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 奕
2019年6月16日,“中国民俗学70年:学科发展与话语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中央民族大学知行堂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俗学会主办,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承办。来自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云南大学、山西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美国崴涞大学等近30所高等院校与学术机构的一百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开幕式由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学科负责人林继富教授主持,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长江学者麻国庆教授,中国民俗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叶涛,中国艺术人类学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方李莉分别致辞。三位学者高度肯定了此次会议的重要意义,在致辞中都强调了民俗学与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密切关系,并对学科之间互鉴互促、共同发展的未来充满期待。其后,参会者围绕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70年来中国民俗学学术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这三个议题展开讨论。
在主旨发言阶段,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从著作翻译、思想交流、人员交往等方面回顾了不同阶段中国民俗学会的国际学术交流实践,从对外交往的角度重新审视民俗学发展历程,再提“建立中国民俗学派”的倡议。华东师范大学陈勤建教授以中国民俗中蕴含的民众知识智慧与精神禀赋为出发点,就民俗学研究的对象与边界展开讨论。北京大学高丙中教授以“民俗协商的理论与政治意涵”为题,从政治、经济和社会三种向度阐释社会价值观、自由结社、社团合作等方面所蕴含的社会动员和社会认同机制。林继富教授在对中国民俗学学科发展的历史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后提出,70 年来,中国民俗学发展立足于中国基本国情与历史传统,坚持融入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繁荣的整体生态,回应时代呼唤,积极参与国家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推进学科理论创新。他强调了其中贯穿着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线索,并以此为基点审视中国特色民俗学发展的路径,探索未来学术理论和方法创新的方向。文化与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原巡视员马盛德指出传统民间舞蹈与民俗之间的共性,并具体探讨了民间舞蹈对民俗的依附关系以及民间舞蹈对民俗的支撑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巴莫曲布嫫研究员围绕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史诗研究团队的学术实践这一主线,以本所学科建设为背景,勾勒了中国史诗学的基本发展轨辙和若干相面。北京师范大学岳永逸教授聚焦20世纪40年代“社会学实验室”平郊村的农具与民宅的民俗学志书写,由此描叙出百年来中国民具学的发展谱系以及社会科学化的中国民俗学的演进轨迹。
主旨发言结束后,第一分会场共有10位学者围绕“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展开讨论。中央民族大学王建民教授报告的《从眼光向下到浸入田野——方法论的演进与思考》,以民俗学为主轴,并涉及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面临的抽象化、理性化等窠臼,这是几个学科在科学主义影响下形成的共性问题,需以不断的辨析和清醒的反思去应对。山东大学张士闪教授以故事“父亲的花墙”为导入,引出对礼俗与中国社会的探讨,并由元明时期淄川的庙学建设实践、礼仪整顿运动,以及礼仪整顿运动中的连续性与差异性、礼俗话语运用这四个层面展开论述,反映了他长期以来对“礼俗互动”的思考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安德明的报告呈现了近40年来民俗学研究重点的转变与调整,研究对象的拓展以及研究视角的当下转向。安德明认为,这一阶段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不仅可以归功于前辈学者的引领,还有学术组织和文化机构的推动。通过对学术遗产的认真爬梳,他指出,中国民俗学并不缺乏兼具思想性和建设性的理论观点。复旦大学郑土有教授以当事人的身份带与会者回顾了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所办的《民间文艺季刊》所走过的风雨历程,分享了他从刊物创立、更名、改刊的一波三折中捕捉到的民间文艺学、民俗学和中国民间文化学的学科史折光。湘潭大学副教授漆凌云肯定了中国故事学七十年来取得的成就,也正面探讨了故事学面临的危机,并从保持开放性、夯实学科根基、再民间化等方面阐述了突围的路径。针对当下建设故事学“中国学派”的短板,他主张利用好本土材料建设具有阐释力的中国故事学话语体系。