形曲线,大量描绘狩猎、舞蹈、奔跑等各种剧烈运动。(4)程式化的岩画,线条复杂,色彩丰富,各种动物外形中用优美的弧线和华丽的色彩装饰,人体描绘具体细致,注意显示性别。画面上出现了新石器时代的标枪、弓箭和石斧。(5)折中的岩画,技法上基本是前四个时期的重复、模仿或综合。中国岩画,从内容上来看,中国的岩画可分为南方、北方两大系统。北方地区的岩画多表现动物、人物、狩猎及各种符号,以内蒙古阴山岩画为代表,与中亚、西伯利亚等地的岩画有相似之处。南方地区的岩画除描绘动物、狩猎外,还表现采集、房屋、村落、宗教仪式等。中国岩画是世界岩画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为岩画建立系统的数字媒体传播平台体系,可以用最直观的方式调动人民群众对岩画艺术的了解和喜爱,从而使其加入岩画研究保护的队伍里来,同时,关注的人越多也会带动地方旅游文化的发展,为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岩画学,近年来在国内外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专业研究人员的青睐,但基本都集中在岩画本身的发掘和保护研究上,大众对这样一个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却知之甚少,利用新的数字媒体传播平台推动岩画艺术的知识普及是必要的。在这样一个网络大时代的环境下,习惯了速食文化的大众,已经失去了静静读书的耐心,无线网络和移动设备的出现,以最迅雷不及掩耳的事态取代了绝大多数的传统媒体传播形式,加之,岩画本身不做深入研究很难直观地发现它的艺术价值,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有点单调。如何利用新型的数字媒体传播平台加强岩画艺术的传播和普及,让岩画动起来,同时让岩画艺术成为家喻户晓的新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