在《中国乡村振兴的方向:从乡土中国迈向生态中国》的报告中,方李莉研究员提出了有关生态文明建构的思考、有关中国文化基因的认识、中国式文艺复兴与生活革命、以传统文化与高科技结合塑造中国人新的生活样态、从乡村振兴看中国未来发展的优势这几个方面的论题,并配以大量图片说明。北京师范大学孙英芳博士以《70年来民俗学关于乡村社会治理研究概述》为题,汇报了她与萧放教授共同合作的研究成果,所涉内容包括民俗学乡村社会治理研究的缘起、发展、内容、特点以及路径探讨。在民俗学关于乡村社会治理的研究路径上,他们强调的是“民俗传统”以及“促进交流、理解和协商的实践性特征”。北京大学教授陈连山认为处于当下的关键时间节点中,学术史的“求真”问题尤为重要。其报告《求真是学术史研究的基本要求》指出,研究者所处的环境、自身的视角和方法等都可能是“能否看到真”“能否说出真”的影响因素,为了求真,研究者应具备合宜的基本价值观,并且需要深入历史,还原历史主体的话语语境。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巫达的报告《论民俗学与人类学之异同》认为二者之同在于都承认基于社会的“文化”概念和基于历史的文化观,都坚持“采风”与“实地田野调查”;二者之异体现在对文化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文化的静态与动态、本土文化与异文化等方面的不同侧重,此外,二者在理论实践、理论追求和研究目标等方面也存在差异。美国崴涞大学教授张举文在发言中指出,翻译是学术史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点。他分享了自己的六点心得。一、中国民俗学的发展可以说始于翻译,目前很多习以为常的基本术语是借由翻译而来的。二、翻译应突破语义的层级,超越技巧和经验的层面,进入概念、意识形态、思维方式、价值观和伦理的检验中。在跨文化翻译和交流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价值观平等这一原则。三、整体而言,目前国内的学术翻译在“质”和“量”以及系统性和规范性上还有很大的提升与完善的空间。具体而言,术语和专有名词的翻译值得重视。四、应从“再创作”的高度来理解翻译的重要性。五、提倡培养更多能写、能译、能对外交流的人才,尤其是面对面地与国际学者交流将更有利于促进译者对其学术思想的理解。六、提倡双向翻译,不仅要“引进来”,也要将国内学者的学术成果译介到海外。
在第二分会场,共有12位学者围绕“70年来中国民俗学学术史”进行报告。北京大学教授陈泳超的报告直指说唱和戏曲这两种民间文学研究中较为薄弱的体裁。陈泳超认为,尽管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存在交叉,但民俗学、民间文学对说唱和戏曲的研究依然有其独特之处。为此,他用“仪式文艺”的概念来指涉在仪式过程中表演的文艺形式。此类文艺固然可以作为独立于仪式的文本而被认知,但将其还原到生活语境中来重新审视其审美机制、产生机制、编创机制,将有另一番收获。温州大学教授黄涛以《70年来语言民俗学研究》为题,概括了注重民间语言作为民俗载体和民俗现象这两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举《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俗语卷·江苏》为例,介绍了相关领域所取得的最新进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施爱东研究员通过梳理学术期刊创办与学科建设发展的历史,洞察到推动民俗学发展的还有以贾芝为主的一股力量。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前身为“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的《民间文艺集刊》和《民间文学》,以及中国社科院的《民族文学研究》,这些颇具影响力的刊物的创办都离不开贾芝的贡献。浙江传媒学院副教授张远满由土家族民间歌谣的个案,延伸出对民间歌谣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的探讨。上海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程鹏从旅游与民俗的关系出发,讨论了中国民俗学者多元化的民俗旅游研究实践为旅游民俗学的学科建构和理论探索所作出的贡献,并从旅游民俗学的视角反观民俗学由关注文化到关注人、由关注过去到朝向当下的转向。青岛大学的董德英博士在报告中概述了岁时节日研究70周年来的成果,从岁时节日文献志与岁时节日文化史研究,节假日制度与文化政策保障以及岁时节日的理论研究、民俗专题研究、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毛巧晖按照民间文学学术史中的基本问题构建历史脉络,并根据各个时期的特点提炼出民间文学体制内的独立、民间文艺学的高扬、民间文艺学的恢复及其文化学走向、民间文学研究的本位缺失、民间文学研究的多维视野与多元范式这些关键信息。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那木吉拉的报告从蒙古神话与突厥语族民族神话比较研究、蒙古神话与佛教神话及印藏神话比较研究、蒙古神话的多角度多层次比较研究三方面展开,对百年来蒙古神话比较研究的方法、对象及所获成就进行了系统梳理。云南大学讲师张翠霞站在民俗学的学科立场对当下社会的“反贫”“治贫”热点作出回应,她的报告充分显示了民俗学学者的时代担当。针对“贫困治理”,她提出了两种可能的路径,一是基于民俗学对“地方性知识”的研究,提倡自下而上的贫困治理及发展模式;二是以民俗志研究方法及文本撰写参与贫困治理。北京大学博士李敬儒的《民间故事口头文本的自由存在与活态性——以耿村民间故事为研究个案》,从文本结构、文本语境以及表现手法等角度,总结出了自由存在状态下民间故事口头文本的一般特征。兰州城市学院副教授白晓霞从“花儿会”起源的历史叙事、“花儿会”空间的多民族建构、“花儿会”民俗的性别社会学思路、“花儿会”浪漫诗学的文人表达等方面指出探索产业开发的可能性。西北民族大学讲师刘春艳所做的报告是对民俗学人类学田野研究方法的学理反思,认为官方引介进入研究社区这种渠道往往便利与制约并存,田野过程需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灵活调适,互主体性是后现代语境中田野作业的突出特征。
在第三分会场,共有12位报告人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展开讨论。云南师范大学编审黄龙光在报告中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共性、实践性和公共民俗学的独特理论贡献,并以美国公共民俗学的实用技术与丰富经验,及其强烈的自反性与自我质疑学科传统,为中国民俗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提供借鉴。广西师范大学教授覃德清借鉴了情感人类学的理论方法,侧重探析壮族民歌中隐含的情感世界。他分析了壮族歌者的情感生活与壮族民歌习俗的互为表里关系,进而探讨情感体验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在关联,思考情感表达与诗性传统延续的制衡机制。吉首大学讲师彭书跃在《武陵山区扶贫“易地搬迁”村落文化建设问题调查研究》的报告中,探究了民族传统文化嵌入村寨的社区的现代生活,并逐渐转型为乡村振兴战略中有效文化资源的过程和途径。表演理论在中国的民俗学、民间文学研究领域并非新论,华中师范大学讲师胥志强的《从话语事件到话语意向——重审表演研究范式中的文本理论》报告,通过深挖表演理论的意图、意义与缺陷,并将其与同时代的文学解释学(主要是保罗·利科)的文本理论进行比较,提出了独特创见,澄清了口头文本研究的局限性以及书面文本研究的可行性。四川农业大学讲师张池《历史记忆与行业仪式的“遗产化”》,选取了陈炉窑场陶瓷行业的窑神祭祀为调查对象,探讨“非遗”保护运动兴起后信仰共同体与祭祀仪式的现代重塑。华东师范大学梁珊珊博士报告了《从他者文化到现代竞技——基于嘉兴掼牛竞技寻路历程的考察》。名为“寻路”,意指民族民间文化传统与现代体育竞技所代表的是两种不同路向,现代文明的冲击使嘉兴掼牛这样的一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处于非遗框架的重新定义命名、大众“他者化”的凝视及自身的迷失与寻路过程中。梁珊珊认为,在参照同类的基础上,动员集体智慧重省项目的独到之处、寻找并彰显项目超越常识性经验的普适价值,是此类项目在当下发展中必须走过且无可取代的路径。山西大学教授段友文以《乡村振兴中民俗文化资源创新性发展研究》为题,报告了他对乡村民俗现代化的这一热点问题的思考成果。他认为,优秀的民俗文化资源指的是那些传承久远、有影响力和文化内涵、最具区域特色和地方认同感的民俗文化,需把握各类优秀民俗文化资源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探索,通过多种媒介渠道形成创造性的资源转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宪昭以端午节为例,详细阐述了神话对民俗仪式的解释功能。他认为,节日中的祭祀和禁忌仪式代表着人类对特殊时期自身行为规范的思考,这些思考和实践在约定俗成之后形成了民俗。重庆三峡学院副教授李霞紧扣“送恭喜”这一湖南省汨罗地区年俗的重要环节中各个不同民俗主体的互动,挖掘出其体现的熟人社会构建过程以及地方认同的强化,进而揭示了民俗在当代社会转型背景下所起到的凝聚社会共同体作用。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后阮氏芳簪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的公平博弈——以越南官贺非遗案例分析为例》的报告中,重新审视了非遗的各项环节,以及非遗政策制定实行过程中的政府、学者、传承者等各方观点的博弈过程。长江大学讲师徐媛的《场域共振:中国民俗学之多民族维度的生发(1949~1966)》报告,以20世纪50年代的民族识别工作为切入点,探究民俗学在其间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民俗学如何完成自身学术话语的建构。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生曾晓梅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土壤保护研究——以重庆走马镇民间故事为个案》为题,归纳了走马民间故事文化土壤保护的价值,也指出了走马民间故事文化土壤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她提倡整体观和全民参与,强调应保护民间故事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积极创造现代集体性民间故事讲述氛围。
往者虽旧,余味日新,回望当代中国民俗学走过的70年,中国民俗学人在从事民俗的搜集整理、学术研究过程中,始终将民众的主体地位放在首要位置,这正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体现。此次会议的召开,其意义不仅在于鉴往知今,更是朝向未来开掘新的资源和路径。与会专家学者们所探讨交流的内容,无论是宏观层面的学科史综述,细致深入的实证考察、专题研究;还是跨学科的比较分析、立足于国际视野的学术观照,都包含着对中国特色学科建设的理论审思和对当下社会热点的现实关切。当代民俗研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乡村振兴以及新型城镇化的民俗文化融入等方面均有建树。在既有成果的基础上,当下中国民俗学人肩负着学脉延传的责任,也面临着学术创新的挑战,因此每一步的探索都包含着审慎的思考。正如林继富教授所言,“民俗学的问题应该是有意义的真问题。这就需要民俗学人拥抱时代生活,回应时代呼唤,揭示时代发展规律,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推动民俗学理论和学术创新,只有这样,中国民俗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